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非冷鏈”趨于“冷鏈” 多地疫情源頭涉集裝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實習記者 劉迪雅)冬季到來,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11月26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衛健委通報,11月25日7時至11月26日7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滿洲里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例(其中2例為之前的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疑似病例1例、無癥狀感染者1例。
11月21日以來,因某環衛工人及其妻子雙雙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滿洲里隨即進入戰時狀態。內蒙古衛健委表示,流調和溯源工作仍在同步進行。
近段時間,國內多地出現零星散發病例,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溯源重要性也隨之凸顯。值得注意的是,11月25日,新疆喀什疫情原因正進一步明晰。當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財經》年會上表示,喀什的疫情到底怎么來的,“最后查清楚了,和上海一樣是集裝箱。”
吳尊友提醒,原來以為冷鏈可以作為病毒載體,到了冬季了,溫度低于0攝氏度的時候,所有的都是冷鏈。當作為病毒載體的物質多了,疫情防范的難度也就隨之增大,因此想要防止冬季疫情的到來,既要防外面的人把病毒帶進來,還要防外面的物把病毒帶進來。
此前,上海疫情感染來源也指向境外輸入的航空集裝器。據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88場新聞發布會公布,11月9日上海通報的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11月10日安徽潁上縣確診的1例新冠肺炎病例,都曾在10月30日共同進入并清理過一個來自于北美地區返滬的航空集裝器,這個集裝器是密閉容器,里面塞有大量避震用的泡沫,內部環境潮濕,清理時兩人都未佩戴口罩。
吳尊友對此解讀稱,一方面,進入冬季以后所有的國際貨運環境類似于我們夏天所說的冷鏈,所以冬季低溫造成“非冷鏈”趨于“冷鏈”效果。近期國際疫情嚴重,境外貨品被污染風險加大。另一方面,冬季氣溫低,病毒在集裝箱、貨柜表面存活時間就會延長,接觸這些冷凍環境下的物品,感染風險就會增加。
針對“冬季低溫造成‘非冷鏈’趨于‘冷鏈’的效果”,吳尊友表示,這種新認識已經納入到防控措施當中,有關部門已經把涉及到國際物流的其他運輸視同冷鏈運輸加強管理。吳尊友建議,在入關時要加強物品和集裝箱的檢測,減少受污染的物品進入國內;從業人員要在有防護的情況下作業,按照標準防護措施要求作業;同時加強環境和人員檢測,一旦有環境污染、一旦有人感染,要在第一時間發現。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