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企業這兩年為啥不好融資?資本不傻,有兩個維度值得關注

舌尖上的資本,是蜜糖,還是毒藥?資本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從2016年開始,不少的餐飲企業,都能很輕松的拿到明星創投機構的投資,之后也有不少的餐飲企業,走向上市之路。
此后,經歷過幾天的發展高峰,進入
疫后復蘇,反映到資本市場上,整個行業投融資的降溫也在意料之中。
首先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
資本為什么會投資餐飲企業?資本不是做慈善的,也不是做公益的,投資的最終目的,其實還是為了獲得高額的回報。
假設今天,那些人傻錢多的資本已經被淘汰了,剩下的這些都是很聰明的資本,是極其精明的資本,你想忽悠他們,說實話,真的很難。
資本投資后怎么才能獲得回報呢?
一個是上市,一個是被收購。好了,明白了這一點,我來拋出一個問題:
你所在的品類有沒有機會上市?如果沒有上市的機會,也沒有被并購的機會,那你融資你覺得現實嗎?第二,既然上市是資本兌現退出的一個重要渠道,那我就要再問一個問題:
什么樣的企業能上市?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翻一下上市的企業名單就會找到一些規律。
比如火鍋(有海底撈、呷哺呷哺)、鹵味(有周黑鴨、絕味、煌上煌)、茶飲、咖啡、小酒館、供應鏈以及預制菜等等。
在這些領域都有上市公司,這些品類的公司就有機會上市。
在過去的這么些年,餐飲企業的融資事件前三品類,無非就是那幾類。
茶飲、咖啡和面食,其次是烘焙、酒類等具有零售屬性的融資事件緊隨其后,再往后,是更為細分的品類,如乳飲、調味品、串串等。
從案例上看,資本選擇企業投資,有兩個基本維度,一是品質度,二是便捷度,而這兩個維度主要是針對消費者,畢竟,資本要獲得的利潤,還是得從消費者身上來。
如果以一個品類為中心,品質度向左,便捷度向右,然后發散,就能看出投資的底層邏輯品質度。
因為每位消費者都希望能買到高品質的產品,當然了,如果能用最低的預算就更好了。
而資本投的,正是消費者的心理,資本干的最多的事,是“從1到100”甚至“從1到10000”,不過,很多品牌至死都沒突破,沒跑出來,自然也不會被資本看見。
品牌不僅心理預售程度高,復購率也高,產生的網絡效應也高,尤其近些年來,借著短視頻的風口,一些品牌企業則乘著風扶搖直上,遇強俞強。
當然,品牌這玩意兒,也如同人一樣,要成長,也要進化,諸如產品的更新迭代、消費場景的切換、品牌VI的審美升級、運營更高效率等等,顧客喜歡,資本也喜歡。
聊到這里,相信你們大概就能明白了,資本選擇不投你,可能并不是你不優秀,而是你所做的品類不合適——你的品類只適合賺點錢,但不適合上市,不適合資本退出。
當然了,融資歸融資,還要說一點的是上市后,并不一定是好事,不上市其實也沒啥。
你看奈雪上市之前,很多人搶著要投,上市之前估值超過350億,上市以后呢?直接來個破發,現在的市值不到100億。
沒上市,那是估值;上市了,就成了市值,就成裸泳了。
而且,上市以后,外界對公司的關注度也高了,也就更容易被“盯上”,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一個負面、上一下熱搜。
還有一些企業上市后,幾乎每次公布財報都要被“鞭尸”,幾乎沒有正面報道。
因為上市以后財務都是公開的,外界對企業的增長有期待,如果你達不到或者沒那么好,也很容易被質疑。沒上市還好,上市了,也許會被機構盯上,直接做空。
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只有在對的賽道與對的人在對的時候干對的事,獲得融資的概率才會越大。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你的企業為啥沒人愿意投資了吧?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