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微分格案例:冷鏈行業倉單監管如何落地實施

時間:2023-05-12 13:16:24來源:admin01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冷鏈廣泛服務于農副產品、食品醫藥、工業產品諸多領域,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一方面,冷鏈物流是保障食品藥品流通安全的關鍵環節。中央曾強調指出,要用嚴謹的標準,嚴格的監管,嚴厲的處罰,嚴肅的問責,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冷鏈物流,實際上是確保食品藥品在加工、流通、使用各環節中始終處于可控的溫度環境中,保證產品安全的重要基礎,可以說對于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和全國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全來說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冷鏈物流也是支撐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基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們國家80%的鮮活農產品均采用采用冰壸+棉被、塑料箱進行常溫運輸。流通環節的腐損率達到30%,損失額達上千億元。發展冷鏈物流不僅能夠大幅度地降低我國農產品的流通損耗,促進農民增收,同時也可以有效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全面支撐和帶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冷鏈物流也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保障。隨著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全社會對生鮮產品、農產品的多元化、新鮮度和營養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展冷鏈物流已經成為提升居民消費品質、減少營養流失、滿足人民群眾“更優質、更便利、更安全”的要求的重要保障。

1、冷鏈倉單行業背景

生鮮、凍品等冷鏈貿易,在貿易過程中,受季節性及疫情的影響,產品的存儲周期更長,冷鏈貿易核心企業的上下游貿易鏈資金缺口巨大,需要大量的資金周轉,希望能夠利用冷鏈資產進行倉單質押融資服務,獲得流動資金、進行采購和存貨,獲取批量采購和交易利差。

冷鏈非標準倉單質押業務品種,具有倉單融資的多種特性。周期性,隨著新冠疫情的發生,國家對進口冷鏈貨物及國內冷鏈貨物的防疫消殺要求大幅提高,銷售節奏受政府防疫政策影響較大;冷鏈貨物是非常優質的質押物,具備數量大,一個倉庫就可以質押幾萬噸;價格穩定,國家價格調控,價格波動小;易于處置,應用廣泛,民生必需品;品質穩定,易儲存,不容易變質等特點。

冷鏈流通企業在冷鏈貨物采購及存儲階段對于資金的需求是很大的。冷鏈貿易類型的企業,本身的利潤水平較低,企業大多依靠快速的流通性和運作上的規模化獲得最大的利潤。因此,這類型項目,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往往是越多越好。申請擔保的金額往往都過千萬元。冷鏈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市場空間很大,但受我國動產融資成熟度限制,作為質押資產的倉單,在融資過程中卻困難重重,監管難、處置難、資金方信任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冷鏈倉單質押業務難以快速發展。一面是批量采購利差,一面是大量囤貨引發的資金短缺,另一面是銀行無法監管等背景下的惜貸,倉單質押業務幾成困局。

近年來倉單質押產品的風險案件頻發,讓很多金融機構望而生畏、談倉單色變。業內報告顯示倉單融資將有20萬億的融資需求,但是現在市場上融資規模卻很小,如何擴大倉單質押融資比例,解決金融機構資產監管難、壞賬率高,規避倉單重復質押、空單質押、虛假騙貸等一系列問題,變得尤為突出。在眾多風險案件中,行業痛點也暴露無遺,痛點主要集中在6大難點上,分別是評估難、監管難、數據難、確權難、處置難、標準難。

隨著IOT物聯網技術的發展,NB-IOT、北斗逐步普及,5G時代的到來,傳感器硬件的價格、通訊成本、物聯網平臺越來越便宜,技術越來越穩定成熟,這一切讓使用IOT物聯網監控冷鏈貨倉、貨物、倉單成為了“落地可行”。

2、監管倉改造與平臺建設

基于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打造金融監管倉,構建電子倉單監管平臺,實現對倉單(存貨)的實時風控與工單督導,保證貨單一致性。

(1) 主要建設目標與內容

(一)金融監管倉改造:倉庫智能化改造、多維度數據融合,根據監管要求,基于智能攝像頭,智能鎖,無人地磅秤,溫濕度傳感器,數量掃描儀等智能設備進行倉庫改造,融合多系統多設備數據;

(二)倉貨過程監管:實現多品類,多倉庫,多監管設備的管理,多維度數據監管,作業全流程監管(入庫、地磅、加工、翻庫、出庫、盤點等);

(三)風控工單督導:實時數據監控,根據風控規則、策略規則,實現風控預警告警,實時/手動產生工單,在線反饋跟蹤等;

(四)倉單授信融資:實現金融產品,倉單授信、借款用款、資金管理、融資管理等。

(2)金融監管倉改造

冷鏈貨物采購和存儲過程,包括質檢、過稱、消殺、存儲、溫濕度監控等多個環境。基于倉配業務場景,以客戶庫存和交易數據為基礎,引入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基于數據的征信評估、信用評估及風險評估,提供實時的、快捷的及多種形式的以科技控貨為核心風險管理措施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圖1-冷鏈金融監管倉示范基地

