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吃草”,中式輕食在江城餐飲市場興起

極目新聞記者 石倩
實習生 項培沛
說起輕食,大家會想到各式各樣的蔬菜配上雞胸肉和沙拉醬,這種西式輕食被大家戲稱為“吃草”,因口感生冷單一,讓食客難以堅持。近日,極目新聞記者走訪發現,江城餐飲市場上出現了不少中式輕食店鋪,少油少鹽的熱炒菜搭配雜糧飯,更符合消費者的“中國胃”。
有專家分析,輕食市場已從1.0時代邁入了2.0時代,隨著中式輕食的標準化提高,中式輕食市場的發展會比西式輕食更好。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中式炒菜、時蔬和雜糧飯組成的中式輕食
江城餐飲市場興起中式輕食
近日,在武昌區岳家嘴一家中式輕食店里,不少騎手來來往往前來取餐,店員們則忙著把飯菜加熱打包。極目新聞記者在店鋪點單區看到,有香菇孜然雞、鹵藕牛肉、脆黃瓜雞柳、咖喱牛肉等多種菜式,再搭配上時蔬和糙米飯,就是一份標準的輕食套餐。
記者注意到,每份套餐都標注了總熱量,總熱量為600大卡左右,甚至連每個餐盒上都備注了單份食物的熱量。以香菇孜然雞為例,套餐上備注雜糧飯275.87大卡,干鍋花菜166.61大卡,香菇孜然雞183.30大卡。
工作人員介紹,店鋪不能堂食,僅限于自提或外賣。菜品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店員負責加熱和打包,每日的菜式會略有不同,以當日的菜單為準。這些套餐的售價多在20元左右,最高26.9元,最低19.9元。
在光谷時間廣場的一家中式輕食店,也是主要做線上外賣和公司團餐。老板周先生介紹,最初決定做中式輕食,是因為健身時發現大多數減脂餐都以蔬菜沙拉為主,并不太適合國人的口味,這才萌生了開一家專注低油低糖的中式輕食店的想法。“中式輕食是在傳統中餐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在保證味道的同時控制卡路里,減少熱量攝入。店鋪開業以來,受到了不少年輕白領和大學生的青睞。”

中式輕食店內,每份套餐都標注了熱量
從蔬菜沙拉向控卡中餐轉變
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3年,輕食就已經在國內多點出現,當時的輕食以沙拉為主。在此背景下,一批沙拉品牌由此誕生,資本也順勢進場。據估算,當時最少有10億元進入了輕食沙拉市場。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輕食市場規模達到了1200億元,在中國餐飲的整體占比中超過10%。近一年內,全國的輕食店增加了6000多家。2022年中國消費者吃輕食的頻率中,37.22%的網民每周會吃一次輕食,每周3至4次的則達到20.02%,數據逐年增高。
在1.0時代,輕食約等于難以飽腹的蔬菜沙拉。近年來,隨著資本涌入及消費觀念改變,中式輕食市場逐漸興起,也意味著輕食市場進入2.0時代。不少商家模仿中式漢堡、中式茶館等熱潮,結合少油少鹽的烹飪理念,打造獨具特色的中式輕食,比起西式沙拉,這樣的輕食餐更符合“中國胃”。

中式炒菜、時蔬和雜糧飯組成的中式輕食
中式輕食趨于標準化連鎖化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此前的輕食市場普遍被西式餐飲占領,這是因為西式輕食的標準化程度更高,供應鏈、生產、配送、售賣等操作流程體系更成熟,更適合連鎖化店面經營。但是中式輕食實際上更契合中國市場需求,隨著中式輕食的標準化程度提高,連鎖化經營程度的不斷提升,中式輕食的市場前景會更好,這也意味著輕食2.0時代的來臨。
柏文喜認為,契合職場人士午餐解決方案價位的輕食,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職場白領和大學生成為了輕食的主力消費人群,他們最在意的是食品的新鮮衛生和口味營養,以及店面的服務質量。柏文喜稱,輕食市場會進一步形成“中央廚房+配送體系+售賣店面”的標準化體系,并呈現出品牌化和連鎖化的特點。未來,輕食市場會呈現少數全國性頭部企業與部分區域型、創新型中式輕食企業并存的發展態勢。
(來源:極目新聞)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