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現狀分析及2022年餐飲行業發展趨勢研判

原標題:餐飲行業現狀分析及2022年餐飲行業發展趨勢研判
編者薦語:天財商龍餐飲研究院院長張璇先生,通過對2021年中國餐飲行業情況分析,對“2022年餐飲行業發展趨勢”做出如下解讀。
一、2021年GDP及餐飲市場數據
2021年,全國GDP總額為114萬億,同比2020年增長8.1%。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萬億,占GDP的38.6%,同比增長1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跑贏GDP。全國餐飲收入4.69萬億元,占GDP的4.1%,占社消零售的11.3%,同比增長18.6%,也跑贏GDP。
全國餐飲收入比2019年下降1.1%,兩年平均下降0.5%,說明餐飲市場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2021年和2020年的四季度平均下降0.5%,降幅比三季度收窄1.1%,說明餐飲消費恢復速度有所加快。
二、2021年餐飲企業新注冊與注銷情況
2021年1-11月,餐飲企業注冊301.3萬家,高于2019、2020年同期。餐飲企業注銷85萬家,低于2019、2020年同期。說明疫情對餐飲創業熱情影響不大,餐飲創業者正在加速涌入,餐飲市場將會進一步競爭加劇。
三、2021年餐飲門店規模情況
2021年全國餐飲門店突破930萬家,再創歷史新高,但增速已經有所放緩。事實上,在2020年末的餐飲門店數量就已經超過疫情前的規模。這說明餐飲門店正在經歷從“增量”走向“增質”的轉變。
中式快餐是整個餐飲市場中的最大賽道,門店總數量占45%,2020年逆勢增長,但2021年首次出現負增長。相較于中式快餐,中式正餐門店數量整體占比呈現萎縮態勢。而門店增長速度最快的品類則是火鍋和輕餐。
從區域上看,南方門店數量遠高于北方門店數量,華東區域占全國門店規模近1/3,廣東省為我國第一餐飲大省。
從餐飲門店留存率上看,2021年,開店率略高于關店率。2021年門店留存率超80%,明顯高于之前幾年。說明經過兩年來的疫情錘煉,中國餐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正在明顯提升。
從連鎖化率的情況來看,連鎖化率正在持續走高,2021年連鎖化率超過37%,而2020年僅為16.7%。千店連鎖時代已經來臨,這導致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數據上的特征則是,百強企業總收入已經占到行業總收入的7.8%。
四、2021年餐飲品類情況
從門店數量來看,門店數量TOP4的品類分別是:中式快餐、中式正餐、輕餐飲、火鍋。
1、中式快餐細分品類TOP5分別是:簡餐、小吃、粉面、鹵味、餡品。但中式快餐門店規模趨勢已經呈現負增長,有盛極而緩的跡象。值得注意的是,簡餐門店數量銳減,粉面熱度提升,麻辣燙最熱銷。
2、中式正餐細分品類品類TOP5分別是:燒烤、川菜、江浙菜、粵菜、東北菜。正餐菜品菜品TOP10分別是:羊肉串、酸菜魚、鍋包肉、宮保雞丁、烤鴨、干炒牛河、大盤雞、肉蟹煲、糖醋里脊、剁椒魚頭。正餐門店增速較緩,營收也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3、輕餐飲門店穩定增長,消費水平無明顯波動,其中楊枝甘露是飲品類最受歡迎的品種。
4、火鍋在2021年獲得了超過20%的增速,但客單價小幅走低。火鍋細分品類TOP5分別是:串串香、魚火鍋、重慶火鍋、小火鍋、牛羊肉火鍋。
從客單價情況來看,客單價在80元這個檔次的門店同比增長了7%,但餐飲市場的總體平均客單價正在走低,說明餐飲市場消費正在降級,具體如下:
? 平均:2021客單價42.9元?,2020客單價55.7元
? 正餐:2021客單價86.4元,2020客單價71.6元
? 快餐:2021客單價27.8元?,2020客單價29.4元
? 火鍋:2021客單價82.5元,2020客單價68.1元
? 飲品:2021客單價24.3元?,2020客單價26.7元
? 烘焙:2021客單價33.8元?,2020客單價37.3元
? 燒烤:2021客單價80.5元,2020客單價70元
? 西餐:2021客單價102.7元,2020客單價96.8元
? 日韓:2021客單價112.6元,2020客單價103元
? 其他:2021客單價80.7元,2020客單價76.4元
五、2021年餐飲到店與到家情況
從到店頻率來看,月均到店1-5次的消費者占比最高,達到39%。其次是月均到店6-10次的,占比27.5%。月均到店11-20次占12.7%,月均到店20次以上占2.5%。另有18.3%的消費者基本不去餐館。
從外賣規模來看,外賣規模持續走高,已經不再是疫情之下的補充,而是納入常態化營業占比。自疫情發生以來的2020年,外賣規模已經達到8352億,同比2019年增長27.8%。而2021年的外賣規模已經突破一萬億,占餐飲總收入的21.4%,同比2020年增長20%。2021年6月外賣用戶量4.7億,同比2020年增長6000萬。
