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小場所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訪談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FM103.8應急之聲餐飲經營場所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近期省內外發生多起小餐飲場所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失,嚴防“小場所出現大事故”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尤其是隨著夏季餐飲消費的日益活躍,各地商業綜合體、美食街、夜市等場所餐飲活動指數快速回升,餐飲行業燃氣安全和消防安全面臨著較大壓力和挑戰。吉林省商務廳作為負責指導全省商貿領域安全生產的行業管理部門,承擔著餐飲經營場所安全生產的管理職責,如何有效防范餐飲小場所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以及餐飲經營“小場所”如何做到安全使用燃氣和做好消防安全,需要哪些注意事項,帶著這些社會和民眾普遍關心和關注的問題,今天,由吉林省應急管理廳、吉林省商務廳和吉林省應急廣播FM103.8聯合推出的《應急之聲》節目,特別邀請到吉林省商務廳安全監管處鄭守臣處長、郭洪石二級調研員、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第二設計院李政院長作客直播間,為聽眾朋友們介紹和解讀餐飲“小場所”安全管理有關情況,普及和宣傳餐飲場所相關安全常識。鄭守臣吉林省商務廳安全監管處處長首先我們請鄭守臣處長為廣大聽眾朋友們介紹一下什么是人員密集餐飲小場所,省商務廳在人員密集餐飲小場所安全整治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非常高興來到直播間與廣大聽眾朋友們共同探討餐飲“小場所”安全管理這個話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安委會關于開展人員密集小場所事故隱患專項整治行動部署要求,深刻汲取“小場所大事故”慘痛教訓,省商務廳制定了《商貿領域“小場所”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把人員密集餐飲小場所整治納入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行動的重點范圍,按照“行業牽頭、宣傳提示、聯合行動、全面整治、常態管理”的原則,全面提升餐飲業戶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管理能力。
按照《全省人員密集小場所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工作方案》中的定義,餐飲小場所是指建筑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小飯店,包括我們日常去的麻辣燙店、燒烤店、火鍋店等,都是排查整治的范圍。針對近年來餐飲領域生產安全事故的特點規律,我們把加強燃氣使用安全、消防安全管理和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養等基礎管理內容作為排查整治的重點。主要推進了五項具體工作。一是加強部門協作聯動。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參加地方專項整治工作專班,加強與應急、住建、市場、公安等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的協同聯動,建立與街道(鄉鎮)、社區的對接聯系,聯合統一行動,細化職責分工,明確具體任務,確保餐飲等小場所專項整治工作高起點展開、全覆蓋檢查、高質量整改。二是深入開展宣傳發動。聯合應急、住建等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開展的“五進”活動,發揮街道(鄉鎮)三是摸清實情掌握底數。指導市、縣商務主管部門依據專項排查整治范圍分行業分區域開展摸底調查,在街道(鄉鎮)的支持配合下,建立完善餐飲經營場所基礎信息臺賬,全面摸清餐飲經營單位數量、名稱和問題隱患及整改情況。四是突出排查整治重點。嚴格按照人員密集小場所燃氣安全、消防安全檢查參考模板和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開展現場檢查,緊盯餐飲小場所堵塞消防及疏散通道、廣告牌遮擋窗戶,以及電焊等特種作業人員無證和違規作業等重大事故隱患,緊盯燃氣泄漏報警器安裝不規范、燃氣使用違法違規行為,推動餐飲小場所安全檢查常態化、規范化。五是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各地商務部門采取“干部+專家”、聯合檢查和明查暗訪等形式,對檢查發現的消防安全、燃氣使用、電氣安全以及特種作業人員執證上崗、電氣焊作業等方面的突出安全隱患,及時移送相關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實施閉環管理。郭洪石二級調研員各位聽眾朋友,剛才鄭處長談到部分餐飲經營單位負責人和從業人員對安全生產重視程度不夠,下面請郭處長具體講一下餐飲小場所檢查當中發現哪些問題隱患,如何做到消除這些隱患呢?所,一旦發生事故,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社會影響巨大。餐飲場所燃氣泄漏爆炸事故時有發生,教訓十分深刻。造成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餐飲小場所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現場安全管理混亂;二是安全投入不到位,營業場所現場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設備設施不完善,隱患排查治理不及時;三是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不力,從業人員缺乏燃氣使用安全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違反操作規程、違章作業;四是部分餐飲商戶對液化石油氣進貨渠道把控不嚴,從無燃氣經營資質的氣販手中購置液化石油氣,使得超期、超裝液化石油氣鋼瓶混入餐飲場所;五是部分地區對餐飲場所燃氣使用安全工作重視不夠,對餐飲企業的安全監管主體不明確,打擊和取締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措施不力等。
