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連鎖咖啡品牌持續內卷,5元一杯咖啡還有得賺?

國內咖啡品牌價格戰打響
2023年農歷春節過后,一場沒有硝煙的“咖啡價格戰”在全國多個連鎖品牌中悄然打響,過往動輒三四十元一杯咖啡,價格變得越來越親民。
首先是新式茶飲品牌CoCo宣布,2月1日起,全國2200多家門店參與咖啡產品降價活動,調整后的現磨美式3.9元/杯,生椰拿鐵8.9元/杯,活動將持續兩個月至3月31日。降價之前,CoCo現磨美式約12元/杯,生椰拿鐵約17元/杯。也就是說,優惠力度最大的現磨美式降價幅度近七成。
五天后的2月6日,COTTI COFFEE庫迪咖啡宣布開啟“百城千店咖啡狂歡節”——3月底前,咖啡每杯9.9元起,全國約1300家門店參與活動,下載官方App還能領6張9.9元優惠券。
2017年,背靠蜜雪冰城的平價咖啡品牌“幸運咖”成立,5元一杯美式咖啡,迅速吸引了消費者。據餐飲數據平臺窄門餐眼,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9日的近一年時間內,全國新增1672家幸運咖門店,平均每個月新開業140家。
不斷出現的每杯5元、10元的咖啡,讓前幾年以“優惠力度大、價格便宜”迅速擴店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面臨不小的考驗。從北京市部分門店點單價格看,15元能在瑞幸買到一杯美式,也可以分別在CoCo、幸運咖、庫迪咖啡購買約4杯、3杯、1.5杯美式。
搶占國內萬億咖啡市場
近年來,國內的連鎖咖啡品牌除了價格戰,也打響了門店的規模戰,紛紛加速了開店的速度。
據窄門餐眼數據,目前瑞幸、星巴克、麥當勞麥咖啡、幸運咖四家連鎖咖啡品牌,中國(除港澳臺)門店數量均已破2000家。瑞幸更是在2022年一年內新開2190家店,截至2023年3月8日,瑞幸咖啡在全國的門店數量已達8521家,是幸運咖門店數的4倍多。目前瑞幸咖 啡已超越星巴克,成為國內門店數量最多的現制咖啡品牌。
綜合窄門餐眼數據及公開報道整理,2022年連鎖咖啡品牌新增門店數量TOP10分別是瑞幸、幸運咖、麥當勞麥咖啡、星巴克、NOWWA挪瓦咖啡、Manner Coffee、Tims天好咖啡、M Stand、不眠海、COTTI COFFEE庫迪咖啡。
據財新網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已達3817億元,預計咖啡行業市場規模將保持27.2%的增速不斷上升,2025年咖啡市場規模將破萬億。從盈利的角度來看,整個咖啡行業在2025年前都將處于高速增長、高速發展、高速擴容的窗口期。
5元一杯也有錢賺?
打“咖啡價格戰”賺不賺錢,要綜合不同品牌產業鏈的完整度,以及溢價能力等多個維度整體來看。
在不包含人工、運營、設備的情況下,一杯美式咖啡所需要的原材料成本通常3元左右,但不同企業的定位與規模不同,小咖啡企業每杯五元可能就沒利潤空間了,但已有2萬多家店的蜜雪冰城、有幾千家店的幸運咖,在規模效應下,賣五元一杯一樣有錢賺。
以門店數量最多的瑞幸、星巴克兩大咖啡品牌為例,據財新網數據,瑞幸、星巴克一杯咖啡的成本分別在15元、22元左右,其中瑞幸在原材料上的成本最高,約占一杯咖啡成本的35%;“走高端路線”的星巴克在房租上的成本最高,約占一杯咖啡成本的39%。
不同企業的市場定位不同,有著不同的運營策略,星巴克搶高端人群,瑞幸可能是搶中間的主流人群,像幸運咖這類品牌可能更多的是通過產業鏈的完整度、高性價比策略來搶占市場。
資本對咖啡市場高度關注
中國的咖啡市場潛力巨大,疫情3年對國內零售造成嚴重沖擊,但資本對咖啡賽道的投資卻從未減退。
咖啡賽道的發展,有美國和日本的“功課”可以抄,這些國家人均年咖啡銷售達到幾十,甚至上百杯。如果中國的人均年咖啡消費量從現在的9杯變成10杯,這一杯之差就能讓全國市場多賣出十幾億杯咖啡,足夠養活好幾個企業,所以,中國咖啡市場遠遠沒有飽和,還是一個大的藍海市場。
2022年我國新增咖啡相關企業2.59萬家,同比增長12.5%,平均每天注冊達70家。其中上海是咖啡品牌落地首選,誕生了最多的本土品牌。新一代精品咖啡如Manner、永璞、SEngine鷹集、M Stand、 illy coffee等品牌總部均在上海。
單2022年,就有7家品牌獲得了過億美元的投資。根據天貓和餓了么數據,2022年中國線上咖啡消費群體是2019年的2倍,證明疫情并沒有阻止國內咖啡消費的步伐。
國內咖啡品牌打響價格戰和規模戰,價格持續內卷到3.9元/杯,而開店的規模戰持續,瑞幸咖啡以8521家高居國內首位,門店超越國際品牌星巴克。雖然國內咖啡品牌硝煙四起,但資本仍舊看好咖啡賽道,預計2025年中國的咖啡消費市場將突破萬億,是妥妥的藍海市場。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