六、2021年的九個餐飲消費特征
1、90、95后漸成消費主流:但目前80后仍是我國餐飲市場消費主力人群。
2、“人均不過百”依然是主流:客單價80元同比增長7%,但總體平均客單價走低。
3、“她經濟”導致決策與買單兩極分化:女性影響餐飲消費決策的85%,卻不是買單主力。
4、“社區食堂”模式大有可為:工作日就餐需求增多,老齡化加劇。
5、早餐與夜間消費需求增多:全時段運營成為越來越多餐飲企業的選擇。
6、價位與口碑決定初選決策:餐飲平臺、短視頻、直播、連鎖復購最影響決策。
7、短視頻成為傳播新陣地:視頻平臺滲透率排名:抖音、快手、B站。
8、最不滿意的是環境:吵雜、無煙區、等位體驗差是差評最高關鍵詞。
9、最喜歡吃肉:禽肉最愛,豬肉次之,內臟成新貴。
七、2021年食品安全情況
食品安全問題正在持續加劇上升,2019年發生2210起,2020年發生3792起,2021年發生4071起。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品類排行是:快餐、飲品、正餐、火鍋、烘焙、燒烤、日韓。
食安問題顯著上升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三條:
① 供應鏈和運營安全能力不足。
② 消費者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加強。
③ 短視頻等自媒體曝光渠道加大
八、2021年餐飲投資情況
2021年餐飲投資市場可以用“兩大兩小”來形容,即“大手筆、大機構、高估值、高頻次”。2021年1-10月共發生142起融資 ,529.8億元,超過2020年的2倍。
? 投資熱點方面,融資件數排名靠前的品類排行榜分別是:飲品、小吃、烘焙、火鍋、中式正餐、燒烤、西餐、小酒館、小龍蝦、酸菜魚、團餐。
? 而不同的區域,投資商對品類的興趣也不同:
對于一線城市來說,最受青睞的品類是:鹵味、點心、餡品、粉面、咖啡。
對于二線城市來說,最受青睞的品類是:鹵味、涼皮、肉夾饃、中式快餐。
對于下沉市場來說,最受青睞的品類是:涼皮、肉夾饃、烘焙、鹵味、熟食、豆花、飲品。
? 從投資地區來看,排在前幾名的分別是:上海(占投資總額27.1%)、北京、廣州、深圳、杭州、長沙、武漢(占投資總額2.2%)。
? 投資商青睞的餐飲企業一般有三個特征:
① 產品方面,產品記憶度高、高標準化、普適性、不斷迭代。
② 品牌方面,單一品類品牌名稱、記憶度高、品牌不斷進化。
③ 視覺方面,視覺審美貼合新消費需求,場景與包裝不斷升級。
九、2022年餐飲行業趨勢預測
趨勢1:模式融合
不同的餐飲業態之間的邊界正在模糊化,正餐快餐化,快餐小吃化,小吃零售化。而自2020年開始的餐飲“全域經營”將會繼續向下滲透,越來越多的規模型餐飲企業將走向經營多元化。
趨勢2:模式創新
① 新品類:小酒館、餐酒吧,帶動新的跨界餐飲品類和投資熱點。
② 新產品:預制菜,讓餐飲新零售繼續向下滲透,模糊餐飲與零售邊界。
③ 新場景:民族自豪感回歸,讓國潮風和復古風形成新的審美標簽。
④ 新賽道:地方小吃廣受資本追捧,地域性美食將因此走向全國。
⑤ 新市場:下沉市場的新一代年輕人將成為餐飲消費主力人群。
趨勢3:數字化升級
2021年,餐飲行業線上滲透率不足10%,足見餐飲行業的數字化水平依然處于較低的狀態。餐飲行業的“數智化”包括兩部分,分別是數字化和智能化。
數字化的三大熱點包括:數字化運營(開店選址),數字化供應鏈(產品研發、進銷存),數字化營銷(CDP)。
智能化的三大熱點則包括:機器人(服務、炒菜)、物聯網、智能融合(前廳、后廚、供應鏈、運營)。
天財商龍連鎖餐飲數字化一站式閉環解決方案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2022年趨勢預測的三個結論:
① 所有品類都有可能會因“模式融合+模式創新”而重構,從而產生新業態和新賽道,餐飲行業在2022年將充滿想象力。
② 疫情的反復性不會影響餐飲創業熱情,但更多餐飲企業會積極布局新零售,全域經營逐漸成為常態化,以應對不確定性風險。
③ 餐飲的線上線下一體化迫在眉睫,規模型餐飲企業的“數智化”體系建設將向后端滲透。
作者 | 天財商龍餐飲研究院
數據來源 | 宏觀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中烹協,企查查等,調研數據來源于咨詢機構。
請勿隨意轉載商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北京消協公布5月上半月問題餐飲門店情況,2家張亮麻辣燙上榜全身涂白、內褲半露、竹竿腿、透視裝…娛圈病態審美,該停停了
下一篇:“五五購物節”打響海派餐飲名片,餓了么在滬發布首個“地標美食放心點·榜”美國最強壯8歲男孩,靠健美火遍全球,18年過去了,現狀讓人唏噓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