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產業“破圈者”——毛和友的市場“領鮮”之行

新鮮出爐的毛和友烤雞表皮酥脆,色澤瑩潤,雞肉嫩滑鮮香,入口肉汁四溢,這樣一只雞從孵化到加工整整用時60天,但從工廠送到餐桌卻只需要72小時。毛和友是怎樣做到的?為此,記者采訪到毛和友的CEO鄧士行,解鎖中國烤雞的秘方。小小一只烤雞背靠的,是五大農業龍頭企業、36個養殖小區、3000多畝的生態養殖基地,以及千余人的努力。
跨入烤雞那片“藍海”
確切地說,“毛和友”這個品牌誕生于鄧士行和朋友們的飯桌上。2018年一天的下午,鄧士行和兩位餐飲界的朋友聚在一起,萌生了共同創辦品牌的想法,其中一位朋友姓毛,于是就有了“毛和友”的出現。幾年后,這個偶然創立的品牌卻成為鄧士行解決自身在餐飲界多年后仍然避不開的困擾的推手。
鄧士行進入餐飲行業很早,2012年他只身來到杭州,在餐飲界摸爬滾打了六年后被投資人看中,轉去做一個包子的品牌,鄧士行憑借自己的經驗迅速在全國開設了幾十家門店。不論是做包子還是其他餐飲類目,鄧士行所參與的店鋪擴展都屬于傳統的開店加盟模式,也是這次的創業經歷讓鄧士行深刻意識到,如若后端供應鏈體系不夠強大、不夠完善很難能保障后期整個運營鏈路的正常運轉。
2020年的6月份,在全國消費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鄧士行再度以運營者的身份投入到包子行業,創立了“包肆”這個品牌。與之前不同,他調整了新的經營模式,延長加盟前的時間,化零為整提升店面的價值,再將店面整個賣掉。“餐飲行業很大的一個痛點在于其偏高的人工成本,這是沒法回避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與鄧士行合作過的多個盟友中,夫妻店是最容易存活下來的,很多夫妻在盤下一個店鋪之后,兩個人可以超額勞動進而免去額外的勞動成本。
的時候鄧士行能夠共有三十多家商鋪,賣掉一家最多能收益四十五萬左右。但他始終認為這樣案例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每個店鋪所需要考慮的投入產出比不穩定。店鋪流轉之間的沉沒成本使得鄧士行又再次轉而尋求其他賽道。
多番研究之下,鄧士行的目光瞄準了雞肉這個餐飲類目的長青品類。
據艾格農業發布的《中國肉雞產業研究及投資分析報告(2022-2023)》顯示,2022年我國雞肉人均消費為14.61千克/人,比上年增加3.09%左右,僅次于豬肉。
在紛繁的吃法中,他選擇了烤雞這個品類,“市面上目前還沒有一個相對來說知名的全國性烤雞的品牌,眾多的小餐飲店也沒有這個菜品”,他將其描述為“藍海戰略”。
“把之前遇到的問題都考慮進去了”,鄧士行希望能夠把毛和友做成一個能夠解決之前所有問題的品牌,包括供應標準統一和人工成本高昂的問題。
中國烤雞的誕生
817美國肉雞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雞種,因為雞苗成本低,飼養周期短,小到街邊的雞排店,大到國際知名的炸雞品牌,都在使用817作為雞肉原材料。但是毛和友基于多方面考慮并沒有把它列入選擇的范疇,817雖然成本低廉,缺點也很明顯,鄧士行指出,“它的腥味比較重,營養價值也不是很高。”
除了817以外,市面上其他雞種也各有短板,有些久放容易腥,有些雞肉比較柴,有些雞胸比較厚,因此都不能滿足毛和友對雞肉品質的要求。為了在烤雞源頭上把好關,毛和友找到了年產值上億的超級養殖集團——順安集團。
消費者在市面上吃到的毛和友烤雞,就是順安集團與峪口禽業共同培育的wod168小優雞。wod168是徹徹底底的“中國制造”,它由中國自主培育而生,比其他雞種更適合烤雞的制作,翻烤后依然能保存營養,保持口感。
從屠宰好的生雞到烤雞半成品,還需要至關重要的一步:腌制。找到合適的腌料并不容易,通過對烤雞市場長達半年的調研,鄧士行團隊發現,現有的烤雞雖然口味豐富,但是始終不能兼顧所有消費者的需求。“比如杭州有吳山烤雞,它偏咸香,比較適合杭州本土人吃,但不一定合外地人的胃口。”為了照顧到不同人群和年齡層,毛和友主推奧爾良、孜然、青花椒三種口味。每一種口味都通過線下消費者大量多次盲測、層層篩選。“奧爾良不會過于麻和辣,更受老人的喜歡,不能吃辣的人也可以接受;青花椒是偏麻和微辣的,年輕人會比較喜歡;孜然本身是燒烤味,中年人買的比較多。”鄧士行笑著說。
延續傳統,銳意創新,是毛和友烤雞的制作原則。“雖然現在科技很發達,但是我們還是選擇了最傳統的烹飪方式”,毛和友希望在堅持傳統烹飪方式的同時,設計一種操作最便捷、出品最統一的烤制技術。“我們采用了電烤,也就是用加熱棒在半密封的空間里面烤制,我們對空間、里面的溫度和濕度都是有要求的,包括加熱棒的轉速、所處的位置,雞在什么時候翻面、烤到什么時間點,我們都做了上千次嚴格的測試。”
鄧士行團隊前前后后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定制出了兩款專屬于毛和友的個性化烤箱。小烤箱狀似微波爐,一次能烤兩只雞,適合需求量小,出餐速度要求不高的餐飲門店,大烤箱個頭稍大,一次能容納八只雞。整體而言,烤雞設備體積小巧卻功效強悍,只需15-20分鐘就可以烤好一爐雞,保證了烤雞的現烤現賣,給客戶帶來味覺上的最優體驗,從而提高客戶粘度。烤雞兩兩一組并排叉在烤架上,在暖黃的燈光下緩緩旋轉,表皮透出深棕色的烤痕,看著就讓人食欲滿滿。
如何做到
短短數
月開
出
200+
家店面?
