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圈中,常見的三種錯誤的言論,你被套路了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高溫天氣,最好的消暑方式,便是找一間茶舍,帶上兩泡好茶,待上一下午。
而且在茶館里喝茶,圖的就是個輕松愉快,聊點八卦。
人多的地方,就有江湖。
這不,最近新茶上市,不少茶舍的生意紅火,三五成群,喝茶者甚多,這人多是非多,唾沫星子也多。
其中,冒出了不少的奇葩言論。
語不驚人死不休!
今兒,泡一杯小牛肉,且聽麻花娓娓道來,手撕那些“危言聳聽”的言論,茶友們可別再入坑了!
01、香氣高揚的茶 都是不懂茶的人才喝的!
聽到這句話,請允許麻花仰天長嘯,呵呵呵……簡直就是在扯淡!還是瞎扯淡!
一句話,暴露了你對巖茶的一無所知。
要知道,肉桂可是巖茶界香氣霸王、一枝花,有著“香不過肉桂”的響亮口號。
難不成,喝肉桂的人,都成了不懂茶的?
此言論,就像有人說鋼琴曲要研究生水平才能聽懂,滿滿的歧視意味。
喝茶這件事,可大俗,亦可大雅。
對香氣的偏好,并不是對喝茶水平的判斷標準。
巖茶的香氣,有很多種風格以及表達形式,或高揚、或悠長、或內斂、或霸道、或是花香、或是果香……好茶,都有共同特點——香氣突出。
只不過,初學者喝茶往往容易被巖茶層次多變的香氣所吸引,更為偏愛香氣馥郁的品種。
然而, 凡事無絕對。喝茶經驗豐富的老茶客,同樣喜愛香氣高揚的茶,如肉桂,便是一大典型。
肉桂,它的香氣表現形式豐富,牛欄坑肉桂的香氣濃郁、持久、堅挺,香氣突出。馬頭巖肉桂香氣張揚、霸氣、直沖。
這樣的好茶,初學者喜歡,閱茶無數的老茶客更是視若珍寶。
若說“香氣高揚的茶,是不懂茶的人才喝的”,這樣的人確實還未懂得巖茶的精妙。
02、白霜+蛤蟆背=頂級巖茶
在喝茶時,我們還會遇到一些前輩,在茶桌上口若懸河,發表自己的高談闊論。
李麻花曾聽到某一前輩在給新茶友科普。他是這么說的:“你們看這茶,有白霜,有蛤蟆背,絕對的好茶。”
另一位茶友便問了:“那以后買茶,是不是只要看有沒有蛤蟆背和白霜就好了?”
前輩答:“差不多吧,頂級巖茶,都有這個特點。”
剛接觸巖茶不久,就會被誤導,從此在腦子里形成了一個觀念:白霜+蛤蟆背=頂級巖茶。
然,若是您用次方式買茶,容易踏入雷區。
有白霜和蛤蟆背,只是好茶的一種表現方式,這兩種特征的出現,說明巖茶的制作工藝到位。
白霜,是在炭焙過程中產生的,因生物堿(如咖啡堿)受熱升華,而后預冷凝華,最后凝結成小冰晶的模樣附著在茶葉表面。
加之巖茶焙火投茶,條索的顏色比較深,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條索看起來,就像蓋著一層白霜。
而蛤蟆背的出現,是焙火透徹,吃火均勻所產生的小氣泡。
在炭焙時,這些小氣泡里的細胞液被蒸發,沖泡后有重新吸水,變得飽滿,看起來就像一個個小凸起,故而得名蛤蟆背。
但巖茶的好與壞,可不能只看工藝,還要參考山場。
集天時、地利、人和于一體的巖茶,才可謂之好茶。
(白霜)
(蛤蟆背)
(蛤蟆背)
03、不苦不澀不是茶,好巖茶都會苦澀
喝茶,最忌諱聽到“不苦不澀不是茶”這樣的論調,完全就是在為劣質的巖茶找借口。
真正的好茶,那是水香交融,茶湯醇厚柔和,湯水飽滿,還有絲絲甜意,泛起回甘。
當您滿懷欣喜地喝下一杯茶,整個口腔卻被苦澀味籠罩,再也感受不到其他滋味。
此時,您會想到什么?
換作李麻花,那便是重新開啟小劇場:“呔,哪里來的劣質茶,充當好茶?”
又苦又澀的茶,怎么能和“好茶”牽扯上關系。
尤其是遇到一位茶掌柜給您安利“不苦不澀不是茶”,更要提高警惕心,這是在找借口。
來自最最最善意的推測,巖茶又苦又澀,要么是山場不好導致茶葉品質不佳,要么是走水不當,未能使茶多酚和咖啡堿分解,使得茶湯苦澀。
不論是哪一種,都不是好茶該有的氣質。
端著一杯茶,聽著這些高(錯)談(誤)闊(言)論(論),回首當年的自己,少不更事,也曾被誤導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好在李麻花能堅守自己的信仰,相信自己味蕾的感覺,加之有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沒有泥足深陷步入誤區。
忽而,想到了電影《笑傲江湖》里令狐沖和任我行的對白。
令狐沖:“我要退出江湖,從此不問江湖之事。”
任我行:“你怎么退,這個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這些錯誤言論的出現,何嘗不是江湖的風云詭譎。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希望每個巖茶迷們,別再被一些錯誤的言論誤導啦。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呔!你這茶里有小絨毛!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