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物流展cemat|冷鏈融合互聯網是否會成為一場可預見的革命

2023第23屆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CeMAT ASIA)|上海物流展|亞洲物流展|中國物流展
物料搬運、自動化技術、運輸系統、物流的國際盛會
時間:2023年10月24日-10月27
日 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龍陽路2345號)
主辦單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
聯系單位: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CeMAT ASIA業務部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銀宵路393號百安居浦東商務大廈301室
參展聯系人:王霞 微 信|手 機: 18779513059 曹經理 13816407894微信同步
Email:2332046490@qq.comQ Q:2332046490
“降維打擊、顛覆”等詞匯在近年來對新技術的報道中十分常見,而正在從勞動密集型走向科技驅動型的物流行業中,亦十分眼熟。當然,每個人對這些詞匯的解釋也各不相同,或贊同之,或不置可否,抑或一笑了之,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對于物流效率提升的理論和實踐,盡管已經從“點(單個環節)”延伸至“線(整個流程)”,但實際上仍然是建立在“傳統”的理念之上,只不過是思考問題角度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而已。
當然,我們首先要承認的是,這些優秀全面的自動化、智慧解決方案,對于現場運營降本增效的效果是巨大的,不過也終將可預見地達到“見頂”程度。盡管物流運營的效率并不完全取決于設備的數量,更考驗系統“整體性”的效率,但是系統所能承受的處理極值,不可能無限疊加,類似于計算機中“摩爾定律”一般。因此,物流領域也在探索完全不同的理念,來破除物流系統中的“摩爾定律”。
何為PI(Physical Internet)物理互聯網
因此,PI(Physical Internet)出現了。追根溯源,PI的概念已經出現十數年之久,近年來關于PI的解讀也頗有百家講壇的味道。不過,所有人都認為,PI是一個能夠重構現代供應鏈物流的全新概念。本刊對于PI的解釋,也主要源于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所提出的全球下一代物流系統“PI(Physical Internet)物理互聯網”,其中的關鍵是:
超鏈接:組建和參與者在多層級上緊密互連,最終萬物相連。
互聯層:數字、物理、運營、業務、法律和個人。
PI是以傳統為基礎,而非顛覆
在這個概念中,物理互聯網是摸得著看得到的實體,實體是倉庫與貨車,讓倉庫網絡成為一張網絡,企業不需自建倉庫,而是利用倉庫來做最佳的供應鏈配置節點,有如攜程網等飯店訂房網,隨時預訂;企業還應利用社會的貨車來做共同配送,以提升效益,有如Uber及ALLY TRANSPORT等共享運輸平臺,實時運輸貨物;企業也不需自行建置云端服務器,而是利用各個開放的數據中心的云端系統。
在制造生產端,建立了中衛體系(中心工廠與衛星工廠體系)的供應鏈,智能調度社會中有PI認證的貨車,執行共同配送,經過PI認證的托盤與周轉箱可以交換。經過PI認證的倉庫,可以跨境租賃立即使用。在PI生態鏈里的各企業通過互連層區塊鏈成就了超鏈接。
在流通業也一樣,上游是供應商,下游是門店或個人,可以通過PI隨時租賃倉庫,做大促期間空間調度;利用社會車輛做共同配送,提升車輛滿載率,節約人力與時間。現在,科技更加智慧,軟硬件設備更經濟化,共享已成為習慣,信息數字化時代將人、貨、場實現萬物聯網。因此,現在要思考的是“物流互聯網”如何變成平臺,將物流形成一個共享資源,讓供應鏈更具效益。
可以看出,PI的構建,是以傳統供應鏈物流為基礎,而不是另起高樓,來“顛覆和降維打擊”的。所以在這個層面上,無論處于哪個發展階段的物流實體,都可以積極地擁抱PI。
冷鏈如何讓PI落地生根
冷鏈亦是如此,且是一片適合PI生根落地的絕佳土壤。
冷鏈與PI的適配性
首先,對照虛擬互聯網中,每個節點都能在網絡中被看到和訪問,在PI中,這些節點則是以倉庫的形式存在于物流網絡中,而在現代化冷鏈倉儲設施中,“可視化”是其特點之一。對于貨主方而言,不僅可以看到節點(倉儲)的分布,還能夠清晰地了解貨物在節點的狀態,也可以遠程管理節點信息(倉庫貨物)。另一個可以看到的是“傳輸鏈”。“可視化”運輸同樣已經是現代冷鏈體系的標配,貨主方可以看到貨物在運輸中的狀態,而且能夠根據自身需求來調整貨物運輸的節奏與分布(即虛擬互聯網中護具在節點之間的傳輸與存儲)。
其次,PI同樣需要標準化的通信協議,而對于現代冷鏈而言,標準化是現場運營的基礎,無論是載具的標準化還是服務的標準化,不僅保證了貨物的質量,也提升了運輸效率,也將推動帶箱和帶托運輸、冷鏈集裝箱運輸以及多式聯運等。畢竟作為貨主方,更關心貨物是否可以準時、安全地送達準確的地點,而不關心運輸的方式,像極了在虛擬互聯網中,我們只關注信息傳輸是否準確、及時和方便,而不太關注信息傳輸的方式。
