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品牌為什么能組團挺進“萬店時代”?

餐飲企業要走向萬店時代,必須要做好三件事——品牌連鎖化,管理數字化,產品標準化。現在看來,這三點,通過外賣這個意想不到的變量,給攻克了。
全文4100字,讀完約需要5分鐘。
1
萬店難,難在哪?你有沒有經歷過一些事情,當初看起來絕無可能,后來卻被一一驗證了?
在筆者將近20年的媒體生涯中,經歷過幾件事,當初看起來完全不可能,后來卻都成了現實。
一件事是10多年前,報社的主編說,10年之內,紙質的報紙將在街頭巷尾消亡。當時我是不信的,那時候北京每天傍晚滿大街“晚報、晚報”的吆喝聲。但此后沒有10年,這樣的景象,再也見不到了,甚至報刊亭都難覓蹤影。
10多年前,一位互聯網大佬說,未來二維碼將成為消費的入口,出門不需要帶鈔票。當時我也是不信的,你就忽悠吧!但10年后,也變成了現實。
還有一件事,就是本文要談的餐飲萬店。20年前,誰要說中餐能夠做到萬店,肯定會被嘲諷,因為萬店既是中餐的一個夢想,又像一個詛咒——許多沖擊萬店的餐飲品牌,都折戟沉沙,湮沒在江湖之中了。
但如今,萬店卻成為了現實,而且是“組團”來的。
蜜雪冰城、絕味鴨脖、正新雞排、瑞幸咖啡……這些本土餐飲食品品牌紛紛躍過或馬上要躍過萬店天花板,組團拉開了中國餐飲的萬店時代。
不僅如此,在今年年初舉辦的2023年外賣產業大會上,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明確說出他的預測,今年餐飲萬店品牌的數量有望翻番。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在過去那么長的時間里,萬店都只是一個夢想,而如今為什么就成為了現實?
是市場空間不支撐嗎?顯然不是,中國餐飲食品行業規模巨大,有專家估算大約是10萬億市場規模,占GDP總量的11%左右。在這個行業里,規模化的法人企業數量超過4萬家,企業及個體經營總數超過300萬家,從業人員超過3,000萬人,并且保持8%的復合增長率。
如此大的市場空間、市場體量以及從業人員規模,沒道理支撐不起萬店的規模,那么為什么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萬店都是一個夢呢?
筆者認為,長期以來,背后存在四大障礙:
第1個障礙是傳統模式的有效經營半徑受限。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當一家餐廳只能堂食,只是唯一的履約、交付中心時,所能夠輻射的人群半徑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是非常有限的。除非是社交型的聚餐,或者周末家庭娛樂休閑聚餐時間充裕,否則多數人都是就近就餐,走路時間超過10分鐘都是一個門檻;
第2個障礙是供給側能力不足。要支撐萬店的規模,產品就要極致的標準化,生產效能要極致的高效化,但在傳統餐飲時代,產品嚴重非標化,對廚師個人能力的要求極高,可復制性弱,這樣的供應鏈自然滿足不了萬店的需求;
第3個障礙是履約困難,涉及產品呈現、下單、支付、送達、售后方方面面。這些問題,今天說起來似乎都不算大問題了,但20年前,只有座機電話的時候,就算你電話訂餐,怎么付款呢?誰來送達呢?售后出現問題,怎么投訴?當每一個環節都是難點的時候,整個鏈路就不可能打通;
第4個障礙是管理困難,規模不經濟,規模風險不可控。20年前,中國餐飲行業,整體品牌能力還是很弱的,對連鎖模式還處在摸索學習之中,更重要的是,沒有今天中臺的SaaS系統以及攝像頭監控等一系列數字化手段,來對萬店進行標準化管理,這就好像你只是一臺拖拉機的柴油發動機,不可能跑出波音737的速度。
2
外賣破題,帶動餐飲供給側結構性升級商業的迷人之處,就是總能在人們都認為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在止步難行的地方,繼續前行。
盡管
在新茶飲領域,根據FoodTalks2022中國新茶飲門店百強榜,蜜雪冰城門店數量近兩萬四,是新茶飲中唯一達到萬店級別的品牌。此外,古茗、書亦燒仙草、茶百道、滬上阿姨等第二梯隊的新茶飲品牌,門店數量也超過了5000。
在鹵味領域,絕味鴨脖門店突破1.4萬家,穩居行業領先位置;
被稱為“下沉市場連鎖餐飲No.1”的正新,用了20年時間,從浙南小鎮的一家街邊小吃,變成全國2.5萬家連鎖店、年銷10億片雞排的“雞排之王”;
在咖啡領域,瑞幸咖啡CEO郭謹一表示,瑞幸咖啡的萬店目標將在今年上半年提前實現,成為中國首家門店數量破萬的連鎖咖啡品牌;
在炸串領域,剛剛連續完成兩輪近億元融資的夸父炸串,成立短短兩年多時間,已累計簽約門店超千家,高喊出“3年5000家,5年突破10000家”的目標。
問題來了,中國餐飲品牌怎么就在這個時間點組團挺進了萬店時代了呢?
風險更低、銷售更靈活的小店型+外賣的模式,讓餐飲品牌迅速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躍過萬店的天花板,實現了規模化效益的提升。
那么要接著問了,外賣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呢?
