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核污染食品,餐飲服務單位請注意!

為全面防范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海關總署公告2023年第103號)。市場監管總局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嚴禁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使用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加工食品、制作餐食或進行銷售。為確保全區餐飲食品安全,保護消費者及餐飲從業人員身體健康,特對餐飲單位提示如下。
01嚴格遵守法律法規8月,浙江一家食品進口商貿公司,因涉嫌銷售無標簽的來自核污染地區日本長崎縣的潤喉糖,被罰款1.7萬元。數據顯示,曾有多個商家售賣日本核輻射區食品被罰款,有的甚至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為避免此類現象再次發生,各餐飲單位應密切關注近期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的公告等信息,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證消費者食品安全。
02規范食材采購渠道《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條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制定并實施原料控制要求,不得采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各餐飲單位應當自覺抵制,不采購、不使用、不加工制作日本方面的所有海產品,確保食材安全。如需采購進口食品,應選擇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市場信譽度較高、經營狀態穩定的經銷商,并妥善保存采購憑證。
03科學選購進口食材對于一般貿易進口食品,可以通過“三看”方式選購。一看進口預包裝食品是否有中文標簽,正規的進口預包裝食品都有中文標簽。《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第三十條規定,進口食品的包裝和標簽、標識應當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二看進口食品的“身份證”,即向經銷商索取查看海關出具的檢驗檢疫證明,該證明詳細記載了進口食品的名稱、原產地、生產日期、品牌等信息。三看進口食品準入情況,可登錄 海關總署網站查看相關食品是否獲得準入,只有經評估并獲得我國準許進口的特定國家地區的特定產品方可入境。
04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各餐飲單位應樹立防范意識,定期組織員工培訓學習,全面認識進口食品標簽,提升海產品等食材的鑒別能力,制定嚴格的食材采購和使用制度,做到核污染食材進不來、用不了、吃不到。消費者發現有宣稱使用日本進口海產品、加工制作食品的餐飲單位應撥打19138199759-2315電話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除上述幾方面外,各類餐飲服務單位應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不采購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避免使用被污染的食材,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來源:內蒙古市場監管
溫馨提示!
把“市監長纓”微信號設為星標,
每次看完后點“贊”、“在看”和轉發!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