最后,PI的另一大特點,是共享和開放。例如日本在對PI的建設進程中,白色物流(共同配送)就是關鍵的目標之一,為此日本政府相關部門、日本企業也積極地推動白色物流的建設,例如味之素與SUNSTAR集團就展開了對于共同配送的討論和實踐。無獨有偶,中國目前已經將“共同配送”提入了物流規劃之中。
以上的特點,實際都在指向PI最終的目的——“降本增效”。而中國冷鏈一直以來被詬病“成本高企”,盡管不少企業已經認識到“服務是有成本的”,但在冷鏈的應用中,除了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能夠享受到“全程冷鏈”,普通農產品如果蔬等仍然處于失冷的大環境(當然,這亦與中國消費水平和習慣有關),而PI最大的優勢就是“降成本”。
構建PI的挑戰
不過,構建PI仍然有諸多挑戰。
首先是開放,也是PI落地的最大的挑戰之一。目前幾乎所有的行業和企業都提出了“開放”的口號,不過更多的是商業合作伙伴之間的開放,而PI中的開放遠不止于此。以倉儲資源為例,每個貨主方可以在內部體系或外部平臺上進行開放和共享,但是涉及跨企業(尤其是同行業)之間的開放不太現實。而且,貨主方為了避免管理成本的鋪張,盡量選擇少量的服務商,因此如何讓“節點”真正地實現開放,是PI落地的基礎之一。
另一大挑戰在于穩定高效的“傳輸體系”。就目前而言,中國冷鏈產業在倉儲建設方面,已經處于政策和行業的雙重發力的狀態,而運輸端,則仍然存在著一定的投資偏差。尤其是在干線運輸方面,由于成本等因素,長途運輸中的冷鏈運輸資源仍然不足。據相關數據統計,2022年1~11月輕型冷藏車銷售34,907輛,市場占比為71.4%,重卡型冷藏車銷售12,125輛,市場占比為25.8%,可見輕型冷藏車是一家獨大,是冷藏車市場的主打車型。因此,運輸資源的配置不均衡仍然存在。
對于冷鏈服務企業而言,可以從信息化和數字化入手,結合PI所具備的單元化,在進一步提升作業效率的同時,盡量將物流資源高效利用,避免整體的浪費。這可以參考上文提及的“共同配送”,例如便利店業態中提出了的多溫層配送等。不過,多企業的“共同配送”還涉及了自身商業核心和服務利益分配等關鍵問題,因此類似味之素與SUNSTAR集團的共同配送體系在中國短期內實現較為困難。
構建PI為冷鏈帶來的機遇
而對于中國冷鏈物流而言,發展競爭正在加速,構建PI不僅能夠更好地發揮冷鏈設施的價值,也為冷鏈企業的后續發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并帶來了新的機遇。
數智化
首先是數字化。PI互聯層中數字是關鍵之一。目前中國大多數優秀的物流企業已經可以為客戶提供透明的數據信息,而隨著未來業態的變化,數據層面的需求也隨之改變。例如零售端的極度碎片化,要求冷鏈服務同樣具備“柔性”,將會進一步依賴數據及時反饋的作用。
現代倉儲建設
其次是倉儲建設,PI對于節點的處理效率要求非常高,即物流中心應當在滿足貨主方需求的基礎上,具備極高的“讀取”和“寫入”的速度,并且可以隨時根據貨主方的要求,進行更改和調整。那這就要求倉儲建設時就要考慮到貨主方的業態和物流作業需求,對設施的每個區域進行合理的設計。例如萬緯上海港冷鏈物流園,為了保證月臺在訂單波峰時的高效出入庫,其設計了比一般冷鏈倉儲更寬闊的暫存區,甚至不惜“犧牲”了一部分倉儲空間。在這樣的設計之下,該園區能夠在水果產品時令季迅速地完成收發貨,從而降低等待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和損耗。
另一方面,冷鏈倉儲的選址亦十分關鍵。PI與虛擬互聯網最大的區別在于,“節點”投資屬于重資產企業不可輕易移動位置。因此這對于冷庫投資者而言,需要十分慎重。值得慶幸的是目前不少專業的咨詢企業都擁有十分豐富、優秀的開發經驗,例如普洛斯旗下的海屹設計,針對干倉改造冷庫、預制冷庫以及定制開發冷庫等多種不同的冷鏈開發場景需求,具有經驗豐富的專業設計及開發團隊,可以為客戶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自動化硬件
此外,自動化也是值得考慮的方面。過去冷鏈自動化投資受限于技術或成本,因此現場作業基本以人工作業為主。現在,冷鏈自動化這已經囊括了AMR、AGV、四向穿梭車、AS/RS等不同解決方案。
例如在日本,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導致勞動力不足的情況,吉田海運在與Gaussy的合作中,引進了慧倉科技的高速立體分揀解決方案,以滿足吉田海運為冷凍肉類按照量販店的訂單進行快速分揀的核心需求。過去吉田海運依靠人工來進行分揀,讓作業人員在-18℃的環境下進行長時間工作非常危險,但是吉田海運又必須要保證商品的品質,因此分揀作業又不能脫離冷鏈環境。
對此,Gaussy為吉田海運導入了慧倉科技的“閃電播”產品及解決方案,這也是日本本土第一個“閃電播”項目。在導入閃電播之后,現場作業效率提升了30%以上,且極大地降低了分揀錯誤率,這使吉田海運非常滿意。
就目前而言,PI是否會成為一場可預見的革命,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的結論,但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往往是自上而起,當然這也需要產業中每個參與者的貢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