毛和友打出了“中國烤雞,走向世界”的口號。鄧士行的計劃是先占領國內市場再進軍國外市場,一年之內在國內招募800位合伙人,開滿1000家門店,全國投放毛和友設備1萬臺。事實上,兩個月的時間內,毛和友已經開了數百家店,除了西藏、青海部分地區之外,其他城市基本上都有涉及。其中在四川遂寧市的店面基本上可以達到一天1萬以上的營業額。
正處于迅速擴張階段的毛和友,整個團隊百余人負責烤雞的制作、銷售和運營。毛和友與順安集團、峪口禽業、榮達集團、海大集團、華鼎供應鏈國內五大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強強聯合,達成從養殖到餐桌的全鏈路閉環,在雞種的培育、養殖、宰殺、運輸、腌制以及烤制實現自主把控,既能保證烤雞統一標準化、高品質的輸出,也能保證肉雞價格的穩定性。鄧士行透露,“同樣高品質的這么一只雞,在市面上賣的價格基本上在30多塊左右,這個生雞我們給到合伙人的價格差不多在20塊錢左右。”
在超級供應鏈的基礎上,毛和友將加盟合作分為三種模式以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第一種模式是最基礎的模式,即傳統的開店。結合之前在餐飲行業多年的經驗,鄧士行致力于將毛和友打造成單店坪效最高的新型社區單店模型,通過幫店面“瘦身”,來給合作人減負。
“生鮮雞+烤雞”雙品類運營模式,使得門店坪效得到極大的提高。在人力投入方面,毛和友社區店平時經營1人足夠,高峰期也只需2人即可玩轉,從而使門店運營的人工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種模式,毛和友瞄準生鮮板塊作為自己的產品衍生,將DHA無抗蛋和山林走地雞以及老母雞等生鮮作為增強與社區用戶關聯性的輔助產品,實行會員制的反向定制。以需求端反向定制生產端,最大程度確保觸達用戶端產品的新鮮度,避免因銷售端需求不穩定導致供應鏈端產能不確定的問題,有效解決供應鏈端能源損耗問題,更好的為后端運營節約運作成本。此外,毛和友社區店的客戶在成為會員之后,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到店領取生鮮雞和鮮雞蛋,這使得毛和友的公域流量能夠逐步向私域流量靠攏,實現了有效鎖客。
為了進一步減少合伙人對項目的投入成本,毛和友又開創了“YOU+投放”的第三種模式。YOU+投放是指免費投放一臺定制款毛和友烤箱給商家,輔以簡單產品教學后商家即可完成烤雞的全部工藝,把更多的問題留在工廠解決,傻瓜式的制作方式讓廚房小白也能迅速上手,真正的做到了標準化、可復制、門檻低。
只需要合伙人在當地將設備投放餐飲店等商家內部,后續通過給商家提供烤雞半成品,商家賣出的每一只烤雞,合伙人都可以直接獲得供應鏈差價的利潤,鄧士行將這種店中店的模式稱為“共享烤雞”。如果投放點數據反饋未達預期,后續還可回收再進行新一輪的投放。投放的商家一天如果能賣出20只雞,合伙人一個投放點一天就能夠賺150塊錢左右。
三種模式組合一套的打法下來,毛和友成功將B端商家的痛點轉移并化解,讓更多的合伙人可以從項目中實現營收。
“如果只賣毛雞,市場輻射的半徑只有800公里,增長空間有限。而宰殺好的光雞,或是分割好的雞翅、雞腿等初級加工產品,產品溢價不高。但做成預制菜產品,既能延長貨架期,風險因素大幅減少,產品的附加值提升,還可以打造品牌。”鄧士行始終希望依托強大的供應鏈使毛和友完成產供銷的一體化。從B端來說,毛和友烤雞從最源頭的工廠生產開始掌握主動權,到中間產品品質的把控、終端門店的管理,最后到消費者端預制菜產品和服務的交付,實現了全鏈路的清晰高效,滿足了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毛和友使布局預制菜賽道的企業看到了廣闊前景,被國內眾多創業者追捧。此外,自項目正式運營以來,毛和友不止一次接到海外僑胞的來電咨詢,這讓鄧士行對未來將毛和友烤雞打出中國市場滿懷信心,“放眼全球來說,雞肉是第一大品類,很多國家的人不吃豬肉,但是雞肉每個國家都在吃”鄧士行表示,未來將繼續深挖消費者需求,在餐飲領域積極探索,不斷推出新鮮、便捷、優選的產品來豐富消費者的餐桌,最終實現中國烤雞走向世界的終極目標。(韋柳伶 嚴琳)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