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該不該成為“秘密”?多家餐館體驗調查……

荔枝肉、佛跳墻、魚香茄子
糖醋里脊、松子黃瓜魚
……
越來越多的預制菜
走進餐館、端上飯桌
但由于不少商家未公示
很多消費者可能并不知道
自己吃的是預制菜
近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對福建省福州市餐飲業預制菜現狀進行調查,發現很多使用了預制菜的餐飲商家并沒有公示預制菜的相關信息,“透明消費”尚待各方共同努力。
01
線下線上餐館調查
預制菜信息大多未公示
預制菜可分為即食即熱預制菜、即烹預制菜、預制凈菜3類,記者此次調查主要針對前兩類。
4月20日
一米香餐飲店(西洪路的餐飲連鎖品牌店)
店外招牌寫著“新鮮 現做 有溫度”等字樣,店內圖文并茂展示著“招牌牛肉飯、黃金豬排咖啡飯、榕城荔枝肉飯“等10款快餐。
店內菜單和廣告,均未有任何預制菜相關公示信息。
一米香店中,10款菜品有9款是預制菜。張文章/攝
記者:這些飯菜都是現做的嗎,有沒有預制菜?
服務員:不清楚。
該店老板彭女士表示,除了招牌牛肉飯的牛肉是該店師傅現炒的外,其他9款快餐都是用預制菜加熱或加工而成的。
4月20日
老福洲(省府路店)
店內墻上展示了70多種菜品,廣告和菜單均無任何預制菜相關公示信息。
“老福洲”省府路店的預制菜和現制菜展示合在一塊。張文章/攝
記者:這些菜都是現做的嗎?
服務員:全是現做的。
記者:排在第一位的佛跳墻也是現做的嗎?
服務員:是,大份的只要20多分鐘。
事實上,成品佛跳墻蒸制時間較長,20多分鐘很難完成現做。
經溝通,該店主管徐先生回復稱:“佛跳墻是預制菜,只要加熱就可以。菜單上的荔枝肉、松子黃瓜魚等菜品也是預制菜,主要原料如肉和魚都已事先完成烹調,后廚只要簡單烹飪操作即可,該店絕大部分菜都是現做的。”
除了線下實體店,記者發現外賣平臺上的預制菜大多也沒有公示相關信息。搜索“糖醋里脊”為例:
舌尖瘋狂在成都(福州鼓樓區店)
該店外賣包括多種快餐套餐和盤菜。記者查詢糖醋里脊這道菜的詳細信息,顯示“11.9元/份 一人份 酸甜”,店家描述“味道濃郁,吃得飽飽”等,沒有找到預制菜的相關公示信息。
記者撥打該店電話,咨詢這道菜是否預制菜。該店工作人員表示,糖醋里脊是預制菜。
毛三旺店
糖醋里脊菜品介紹顯示“42元/份 一人份 原味”,店家描述“上等豬肉,酸中帶甜,下飯最愛”等,也沒有預制菜的相關公示信息。
外賣商家毛三旺店的糖醋里脊菜品介紹中沒有公示預制菜信息。資料圖片
記者撥打該店電話,多次詢問后最終確認這道菜是預制菜。
02
相關公示標準不完善
商家擔心“多說多錯”
省去食材粗加工的過程,簡化制作步驟,降低運營成本,成為越來越多餐飲服務經營者的選擇,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據了解,目前,福建省擁有8000多家預制菜相關生產企業。
針對餐飲經營者普遍未公示預制菜相關信息的情況,預制菜經銷商歐先生分析認為主要有3個原因:
首先,目前相關公示標準不完善,主管部門未提出明確要求。
其次,公眾對預制菜的認知仍有限甚至于偏頗,如認為預制菜代表不新鮮、預制菜廉價品質不好等,這些都需要通過積極宣傳,讓大眾對預制菜有全面正確的認知。
再次,部分餐飲企業對預制菜信息公示后可能會引起的銷量下降風險表示擔憂,擔心如果公示有關信息可能會引起消費者的過度解讀,從而“多說多錯”。
03
故意隱瞞涉嫌侵權
市場監管部門發倡議
《中國消費者報》就預制菜信息是否公示問題采訪了多名消費者,消費者普遍認為商家應當告知廠家信息、生產日期等信息,便于消費者選擇。
福州消費者連女士:“預制菜的風味和現做的菜肯定有所差別,我希望商家能提前告知是否是預制菜,讓我能‘透明消費’。”
記者從福州市市場監管局餐飲處獲悉,該局已注意到預制菜信息公示問題。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該局鼓勵轄區餐飲服務經營者和外賣平臺公示預制菜的相關信息。
4月中旬,福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預制菜信息公示倡議書,向全市餐飲服務經營者和外賣倡議:
除使用初加工的預制凈菜外,餐飲服務經營者可以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欄展示預制菜食材供貨商、使用預制菜加工的菜品名稱等信息;
可以在菜單菜品信息處標注是否使用預制菜;
主要使用預制菜作為食材的堂食餐廳不應誤導消費者認為自己食用的是現制現售食品;
不使用預制菜作為食材的堂食餐廳,亦可進行公開承諾;
倡導第三方外賣平臺在網頁上公示菜品名稱和使用預制菜的情況;
選擇的預制菜供貨者應具有相關合法資質,建立供應商評價和退出機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建立預制菜貯存及使用過程制度規范,嚴格按照預制菜保存條件和保質期貯存,及時冷凍(藏)貯存采購的冷凍(藏)預制菜食品,減少食品的溫度變化。
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洪序耿接受《中國消費者報》采訪時表示,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也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對商家所提供的餐品是否預制菜享有知情權,若商家存在故意隱瞞或者以預制菜冒充現制菜的行為,或商家未履行相應告知義務,導致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動選擇食用了預制菜,則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
轉自/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張文章
來源: 中國消費者報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上半年預制菜產業“一路高歌” 多元化發展趨勢逐步明晰
下一篇:婚宴使用預制菜 你能接受嗎?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