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餐飲消費新場景 大同特色美食助力打造城市“爆款”

原標題:塑造餐飲消費新場景 大同特色美食助力打造城市“爆款”
中國商報(記者 賀陽 文/圖)打造城市“爆款”、拉動餐飲消費,地方特色美食正在發揮“挑大梁”作用。6月28日,在2023 國際(大同)美食文化節暨國際區域美食產業發展論壇上,山西大同市商務局負責人、包頭和鄭州相關美食街區運營方、各地餐飲行業協會負責人就美食助力古都發展、打造區域美食打卡地、塑造餐飲消費新場景等進行了分享。業內人士認為,商業消費、城市發展的根本是服務百姓生活,促進餐飲消費要貼近民生、做出“煙火氣”來。
刀削面、燒麥、涼粉……大同美食集錦。
打造城市美食品牌
當下,促消費、惠民生已成為每個城市的重要工作,而餐飲產業是重要的消費產業和民生產業。
據悉,本次論壇是落實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的重要體現,也是打造大同“國際美食之都”的重要成果。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副會長武力表示,今年包括“淄博燒烤”等在內的城市特色餐飲對城市品牌影響力起到了很大提升作用,城市“煙火氣”反映出的正是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感。“‘淄博燒烤’背后不僅是燒烤賽道本身,更是一個全面、綜合的文旅概念。”武力說,地域美食、地標美食和特色美食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根據相關統計,在吃、住、行、游、購、娛等構成的文旅消費中,餐飲的占比接近40%,對鄉村振興、提升地方經濟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美食街區“熱火朝天”有秘訣
如何弘揚地方特色美食、吸引更多食客前往,獨具特色的美食街區發揮了巨大作用。
包頭君美盛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曉勇以懷遠觀光夜市和秦漢九原·包頭橫豎街夜經濟步行街為例,分享了夜市和夜經濟的運營經驗。
馬曉勇介紹說,懷遠觀光夜市分為餐飲區、文旅區、百貨區,共有500余家商戶在此經營,消費者每年達到900多萬人次,營業收入逾10億元,累計解決就業超過10000人,成為全國游客到寧夏必去的打卡點之一。“懷遠觀光夜市是通過‘小攤位’為當地提供就業、創業崗位,以‘小攤位’聚集起人間煙火,促進夜間經濟發展。”
在包頭,橫豎街是當前熱門的夜經濟集聚區。截至目前,秦漢九原·包頭橫豎街夜經濟步行街已投資1000多萬元 ,管理公司先后對街區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同時對街區經營業態進行調整優化,引入包頭當地經典特色小吃 、全國各地特色小吃。
馬曉勇也表示,當前特色街區發展普遍面臨商戶管理難、客流不穩定、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問題,而且運營模式單一,與商戶僅僅是“收租”的關系。“一條成功的特色街區要有明確的規劃和定位,需要完善的管理體系及配套去服務商戶和游客,同時也要有專業的公司進行運營管理。”
他說,未來橫豎街將被打造成九原區乃至包頭市最大的夜經濟商業街區——包頭不夜城,讓這里不僅成為本地?的夜間休閑集聚地,更成為外地游客到九原、到包頭必去的“打卡地”,形成以橫豎街為核心,輻射周邊的夜間文化旅游休閑集聚區、夜間經濟集聚區,真正無愧于南有“寬窄巷”、北有“橫豎街”的說法。
鄭州餐飲與飯店業協會秘書長劉斌表示,場景是拉動消費的重要因素,在餐飲企業發展中要突出特色優勢,不斷打造多元融合的消費場景,持續提升消費的聚集力、吸引力和影響力。“要調動消費者的消費欲望,轉變以往單純以消費券、打折促銷活動等拉動消費的模式,著力打造和設計更多的消費場景,滿足和提升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據劉斌介紹,今年一季度,鄭州消費復蘇趨勢明顯,堂食就餐明顯增加。食客外出就餐雖然還是以剛性需求的日常就餐為主,但多人聚餐類場景復蘇,朋友、同學聚餐和家庭聚會的就餐人數規模變大。劉斌認為,商業消費、城市發展的根本還是服務百姓生活,所以消費就是要貼近民生、 做出“煙火氣”來。
餐飲要挖掘自身資源,打造消費場景的IP效應,要重視文化在場景打造中的作用,把文化作為品牌的核心價值進行打造,將文化體驗感、參與性做好。在鄭州,廚鄉河南大排檔將餐飲文化與豫劇結合起來打造消費場景,鄭州夜市招牌菜森虎蝦尾則是將燒烤與酒廠結合,做成了“時尚潮流范兒”。此外,星河里·唐宮夜宴將文創IP做成沉浸式體驗項目,打造沉浸式的消費場景。“根據當地和餐廳的不同歷史背景以及特色文化元素,結合文創、藝術、傳統文化等進行場景改造與提升,打造食客參與性高、體驗性強的文商旅餐飲消費新場景。”劉斌說。
特色餐飲打造城市“爆款”
在論壇上,大同市副市長、大同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學斌介紹說,大同美食街區發展已經顯現出集聚效應,凱德世家廣場步行街、倫敦街、下寺坡華嚴寺仿古街、鼓樓明清古韻商業步行街、古城東南邑等不同類型的美食街區給消費者帶來“穿越”千年的沉浸式餐飲消費和飲食文化體驗。在預制菜產業方面,目前,大同已有預制菜加工龍頭企業20家,產值總計11.76億元,未來預制菜企業將進一步向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轉型升級。
大同鼓樓明清古韻商業步行街。
6月27日,大同市被授予“國際美食之都”稱號。趙學斌表示,大同近年來堅持把美食產業作為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全力打造國際美食之都,“大同美食”自成體系、特色鮮明、平衡南北、融匯中西,兼具宮廷王府的華貴、游牧民族的粗獷、農耕文明的精細、清真餐飲的風味,形成了“酸而不尖、辣而香柔、咸而甘鮮、甜而不膩”的大同口味。
中國商報記者從大同市商務局局長秦尚松處了解到,2023年1月至5月,大同市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完成10.37億元,同比增長17%,特別是進入5月以來,大同市餐飲市場持續火爆,5月餐飲業收入同比增長46.1%,當月增速居全省第一。
秦尚松表示,大同將加快制定出臺促進大同美食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建設國際美食之都行動計劃以及全市重點美食企業專項培育計劃,力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同時,將鼓勵企業注冊和使用自主商標,創建“大同老字號”“三晉老字號”“中華老字號”等服務品牌。大力實施“三名(名店、名菜、名師)”工程,每年開展一次評選。針對小吃,大同將把小吃業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支持申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知識產權認證,統一質量、監管、宣傳。
秦尚松說,“淄博燒烤”吸引了全國人民,餐飲行業的發展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更為城市注入了“靈魂”。大同圍繞特產黃花,打出一套產業組合拳,使黃花釋放出巨大產業能量、價值能量和品牌能量。下一步,大同將以美食消費為龍頭,以美食文化為靈魂,以美食科技為支撐,以美食產業為體系,形成具有大同獨特創新模式的美食全產業鏈整合體系,增強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叫響“刀削面、百花燒麥、渾源涼粉”等地方特色,讓刀削面等成為“爆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