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摩根士丹利并購的“摩提工房”,要注資上市?

“資本市場,對小餐飲這塊并不是特別友好。無論是香港還是大陸,鮮有餐飲上市,就算上市了,效果也不是很好。”摩提工房創始人兼董事長蘇悅說。
至于餐飲企業上市比較難,蘇悅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財務規范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餐飲是小額消費,一般來說,用戶沒有開發票的習慣,在財務方面不具備足夠說服力,監管部門對此存疑。
第二,中國的餐飲市場很大,但是企業都相對較小。而國外則是大的餐飲企業占據很大的市場份額。在中國10億級的餐飲企業,用手指頭都可以數過來。
盡管如此,對于摩提工房未來是否會采取資本注入上市公司或者自己單獨上市,蘇悅也表示皆有可能。
因為品牌糾纏,困難過一陣子
2011年,蘇悅被日本螞蟻基金告上法庭,主要是因為品牌糾紛。
2003年,蘇悅與“貝兒多爸爸泡芙工房”的母公司麥之穗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獲得了該品牌在中國5年的品牌資產和經營權。但后來螞蟻基金收購了麥之穗,不愿和蘇悅續約,而又因蘇悅又創辦了新的泡芙品牌,雙方對簿公堂。就這樣,蘇悅一邊打官司,一邊經營著新品牌“西樹泡芙”。
那時,也就是2011年,蘇悅已經把貝兒多爸爸做到了100余家門店,加盟店超過80家。如果重新來過,難度可想而知。
最大的困難就是,蘇悅如何把西樹泡芙的知名度做起來。“很多人知道貝兒多爸爸,并不知道西樹泡芙,同樣的位置,我們的銷售就不比從前。”
第二,無論西樹泡芙還是貝兒多爸爸都依賴于商場,就如公眾號依賴于微信,所以得到商場的認可很重要。但是,在初期,很多商場并不知道西樹泡芙,所以,在進駐商場方面,蘇悅也遇到了不少阻力。
第三,很多之前和蘇悅合作的加盟商不知所措。因為之前合作的貝兒多爸爸,突然就不做了,改做了西樹泡芙,大多加盟商都很困惑。
蘇悅說,“從品牌創立,我們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面都不行,所以初期拓展品牌很困難。”
但好在打官司之前,摩提工房已得到田仆資產A輪投資。蘇悅,也把戰略進行了調整:
第一,蘇悅依賴對市場的了解和之前建立的人脈資源,一點點去攻克商場和加盟商。
第二,提高西樹泡芙的整體檔次。比如價錢方面,西樹泡芙的價格要比貝兒多爸爸貴20%;在裝修上,西樹泡芙的風格要比貝兒多爸爸更成熟一點;口味方面,口感更濃郁,香味也更好些。
蘇悅告訴創業邦,“可能消費者對貝兒多爸爸也有些倦怠,這時突然出現一個新的品牌,看起來也很高大上,那他們也比較容易接受。”
主導此次投資的田仆資產合伙人任重覺得,像泡芙這種甜品更多的屬于沖動消費,如果看到一個門面覺得還不錯,可能就會買點。
最后,蘇悅和任重一起想了一個“多品牌”策略,即在摩提工房旗下,通過獨創或者并購的方式,開創多個品牌,比如,摩提工房旗下現在有摩提工房、西樹泡芙、Hello Kitty人形燒、和米堂、清潭洞、巧滿滿等12個品牌,1000余家店。
“我們覺得消費者的興趣取向是多變的,而我們有實行的是單品單線,盡管給人的感覺比較專業,但是抗風險能力就會比較差。”蘇悅說。
基于這種考慮,摩提工房收購了和米堂。收購之后,和米堂由最初的70家門店,擴展到了160家。從并購中嘗到甜頭的蘇悅,就覺得“多品牌”是很好的策略。
放慢步伐
“像摩提工房這種消費類型的企業現金流會非常好,他們通過資本注入了以后,擴大規模。以后要么是走上市的這條路,要么是走并購、發展再擴大的這條路。”任重說。
他也坦承,當初在投資摩提工房時,就已預見摩提工房將來會走并購這條路。任重告訴創業邦,“細分行業的領先企業在中國上市或許遙遙無期,但是細分行業的領先企業,他有很多的是被并購的價值。”
摩根士丹利對摩提工房的并購其實早在2014年底就已經完成。經歷前面所提到的困難,蘇悅一直在尋求融資,而也有像百盛之類的大型企業拋來橄欖枝,后來綜合一些因素,蘇悅和任重選擇了摩根士丹利:
一方面,摩根士丹利有很多運營大型項目的經驗;另一方面,摩提工房作為一個多元化餐飲消費品牌,將來如果上市,無論是在海外還是在香港,可以為此助力的除了像百盛這類型的餐飲企業,就是像摩根士丹利這樣的大型海外基金。
因為前面制定的策略,摩提工房在2014年和2015年,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因為今年餐飲市場比較疲軟,消費者的消費意愿不高。蘇悅覺得要開始放慢步伐,關閉一些不太會盈利的店。開新店也會慎重選擇。“但會繼續堅持多品牌戰略,擴展新品牌。”
在新品研發上,也會加大力度。但在挖掘用戶隱性需求方面,蘇悅覺得還是不要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會在用戶顯性需求顯露出來的時候,才會切入,這也是我們做品牌的一個基本做法。”
并購之后,蘇悅仍然負責摩提工房的董事長,負責摩提工房的戰略規劃。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