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深度觀察」餐館、外賣使用預制菜,你愿意買單嗎?荔枝新聞2023-09-09 20:11江蘇

預制菜,又叫預制調理食品,是一種經預選、調制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它的優勢是方便、快捷,但劣勢也顯而易見:營養價值如何、是否新鮮以及是否含有添加劑?這些都是消費者質疑的焦點。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目前,預制菜行業下游最大的需求來自餐飲企業,占比達80%。小吃快餐店、連鎖店、主打外賣的餐飲店、團餐食堂等是預制菜應用的主要場景,部分餐廳八成以上的菜品都是預制菜。
就在這個開學季,“預制菜進校園”引發了全網熱議,家長們擔憂預制菜中投入了大量的“科技與狠活”,抵觸的聲音呈一邊倒的態勢。還有一位新人在網上吐槽,自己花了大價錢訂的婚宴中超過一半是預制菜,同樣引發了廣泛共鳴。
預制菜可以劃分為四大門類,其中以八寶粥、即食罐頭為代表的即食類和以速凍湯圓、自熱火鍋為代表的即熱類已有較為成熟的市場,而免洗免切的凈菜即配類在各種配菜平臺上也很受歡迎。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家長和新人所抵觸、吐槽的預制菜,則是需要加熱烹飪的半成品菜肴,也就是即烹類預制菜。
如果你在餐館消費、點外賣時吃到的是這一類的即烹類預制菜,你能接受嗎?
有位即將舉辦婚宴的女士說:“最近正在籌備自己的婚禮,在訂婚宴的時候我會反復確定酒店不是用預制菜,平時點外賣吃到預制菜還能接受,婚宴如果是預制菜我是無法接受的。”
很少自己做菜的市民告訴記者:“我平時會在盒馬這樣的平臺上買一些預制菜,然后自己加熱一下就能在朋友面前弄一大桌子菜了,對于廚藝不精的人來說,其實是很便利的一個東西。”
“最近有看到預制菜進中小學校園的新聞,很擔心自己的孩子也會吃到預制菜,去飯店也是一樣的,我是去吃你現炒現做的菜,而不是安全程度畫問號的預制菜。”陳女士的擔心代表了不少家長的心聲。
一位餐飲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自己也在經銷預制菜,比如說我們做的佛跳墻系列,并不便宜的,動輒都是三四百。”
在采訪中,大家對于預制菜并非一邊倒的抵觸,反而有些人會覺得預制菜的存在便捷了自己的生活,也有人會坦言點外賣就做好了是預制菜的心理預期。當然,預制菜的新鮮度與質量,仍是不少人存疑的關鍵點。
在“大藍鯨”節目互動專區,拒絕預制菜的網友是大多數,而且拒絕預制菜的理由有很多。比如不新鮮,口感差,不衛生,沒營養等等。就像網友smile留言說的,預制菜為了能夠保存,通常會添加一些添加劑,會對人體健康有害,而且預制菜再加熱后,味道不如現做的好吃。
當然還有更加深層的原因。
網友融閔留言說:我都已經穿好衣服,穿好鞋出門去店里堂食了,竟然給我吃預制菜!那還不如外賣點預制菜,在家熱一下,攤沙發上看電視吃呢。
網友“根據地飯店”就是一個小型家常菜館的老板,他給我們留言說,自家店里從不用預制菜,動腦筋想想就知道了,客人都是老客戶,雖然生意不是非常火爆,但是夫妻二人賺點工資養家糊口,也對得起良心。
網友方面面留言說:食品經營者經常以“新鮮現做”作為吸引顧客的賣點,說明大部分顧客喜歡現做的菜,如果分量、種類、價格相同,不是很著急的話,真是找不到在餐館選擇預制菜的理由,希望餐館能夠尊重消費者的知情和選擇權,如果是預制菜提前對顧客說明。
而愿意接受預制菜的網友,也都有前提條件,比如網友納爾佳佳留言說:商家提前告訴我是預制菜,那我可以接受,因為這樣商家大概率是對菜品有信心的。
網友淺陌初心留言說:只要能保質保量且安全衛生,還是能夠接受的。
網友JACKY留言說:預制菜某種程度上讓菜肴失去了“靈魂”,也會對廚師這個行業帶來沖擊,但是有利于資源合理利用,所以如果嚴格管理,合理引導,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
網友沒蠟筆的小新留言說,餐館使用預制菜是一個普遍的行業趨勢,它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菜品的一致性和質量。預制菜也可以節省廚師的時間和精力,使他們可以更專注于創新和提高菜品的質量。然而,使用預制菜也需要考慮一些因素,例如預制菜的質量、口感和營養價值,以及它們是否符合餐館的品牌和餐飲理念。餐館也應該向消費者透明地披露他們是否使用預制菜,以便消費者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
當大眾看到一個成本5元的料理包,在簡單加熱后成為一份色澤鮮艷、湯鮮味美的外賣餐品后,很難不去質疑預制菜的新鮮度和安全性。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此前專門對預制菜的調查中,超八成消費者表示購買預制菜時遇到了食材不新鮮、菜品變質腐敗、包裝破損、存在過期等問題。