根據監管要求,基于智能攝像頭,智能鎖,RFID,溫濕度傳感器,手持PDA等智能設備進行倉庫改造,融合多系統多設備數據。

圖2-金融監管倉改造

(3)倉貨過程管理

實現存貨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多品類,多倉庫,多監管設備的管理,多維度數據監管,作業全流程監管(入庫、地磅、消殺、加工、出庫、盤點),針對過程中產生的各類事件工單,進行工單跟蹤處理。

圖3-存貨作業全生命周期管理

(4)風控與工單督導

運用“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對資產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控,發現異常立即告警,并派送工單。

風控與工單督導

(5)倉單開具、倉單全生命周期管理,授信融資

倉單開具,倉單質押、解押,動產統一登記公示平臺,以及倉單處置,包括現貨交易平臺、期貨交易平臺等。

(6)倉單系統建設成果

系統建設包括監管物聯網模塊,倉單監管模塊,倉單融資模塊、大屏端和APP端。

3、項目落地實施建議

(1)頂層設計、做好戰略規劃

首先,企業應做好頂層設計,充分理解自身所處的行業背景,企業的戰略發展要求,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目標。其次,企業應充分理解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對于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的意義;充分理解項目示范、運營的目標,是培養一支懂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的隊伍,是探索倉單技術監管與運營經驗,建立倉單運營規范體系,是建立滿足自身企業戰略發展要求的未來數字化科技的研發與應用標準,是培育新型戰略產業的契機。

(2)示范先行,積累運營經驗

企業應選擇金融監管示范倉,通過示范倉的建設,培養一支懂倉單業務的團隊,打造一個倉單監管融資科技平臺,建立一套倉單運營規范和體系,有利于總結經驗,為后期推廣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通常示范倉的選擇要求,包括:

(一)具備較好的業務示范條件,倉儲業務能夠做起來,有一定的業務基礎,形成一定的規模,有利于盡快開展業務;

(二)具有較好的數字化基礎,具備倉儲管理系統等數字化、網絡化條件,可以增加物聯網監管設備,方便部署、聯網和調試運營;

(三)具備較好的參觀效果,地理位置較好,方便客戶、銀行、專家領導參觀指導。

(3)具體倉單運營的簡要流程概述

整個倉單質押業務流程如下圖所示,首先存貨方、監管方、資金方等多方線下簽署融資意向協議,然后通過平臺創建虛擬貨倉,關聯倉庫智能設備和業務系統,建立倉庫監管策略,關聯相關合同和策略,形成貨物封倉數據,最后開始倉單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全流程、可視化的智能風控和監管督導能力。

倉單運營流程

4、平臺的價值與意義

(1)冷鏈倉單質押融資平臺四大核心價值:

(一)數據融合能力:通過連接智能設備數據、系統數據、現場監控數據、業務數據、外部數據等多維度數據,實現資產實時監管,確保貨單一致性。

(二)數據處理能力:通過標準化、統一化的數據處理進行風險識別,憑借靈活的告警處理規則,實現資產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

(三)可信數據能力:采集、處理過的關鍵數據上鏈,依托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特性,實現數據可信存儲。

(四)信用畫像能力:構建企業信用畫像,融合主體信用和交易信用,打造“物信合一”的信用數據支撐力。

(2)面向6大痛點,逐步完善解決方案

基于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和智能風控技術,圍繞倉單質押痛點,逐步探索和創新解決方案,形成物理和虛擬融合的倉單“信用雙胞胎” 風控能力,支撐大宗冷鏈商品的高效、安全、可信質押融資。

(一)評估難的問題:通過AI攝像頭、數量測量儀、掃描儀、飛行器成像儀等,實現貨物重量評估、質量評估,甄別中空、夾帶等現象。

(二)監管難的問題:通過AI攝像頭、電子圍欄、電子巡更、電子信標等手段,實現對“人、貨、工具、環境”的實時監管。

(三)數據難的問題:通過大數據技術,融合物聯感知數據與內外部信息系統數據,形成“信用雙胞胎”映射關系,實現數據的實時性、真實性、關聯性。

(四)確權難的問題:通過區塊鏈技術,以及統一倉單登記平臺,實現物理倉單數據上鏈,電子倉單數據上鏈。

(五)處置難的問題:對接統一倉單登記平臺、內部處置系統、第三方B2B貿易平臺,實現貨物的快速處置。

(六)標準難的問題:逐步完善倉庫準入標準化、存貨監管標準化、倉單流轉標準化,實現存貨(倉單)融資的準入、作業與流轉規范。

(3)線上線下倉單監管、畫像和交易

通過對物理倉庫部署Mini倉管,包括AI攝像頭、傳感器、智能鎖等智能設備,完成“物理倉單”與“電子倉單”的同步映射,并根據各維度指標進行倉單評價和畫像,實現電子倉單的全生命周期交易管理。

