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最后一公里”服務怎么打通,全鏈條追溯監管如何完善,未來三年浙江打算這么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盛銳
冷鏈不冷,冷鏈易“斷”,已經成為冷鏈產業的一大頑疾。如何做好冷鏈物流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成為社會持續關注的焦點。
今天(11月19日)上午,浙江省冷鏈物流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新聞通氣會召開。現場,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省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等部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我省在全國率先提出冷鏈物流‘骨干基地-物流園區-分撥中心-配送網點’四級功能布局體系,并將對冷鏈物流功能節點實施分級分類掛牌管理。”會上,省發改委副主任胡奎介紹道,此次出臺的“三年行動計劃”發展視野新、發展格局新、發展路徑新,打破冷鏈就是傳統冷鏈倉儲配送服務“第三產業”的思維定式,將視野拓展至涵蓋產品源頭生產、設施設備制造、支撐技術研發、整體方案設計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范圍,加快推動冷鏈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持續完善冷鏈物流數字化基礎設施,做強以“互聯網+”為特征的冷鏈物流智慧產業”。
《行動計劃》全面梳理我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和短板,明確發展目標:2022年底,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優化,冷庫容量超過1530萬立方米,其中產地預冷保鮮設施容量達到276萬立方米以上,冷藏運輸車達到5300輛;冷鏈物流服務品質不斷提升,果蔬、肉類、水產品等的綜合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25%、40%和55%以上,70%的冷庫面積和70%的冷藏運輸量進入溫濕度監控體系,基本建成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冷鏈物流產業輻射帶動效應持續增強,引進培育全國百強冷鏈物流企業2家、星級冷鏈物流企業3家。
會上提出,《行動計劃》核心是“135510”,即構建一個體系、實現三個目標、推進五大行動、加強五方面保障、落實十項重點工作。構建“一個體系”即構建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冷鏈物流產業生態體系;實現“三個目標”即實現冷鏈物流設施設備加快提升、冷鏈物流服務品質不斷優化、冷鏈物流產業輻射帶動效應持續增強。
對于大家關心的冷鏈物流設施設備如何提升、服務品質如何優化、“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等問題,記者也在《行動計劃》中找到答案。
如何打通冷鏈物流末端“最后一公里”需求布局冷鏈物流配送網點的問題,《行動計劃》指出:“生鮮冷凍食品零售網點布局應充分考慮消費者購買便利性,原則上中心城區或縣(市、區)中心區域每2公里范圍、鄉鎮每5公里、偏遠山區每30公里范圍內至少布局1個,應該具備冷凍、冷藏、展示等基礎設施,有采集產品零售期間保冷數據的信息系統,能夠確保銷售期間冷保。”
還有人關心如何做好冷鏈物流信息全鏈條追溯監管的問題,《行動計劃》中明確:一是依托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對進口肉禽類、水產品等重點冷鏈食品建立從“首站到終端”全過程冷鏈食品質量追溯鏈條,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二是在浙江省現代物流發展數字化監管服務系統中增加全省冷鏈物流信息管控模塊,匯集冷鏈食品追溯系統、農產品冷鏈流通監控平臺、大型第三方冷鏈服務平臺等現有各類冷鏈物流信息平臺。
此外,未來我省還將探索拓展冷鏈物流無接觸配送場景,合理利用無人機、無人車、冷鏈只能自提柜等設施設備,根據果蔬、肉禽、醫藥、乳制品等冷鏈產品的不同溫控需求,在城市社區、高校和農村山區開展一批無接觸配送試點。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