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園|映秀鎮“茶祥子”:以茶為媒 講述當地百姓生活變化

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
3月26日,春季的四川汶川縣映秀鎮,天氣陰雨,還有些寒冷。小鎮的一處名為“茶祥子”的制茶坊里,一杯一杯剛泡好的黑茶,正冒著熱氣,端起茶杯,茶水入口,綿柔回甘,茶祥子以茶為媒,講述當地百姓生活變化的故事,也就此展開。
“茶祥子”的地球茶倉正在建設
2012年,已經致力于制茶技藝十多年的蔣維明,來到映秀鎮,“我非常地感動和震驚,我看到的是一個跨越發展50年的小鎮,我看到一個非常先進的小鎮。”蔣維明決心把自己的制茶技藝留在映秀鎮,于是建起了茶祥子制茶坊,“在這里我的工作是恢復西路邊茶,我知道這非常難,但是我有這個信心做起來。”
茶祥子制茶坊一直以做小眾奢品的心,做大眾良品,以傳統工藝、現代管理的方式,提供安全、營養的茶品。主要打造傳統手工藝生產的大土司黑茶品牌,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黑茶代表性茶品,并參加了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從小鎮走向世界,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茶祥子”蔣維明
在蔣維明的帶動下,映秀鎮茶產業經歷了快速發展期,逐漸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一項產業。蔣維明說,“大規模種植的茶園我們不做,我們把以前的茶園激活,用荒地茶荒野茶,鼓勵老鄉去采茶,這種茶葉收購價格高,是市場價的兩倍。去年,有一個村采茶采金銀花全村增收了50萬元,一家子里老人和婦女在家通過采茶能增收個三千五千,對村民來說一筆實在的收入。”
如今,茶祥子制茶坊,一年365天免費提供茶飲,還有捐贈的書籍可以在這里閱讀,茶祥子門前有一個開放的喝茶的空間。“這是我們映秀百姓的茶坊,是孩子們的書房,老人的棋坊,游客的多功能空間,讓所有來到這里的人,都有一杯熱茶,也體現了這方土地的人,對情感的在意,對感恩的珍重。”蔣維明說道。
“茶祥子”這幾年變化也很大,建立了金銀花館,金銀花是當地老百姓的致富花,金銀花館建成之后,已與當地270戶農戶建立起聯系,收購鄉親們采摘的金銀花。茶祥子制茶坊里的有幾處地方,正在施工建設,蔣維明站在這里充滿期待地介紹,“這里建一個地球茶倉,現在是1.0版本,我們計劃用10年時間,打造成4.0版本。地球茶倉,融合漢、羌、藏三族特色,這個體驗園將于今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具有多功能,是品茶室也是茶文化展示園,同時還具有網絡茶平臺的直播基地,具有多重屬性,將茶與當地旅游業結合起來。”
蔣維明說,“我是一個非遺炒茶人,我就是把老鄉采的茶制好,通過茶為媒體,講述這方老百姓生活的變化,講述中國茶的魅力,也講述中國人的精神頭。”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