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饅頭A股IPO:依賴加盟模式,IPO前實控人3次分紅

近日,“你身邊的早餐店”巴比饅頭已遞交招股文件,以期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在轟轟烈烈的食品企業上市潮中,中飲股份是最特別的一家。區別于其他偏重營銷、具有新興消費人群的食品企業,中飲股份主營的饅頭、包子可以說是中國最傳統的飲食消費人群。
從2000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劉師傅大包”店,到2003年為了讓品牌更加契合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劉師傅大包”更名為“巴比饅頭”,邁出連鎖經營的第一步,19年的時間中飲股份從上海走出,陸續在上海、江蘇、廣州等地開出2799間店鋪。
招股書資料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中飲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2億元、8.67億元、9.9億元和4.81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3719.07萬元、1.13億元、1.43億元和6842.68萬元,總體來看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
如果中飲股份能夠順利上市,其將會成為“包子第一股”。
家族式經營,高度依賴華東市場
1997年,出身“包子之鄉”安徽省懷寧江鎮的劉會平離開老家,前往廣西南寧在當地找了個鋪子,開始帶徒弟做包子。據指,像劉會平這樣從江鎮走出,在全國各地開包子店的人大約有兩萬。他坦言,自己最初選擇從事這一行也是受到了周圍親戚朋友的影響。
一年之后,劉會平輾轉來到了上海。在這里,他的包子店生意開始壯大起來。2003年,當他賺到100萬元時,他想到卻是如何打破傳統“夫唱婦隨”的經營方式,以連鎖經營的方式經營自己的包子店品牌。
當年,劉會平拿出80萬建立包子工廠。2005年,在經營規模達到七八家直營店時,他又發展出加盟經營的方式,大幅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年內,劉會平新增了58家加盟店。截至今年上半年,巴比饅頭旗下加盟店數量已達到2784家,較去年年底增加143家,而直營店規模則維持在15家。
因此在收入的結構上,加盟店收入成為中飲股份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以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為例,加盟店實現收入4.14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86.11%;直營店僅實現794.5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65%。
IPO前3次分紅
就公司持股狀況而言,雖然中飲巴比食品公司采用加盟為主,直營為輔的經營模式,但從持股比例而言,劉會平及丁仕梅花夫妻二人共直接持有54.41%及10.23%的股份。另外,劉會平分別持有公司第三、第四、第五大股東天津會平、天津巴比及天津中飲92.46%、77.45%及87.95%的股權。
在IPO之前,中飲股份累計進行了3次分紅,其中公司控制人劉會平累計分紅金額高達4535.66萬元。
第一次是2016年9月召開的股東會,以2015年末總股份1.68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現金分紅1000萬元(含稅),當時創始人,也是公司控制人劉會平持股89.5%,這意味著劉會平將分紅895萬元。
第二次是2018年6月份召開股東會,以2017年末總股份1.86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現金分紅1160萬元(含稅);第三次是2019年5月召開股東會,以2018年末總股份1.86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現金分紅3348萬元(含稅)。
“李鬼”加盟店不斷涌現
“巴比饅頭”在加盟店數量不斷增加的過程中,亦出現了不少冒牌巴比饅頭門店,該等“李鬼”門店的出現亦一定程度上亦對其品牌形象影響造成一定的影響。截至目前為止,涉及該類IP侵權案件而公司已通過法律途徑回應的訴訟案件已達數十起。
屢禁不止的“李鬼”巴比饅頭對于極為注重產品質量的公司而言影響無疑較大,但除了發現之后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公司亦并無較好的方法防止此類事情發生。畢竟不同于大中型餐廳,巴比饅頭的本身開店成本較低,其他門店若要依樣畫葫蘆“copy”一個類似的門店并不算太難。
綜上,巴比饅頭直營、團餐為輔,加盟銷售為主的經營模式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其產生標準要求高度統一化,原料、餡料只能集中供應,可保證口味統一,維持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其生產基地有限的產能亦制約了其加盟店網絡的進一步擴張。一旦加盟店無法鋪開,主要靠加盟店取得收入的巴比饅頭增長就會面臨增長瓶頸。
? END ?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