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快評 - 被家長抵制的預制菜,需要告別“野蠻生長”87歲晚節不保,這次再多的名和利,都救不了“自毀前程”的魏紀中

□大河財立方評論員 陳薇
近日,預制菜進校園的話題備受關注,因擔心預制菜的營養、衛生問題,預制菜遭到了部分家長的抵制。9月22日晚間,教育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鑒于當前預制菜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認證體系、追溯體系等有效監管機制,對“預制菜進校園”應持十分審慎態度,不宜推廣進校園。
其實,這已經不是預制菜第一次遭遇質疑,此前杭州一對新人預訂了6000元一桌的喜宴,結果16道菜中有七成是預制菜,網購只需要1000多元就能配齊。飯店用低成本的預制菜代替現制菜肴,也讓預制菜被不少網友吐槽。
預制菜營養、安全、成本被接連質疑的背后,與當下預制菜復雜分類有很大關系。預制菜一般是指通過工業化、標準化加工生產的成品和半成品菜肴,分為即食、即熱、即烹、即配四大類。
早在前兩年預制菜登上風口之前,不少連鎖餐廳、團餐企業都已經在使用預制凈菜和半成品菜肴。但在這些預制菜在出品當天,廚房還要將預制菜進行進一步烹飪后才會被端上餐桌,食材的保質期也非常短。
對連鎖餐飲門店、團餐企業來說,這些類型的預制菜在采購的成本、質量控制及食材標準化加工方面都更具有優勢,且比小餐飲店、家庭的現制現炒的餐食品質更可控,出餐效率更高。
然而,近兩年預制菜借助風口野蠻生長,行業魚龍混雜,確實有一些劣質料理包以預制菜的名義流入市場。料理包較差的口感、較長的保質期,給消費者帶來了非常糟糕的消費體驗,于是讓不少消費者甚至是媒體,都直接將料理包等同于預制菜,從而出現了預制菜“一刀切”的抵觸心理。
面對接連出現的“抵制預制菜”的風暴,對時下的預制菜行業來說,也是轉型發展的契機。
目前不少消費者建議,餐飲企業需標明是否為預制菜,對使用菜品的來源、是否為預制菜、制作工藝等要素,主動清晰公示,而多地消保部門也在積極推動此事。
然而讓餐飲企業公示是否使用預制菜前提是,預制菜需要被更細致地分類。需要讓使用凈菜現場烹飪的餐飲企業與使用即熱類料理包出餐的企業,可以更好地被消費者區分開。畢竟使用凈菜加工也是預制菜的一種,但凈菜現炒可以獲得與傳統烹飪方式相似的風味與營養。更明確的公示以及分類,也能更好地引領不同類型的預制菜,進入最為適合的使用場景。
同時,預制菜行業也需要加快標準體系、認證體系、追溯體系的建設,國家相關監管部門也需要對預制菜行業進行有效監管,讓預制菜這個“黑箱”變得更為透明,讓消費者擁有充分的選擇權和知情權,從而促進預制菜行業加快優勝劣汰,讓劣質的料理包沒有生存的空間,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回到家長抵制預制菜進校園這個話題,其實讓家長焦慮的并不只是偷偷進入孩子餐盒的預制菜,而是校園這個特殊的場景,孩子們吃什么一般選擇權比較少,甚至是沒有選擇權,畢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能力給孩子天天送飯。
至于回歸學校自建食堂,由于餐飲管理是非常專業的事情,學校食堂也一般采取外包運營的模式。在過往沒有預制菜的情況下,學校食堂現制作餐品也會出現口味不佳、價格虛高的問題,而學校食堂集體食品安全等問題也有爆出。
要想讓孩子們在校園里吃得安心,其實還是要提升學校后勤服務透明度,加強監督管理,不然還會有下一個被家長抵制的“預制菜”。
責編:史健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