在實際監督檢查中,我們發現餐飲小場所用氣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現象較為突出。
一是普遍未與供氣企業簽訂《供用氣合同》,或簽訂的合同不夠規范。很多商戶不知道與供氣企業簽訂供用氣合同的重要性,這是對自身安全和權益的保護,很多送氣人員把來源不明的氣瓶送到商家,這樣是無法保障氣源質量和安全性的。再者合同上明確了供氣企業有入戶安檢排查隱患和燃氣安全教育的責任,便于雙方履行和監督合同明確的權利義務;
二是個別小餐館在用餐場所使用氣瓶和敷設燃氣管道問題依然存在。很多商戶在用餐場所敷設燃氣管道工程無審批、無設計,施工隊伍不具備相應資質,無驗收交付使用,用餐場所客流量大、人員密集,一旦發生燃氣泄漏遇到明火就會發生爆炸的可能,危險性不言自喻;
三是未對餐館服務員和廚房工作人員開展燃氣安全使用方面教育培訓和消防滅火演練。我們大家都看到這樣的視頻吧,餐飲店廚房的油鍋著火,廚師先是用嘴吹,然后是用水澆,結果是火越燒越大,滅火器就放在旁邊而不會用;
四是燃氣報警器未安裝或安裝不規范。商戶普遍安裝了可燃氣體報警裝置,根據《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未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的是要受到行政處罰的。大多數使用液化石油氣的小餐飲店雖然有燃氣報警器,但是部分用戶的報警器不插電源,或者安裝位置不符合規范要求,或者可燃氣體報警裝置適用氣種選用不當,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起不到燃氣泄漏的預警作用。
五是軟管過長拖地,灶具與氣瓶安全距離不足,軟管違規私接“三通”等現象;六是使用無熄火保護裝置灶具和可調節式減壓閥;七是廚房操作間無滅火毯和滅火器配備不足等問題,使用燃氣的廚房要配備2具干粉滅火器具,并且放置在易于取放的明顯位置。針對以上問題隱患,餐飲場所要組織開展經常性燃氣安全自查自糾,全面排查整改隱患,強化源頭治理,建立長效機制,防范餐飲場所燃氣事故的發生。在消防安全方面,作為餐飲經營小場所負責人來講,一定要克服“重生產經營輕安全管理、重經濟效益輕安全投入”的思想,一是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責任制。不僅主要負責人、店長和廚師要重視消防安全,從上到下每個崗位每名員工都要有消防安全意識,形成人人肩頭有責任、時時頭腦想安全、處處安全有人管的良好氛圍;二是落實好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檢查制度。每天對燃氣“灶管閥”、消火栓和電氣線路等設施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排查,確保始終保持安全狀態,定期對排油煙管道進行清洗,發現閥門未關、滅火器失效和電線老化等問題隱患要及時請專業人員進行更換和維護保養;三是搞好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和演練。要對從業人員開展全員燃氣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熟悉滅火器、消火栓安全使用李政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第二設計院院長下面請李政專家具體談談如果發生燃氣泄漏事故,如何進行有效處置。如果發現燃氣泄漏,餐飲商戶負責人和現場人員要保持冷靜,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按以下步驟檢查處理。首先檢查燃氣用具的開關和燃氣閥門是否關閉,如未關閉請及時關閉相應的開關;其次立即打開門窗讓泄漏的燃氣散發出室外,避免產生積聚的現象;然后立即到室外安全的地方打電話給燃氣公司客服熱線進行報警,由專業的人員上門進行檢查和處理,不要私自更換和維修部件,避免發生安全事故。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過程中不要啟用任何的燃氣用具,不要啟閉電器開關,不要在室內使用電話,更不要使用明火檢查燃氣泄漏的來源,防止電火花等引起爆炸事故。李政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第二設計院院長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使用燃氣的餐飲等行業生產經營單位應該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餐飲場所在報警裝置的安裝上有哪些規范要求?目前餐飲用戶當中,管道天然氣用戶安裝燃氣報警裝置基本比較規范,瓶裝液化石油氣用戶還存在安裝不規范等問題,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的用氣場所,應選擇探測丙烷的可燃氣體探測器,產品合格證上可以查詢探測氣體種類,或與廠家溝通了解。可燃氣體探測器應設置在地面上0.3米以內的地方;當設置單個探測器時,探測器與釋放源中心(灶具)水平距離不應大于4米,且不應小于1米,超出探測范圍應增設可燃氣體探測器;當設置多個探測器時,探測器與釋放源中心水平距離不應大于3米,且不應小于1米。來源:吉林應急管理點擊“分享”、點亮“贊”、“在看”
就是對應急人最大的鼓勵!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