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的冷鏈物流發展策略

中亞五國地處亞歐大陸中部,是溝通亞歐的重要橋梁。以烏拉爾河為界,河東為亞洲部分,河西屬于歐洲部分,北鄰俄羅斯,東臨我國新疆。中亞五國面積遼闊,總面積達400.61萬平方千米,地廣人稀,農業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特色農產品發展迅速,哈薩克斯坦南部的瓜田作物優勢明顯,烏茲別克斯坦的葡萄干成為中國進口葡萄干之首,吉爾吉斯斯坦的山地非常適宜種植甘草、麻黃、沙棘等具有藥用價值的草本植物。
貿易情況
我國對中亞五國主要出口地為新疆,出口的農產品為水果蔬菜、肉類和肉類制品、茶葉類、雜類食品和漁業產品,這五類農產品的出口額已經占到農產品出口總額的90%以上;我國從中亞五國進口的農產品主要為紡織纖維(62.40%)和谷物(12.03%),水果蔬菜占比僅為6.77%。
我國對中亞五國出口及進口的主要農產品
貿易前景
1、我國與中亞國家蔬菜水果貿易市場空間廣闊
中亞國家地處高寒地帶,蔬菜和水果品種有限,不能自給,以哈薩克斯坦為例,哈薩克斯坦水果僅有蘋果、葡萄、石榴、西甜瓜、柿子等少數幾個品種,現有的生產規模及產量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需大量進口彌補國內供應的不足。同時,近年來,哈蔬菜缺口逐年擴大,60%以上的蔬菜需要進口,蔬菜銷售價是進口價格的兩倍以上,向中亞出口農產品利潤空間巨大。我國對哈薩克斯坦出口的水果多數為新疆水果,部分來自甘肅、陜西和湖南等地。同時,海南水果也已直接出口中亞,海南和哈薩克斯坦的熱帶農產品差價達10倍以上,市場利潤巨大。
2、我國與中亞國家藥材貿易潛力巨大我國還可以從中亞進口藥材。土庫曼斯坦是中亞重要的甘草產地,年產量2500~3000噸,主要出口美國和德國。新疆也是藥材生產基地,但受生態環境制約,新疆甘草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從土庫曼斯坦進口甘草可滿足國內需要。
3、我國與中亞國家在農產品加工領域具有合作前景我國與中亞國家農產品加工領域合作主要是新疆與中亞國家在番茄制品加工貿易方面的合作。目前,新疆有116家番茄制品出口企業,番茄醬年產能突破160萬噸,出口額在5億美元以上,是亞洲最大的番茄生產和加工基地。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新疆與土地面積大、種植成本低、具有農業開發前景的哈薩克斯坦開展番茄種植產能國際合作,可以拉近產區與銷區的距離,降低銷售物流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
4、從中亞國家進口牛羊肉的市場亟待開發我國牛羊肉消費將持續增長,目前我國的牛羊肉進口主要來源于美國、巴西、烏拉圭、阿根廷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中亞國家的市場亟待挖掘。我國對中亞國家肉類和肉類制品的出口主要面向吉爾吉斯斯坦,進口對象為哈薩克斯坦等國,哈薩克斯坦有肥沃的草地和優質的牛羊肉,目前已有5家企業獲準向中國出口羊肉,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5、我國與中亞國家茶葉貿易優勢明顯中亞國家百姓有飲茶習慣,但所需茶葉主要靠進口。烏茲別克斯坦70%的綠茶靠中國進口,僅烏國首都塔什干每年就銷售綠茶上萬噸。哈薩克斯坦每年生產約2萬噸茶葉,但消費量超過6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進口國之一。目前中亞市場以中低檔、散裝綠茶為主,中國茶屬于高端產品。過去中亞人民大部分的人喝的是價格比較低廉的茶葉,現在逐漸開始接受中高端市場,中國綠茶出口中亞潛力巨大。
共同的問題
1、冷鏈物流發展意識薄弱
中亞五國和新疆地理環境類似,果蔬生產季節性明顯,且地域遼闊導致運輸距離長,造成果蔬貯藏、運輸和銷售不便,旺季滯銷、售價低、腐爛損失嚴重;淡季供應數量不足、售價高,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同時深處亞歐大陸內部,對應季蔬果需求小,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重視程度較為落后。
2、供應鏈不完善和冷鏈設備配套不夠新疆面積遼闊,農產品在運到相關口岸之前都是采用公路運輸,這對冷鏈的設備要求極高。統計顯示,新疆9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產品都是用普通卡車運輸,農產品冷藏運輸率很低。在銷售環節,大部分企業沒有專業的冷藏冷凍設備,如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區域性農產品配送中心等關鍵物流節點缺少冷凍冷藏設施。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物流績效指數》顯示,中亞五國的物流基礎設施指標平均得分為2.38,遠低于中國的3.75,也需大力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3、缺乏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當今,歐洲、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建立了“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果蔬冷鏈流通率達 95%以上。新疆和中亞五國的農產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溫物流或采用棉被加蓋的土方法為主,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發展對策
1、充分認識冷鏈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我國與中亞五國將繼續擴寬貿易市場,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必然提高,因而更需大力發展出口冷鏈物流企業,構建出口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
2、強化供應鏈運作模式和冷鏈設備配套加強農產品進出口冷鏈物流整個鏈條的協調統一,加強供應鏈各環節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運行形式上,構成一條從農產品生產者、加工商、物流中心、批發商、零售商到消費者的物流和信息流網絡。同時加強冷鏈物流系統的硬件包括廠房規劃、儲藏設備規劃和運輸設備規劃等建設。
3、強化與我國內陸的聯接中亞班列已經成為中亞五國與我國貿易往來的主要物流方式,輻射至陜西、甘肅、寧夏、山東、江蘇、河北、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中亞班列開行后以對外輸出式運行為主,為盡快實現班列往返運行,應深化推進沿線鐵路局與地方政府及優質企業的合作,形成雙方貿易的互聯互通,從而帶動冷鏈運輸的發展。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發布,鼓勵冷鏈物流企業與貿易企業協同“出海”,運作國際冷鏈物流
下一篇:二連市規模以上冷鏈物流企業情況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