5、小結與展望

通過智能倉庫智能化改造,倉單過程監管,風控督導管理,以及融資管理,實現了對“物理倉單”的智能化監管督導,以及“電子倉單”數字化、標準化交易管理,打造了基于物聯網與區塊鏈的冷鏈倉單質押融資平臺。

(1)技術融合創新成果方面,

(一)應用技術:

1) 物聯網:使“人、設備、系統” 互聯互通;

2) 區塊鏈:物理和電子倉單數據上鏈、存證和交易流轉;

3) 大數據:供應鏈風控圖譜,倉單畫像和評價;

4) 智能風控:風控策略和風控模型,實時風控督導。

(二)技術創新:

1) 通過出入庫單據OCR識別、車牌AI識別、出入庫地磅秤、激光雷達掃描、智能門鎖、糧權牌識別等監控手段;

2) 完成冷鏈數量、品質、安全、價格、確權、數據等6個維度的監控手段、以及60多種不同的風控策略和風控規則;

3) 實現農產品入庫、質檢、在庫、出庫、盤庫等各類作業的全流程監控。

(三)構建基礎庫:

1) 完善評估/品質/安全/價格/作業等指標庫;

2) 完善50+種風控策略、模型庫;

3) 積累供應鏈風控圖譜,構建產融大數據庫。

(2)在運營成果方面,逐步建立了產融大數據庫,評估/品質/安全/價格/作業等指標庫, 上百種風控策略和模型庫,完善了倉庫準入和倉庫監管標準和倉單評分和畫像標準。

(3)在經濟效益方面,通過目前的成本測算,科技成本在總收益中占比10%左右,風控水平得到顯著改善,未來隨著業務的擴大,智能硬件的廣泛運用,實時監控能力不斷完善,風控水平將繼續提高,有利于降低融資成本,加速倉單質押融資能力。

(4)未來展望

未來,冷鏈倉單質押融資平臺應用場景很多,可覆蓋凍牛肉、凍羊肉、凍雞肉、凍豬肉、凍水產、生鮮、冷鏈醫藥等領域,實現主要農產品的倉單風控能力和融資能力。

企業應著眼未來的物聯網與區塊鏈創新技術,深化使用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新型技術,加強智能硬件、智能風控和物聯網監管核心能力建設,繼續完善基于物聯網與區塊鏈的冷鏈倉單質押融資平臺,讓傳感器成為我們的眼睛和大腦,使虛擬世界的信息征信和物理世界的客觀征信合二為一,實現金融科技賦能。

6、案例分享

由于冷鏈倉庫的超低溫物理特性,對于金融監管倉的物聯網改造大大增加了難度,從設備的環境適用、現場施工到疫情管控方方面面。

(1)進出庫數據盤點:在青島某冷鏈凍品倉庫,以貨物托盤為最小監控單位,安裝有源RFID標簽并與貨物綁定,抓取貨物進出庫數據,實現實時盤庫。

(2)數據交叉驗證:倉單平臺與外部多方數據連接,將抓取到的貨物數據與外部數據交叉驗證,保證數據真實、準確,倉單上鏈存證。

(3)倉庫視頻動態跟蹤:通過布置的低溫環境智能攝像頭實時跟蹤進出倉庫的貨物、人員和車輛,直觀了解倉庫的經營動態。

(4)倉庫大門控制:加裝智能門鎖,只能由特定人員才能開鎖,實現開閉鎖實時記錄、證據留存。

(5)存儲環境檢測:冷鏈倉庫對于存儲環境的溫度、濕度都有著特定要求,尤其是溫度需長期保持在-18攝氏度以下恒溫,這就需要將溫濕度感應器的數據與倉單平臺相連,通過平臺實時監控存儲環境。

青島某冷鏈金融監管倉改造方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一萬平農貿市場綜合型冷庫(冷藏、冷凍)和生鮮冷鏈冷庫安裝預算

下一篇:招標>漳州福供云廚餐飲大型冷鏈倉儲暨中央廚房配套基礎設施改建

相關推薦
  • 深圳冷庫出租公司有哪些?深圳冷庫倉庫出租信
  • 江蘇銀寶集團舉行冷鏈物流倉儲項目專家評審
  • 2023冷庫論壇:綠色節能成趨勢,冷倉布局正回歸
  • 投資15億元 麻陽智慧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項目
  • 科技信息技術促進冷鏈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 日照遠海冷鏈物流助力日照打造“海洋預制菜
  • 物流與電商學院成功承辦生鮮電商與冷鏈物流
  • 華鼎供應鏈2023年冷鏈運輸落地配承運商招募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