“一是產品質量有待提升。部分消費者反映食材不新鮮、菜內含有異物、多油多鹽等現象。二是產品口味需要提升,僅有三成左右消費者認為預制菜口味超過預期,消費者滿意度整體而言不高。三是預制菜信息標注不全,容易使得消費者產生誤解。四是消費者購買預制菜的主要渠道為線上,但是物流配送慢、沒有冷鏈運輸及提貨提不到等問題時常困擾消費者。”省消保委監督部戴媛媛表示。
選擇預制菜的餐飲企業無非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對于一個成熟的餐飲品牌而言,預制菜也絕非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唯一捷徑。擁有多家大型餐飲酒店、地方特色餐廳的江蘇龍隱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寬就表示,一家餐廳如果具有完備的供應鏈和成熟的廚師團隊,不論是成本控制還是出菜效率,都不一定會輸給預制菜。
即便預制菜能夠為商家實現“快”和“便宜”,但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不容違背,那就是食品的質量安全。戴媛媛表示,目前預制菜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預制菜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多加關注,推出相應規范及標準,而商家自身也應該從源頭把好關。
戴媛媛建議:“第一是把好食品安全關,針對預制菜‘兩次烹飪’的特點,嚴格生產標準,采用綠色安全環保的包裝材料,確保食材安全;第二對于預制菜品明碼標價,并在醒目位置標識套餐內菜品內容、食材種類、菜品分量、生產日期、保質日期、儲存方式等重要信息;第三是保證商品運輸條件,提高配送效率,提示消費者最佳運輸距離,品嘗時限,避免因為長途運輸造成產品風味喪失。第四是細分菜品品種類別,提升預制菜口感風味。例如同一菜品,可以做香辣、麻辣、偏甜等口味細分,滿足消費者需求。”
與此同時,商家在使用預制菜時,是有義務讓消費者知情的。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金濤律師表示,預制菜屬于中餐工業化的產物,成本遠低于現炒現烹,會加劇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如果餐廳和外賣店鋪使用預制菜,應該盡到告知提醒的義務,把是否消費的權利還給顧客。
“經營者應該提供真實的預制菜信息,不能通過虛假夸大的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而經營者提供的預制菜分量也應該與標注的數量相符,不能偷工減料和短斤少兩。否則會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李金濤說。
對預制菜企業而言,好吃決定它能走多高,安全決定它能走多遠。而讓預制菜真正達到“好吃”又“安全”的消費者預期,則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
2022年4月,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發布了《預制菜點質量評價規范》團體標準,從食品原料采購、制作加工、包裝要求、保質期及最佳品嘗期、貯存、配送等環節進行了規范,并鼓勵使用的食品原料可溯源。
李金濤律師認為,在加快規范預制菜食品安全的同時,預制菜生產企業也要履行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責任,生產出合乎標準和健康的產品,標明原材料和烹制方法;行業協會也應制定行業規則倡導預制菜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社會形象。“有關監管部門要把監管落到實處,不僅要加大日常監督檢查力度,而且對于消費者反映比較集中、突出的問題,要專門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監督檢查,依法打擊違法違規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李金濤同時建議。
(江蘇新聞廣播/王文歡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編輯/玉潔)
來源:荔枝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