表面上看,外賣似乎只是一個履約工具,把一個產品從A搬到B,只是餐飲食品的“搬運工”,但背后,其實是一個系統化的數字化工程。
因為有了外賣,打破了時間和空間對餐飲的局限性,大大擴大了傳統經營模式的有效經營半徑,通過履約環節的數字化帶動上游供給側的結構性升級——過去店面只能是單一的消費、體驗和履約中心,因為有了外賣,店面既可以做成堂食這樣的場景消費中心,也可以做成一個中央廚房,或者就是一個生產加工的小型店、輕店面。
履約場景的多元化,供應鏈效能的極致化,產品的標準化和創新組合,餐飲數字化管理能力的提升,再加上餐飲品牌做大做強,共同帶動了餐飲食品品牌組團跨入萬店時代。
如果說上面這些總結還有些抽象,筆者再就其中的兩點細節,著重闡述一下。
針對上文提到的傳統餐飲時代履約困難,外賣解決的不僅僅是一個跑腿的工作,它解決的是產品的呈現、下單、支付、送達、售后方方面面的痛點。更重要的是,伴隨外賣產生的消費數據是極其有價值的“生產路標”,餐飲企業可以根據數據分析,發現哪些是爆品,哪些產品容易出問題,產品如何組合能夠賣得更好……這就帶動了上游供應鏈的優化升級。
再比如,因為有了外賣,餐飲實現了零售化,履約中心實現了多元化,商家可以把過去只能用來交付產品的店面,打造成外賣的服務站、生產間,占地面積縮小,租金減少,雇傭人員減少,成本降低,效率卻大大提升了——傳統餐飲店面的翻臺率能做到5就很了不起了,但類似瑞幸咖啡這樣的履約店,可以源源不斷地通過外賣訂單生產履約,效率是傳統餐飲門店的10倍、20倍都不止,這就是數字化帶來的價值。
曾經有餐飲行業的專家斷言,餐飲行業要走向萬店時代,必須要實現三件事——品牌連鎖化,管理數字化,產品標準化。現在看來,這三點,反倒通過外賣這個意想不到的變量,給攻克了。
外賣平臺自然清楚其中的邏輯,為了進一步把餐飲數字化做深做透,筆者觀察到今年美團外賣推出了全新的以人群洞察為核心的“BETTER”外賣經營模型。平臺通過數據分析、營銷工具,從品牌(品牌營銷)、門店(AI選址)、商品(給外賣用戶定制產品以及爆品銷售)、用戶(針對不同人群,用戶不同階段制定營銷方案)四個維度,為餐飲品牌提供解決方案。
說白了,就是通過數字化的方式,讓這場餐飲數字化的產業升級更深更實更透,讓更多的品牌邁進萬店時代。
3
未來產業數字化帶來“新連鎖時代”餐飲行業的未來將向何處去?
筆者認為,這個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但是這種多元化中又將呈現出兩種主流的形態。
一種形態就是注重線下消費體驗,甚至將這種消費體驗進一步極致化。
日本“壽司之神”的經營模式就是極致化的一個代表:只此一家店,別無分店,要想感受美味,提前一個月預約。而且進到店里,不能看手機,不能接電話,更不能隨意拍照發朋友圈。顧客只能在特定的場景下,安安靜靜地享受食物的味道。
另一種主流的模式,就是更大規模的連鎖化。小型店+外賣的模式,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重構了店、品、客,讓萬店不再是夢想,為餐飲食品品牌提供了更大的市場體量想象空間和發展空間。
這方面,夸父炸串將這種模式總結為連鎖3.0模式,也就是“小門店,大連鎖,全供給”,高坪效、高人效、精產品、全供給、易操作、速回報、新零售的小門店盈利模型,支撐夸父炸串迅速擴店。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外賣平臺在餐飲品牌擴大規模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從消費者一端來看,外賣平臺是消費互聯網,因為這就是“購物”的平臺;從上游餐飲企業來說,會把外賣平臺看做售賣平臺,我入駐了外賣平臺,就可以打廣告、接單、收款、配送了。
但本質上,外賣平臺的屬性屬于產業互聯網,它居于供需之間,滿足雙端的需求,其存在的價值是讓雙端精準、高效連接,降本增效,其中核心的手段是數字化。
如果清楚了這個定位,就能知道在餐飲行業未來的發展中,外賣這樣的平臺可以在哪些環節去發力、精進和優化。
比如說,從產業鏈的上游來說,小型店+外賣成為餐飲商家改造升級的方向之一,那么什么樣的店型組合效率更優,成本更低,覆蓋面更廣,營收更大?外賣平臺是可以和餐飲商家共同去測試模型,發現規律,然后提供服務的。
據筆者了解,美團外賣能在全國近3000個縣市提供1.5萬個“服務區”,順應商家在全國各地開出更多小型店這樣的新的店型組合需求,為品牌規模化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再比如,爆品的研發。本質上,爆品是消費端和生產端雙向奔赴的結果。在生產端,根據外賣數據,洞察出消費者的喜好,然后加大爆品的宣傳和供應,最后實現爆品大賣的結果。
外賣平臺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如推出“全城必點榜”,或者標出某個菜品是店內銷售的爆款,某家店在火鍋垂類排名第一,或者引導商家制作適合“一人食”的產品,推出更優的產品組合,等等。類似這樣的動作,既方便了消費者發現好品,更方便了商家更好的售賣,這方面可以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后,外賣并沒有退場,而是步入新消費時代——不僅消費外賣的人群延展到老人和兒童餐,而且外賣需求的品類也在變寬,比如花椒雞火鍋、噸噸桶奶茶等新鮮品類增長迅速。
舉,而是數字化的大勢所趨,也是走向萬店時代的關鍵助力。看清了這一點,餐飲企業就能更好地把握未來。
與我們交流加微信號:ashanshan6102稿件同時發布于:微博、頭條號、一點號、百度號、搜狐號、網易號ZAKER號、新浪看點號、雪球專欄、企鵝號、趣頭條號商業新知號、招商銀行社區號、華盛證券號東方財富號、同花順號、富途牛牛號、老虎證券號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