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茶憑什么是最貴的白茶?因為比茶園茶好了不止一點...

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
丨首發于大風號: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致
清茗酬知音,
茶詩韻意深。
每年的谷雨過后,要開始采“二春茶”了,因為前有清明,所以就只能屈居為第二春。
谷雨茶和清明茶同為一年中茶的佳品,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采茶的時節:“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一來谷雨茶受氣溫影響,發育充分,葉肥汁滿,湯濃味厚,遠比明前茶耐泡,喝起來口感更醇香綿和,對人的身體也特別好,可以通全身不暢之氣,驅邪氣。
二來價格優惠,物有所值,適合小老百姓的消費水準,這話好解釋:現在眾多人熱捧明前茶,趕的就是一個“早”!而為一個“早”,買茶人付出的是銀子的代價,還有點“賭茶”的性質。明前茶和谷雨茶,兩者價格相差巨大,真正買明前茶自己喝的人較少,大多是作為禮品買去送人。
清明之后,氣溫上升得較快,茶樹的生長速度也更快,茶樹不斷地吐芽舒枝展葉,白牡丹采摘完,還沒顧上休息,就到了春壽眉的采摘期。到了谷雨前后,白茶樹嫰梢多以一芽三葉形態出現時,春壽眉就可以正式進行采摘。等采到了立夏前后,一年一度的春茶季,方才算正式落下帷幕。谷雨時節,萬物生發、肝火旺盛,這時飲用春白茶,降火去燥,正好!
偶遇荒野牡丹
昨天去好友家吃茶,他拿出自己的鎮宅之寶——2012年的荒野白牡丹給我們分杯,提壺泡之,毫香撲鼻。輕啜湯水,唇齒見又有甜潤的花香氣,氣韻十足,據說樹齡都有50年,我們暗暗吃驚,少有!一口下去,甘甜清爽,茶湯順滑、濃稠,感覺全身每一個毛孔都舒展開,啖一口,俗世凡塵雜事皆可拋。
荒野茶難得啊,荒野白茶,或者說荒山茶、野茶,都是鎮店之寶,因為實在太稀少。
真正的荒野茶園至少要拋荒30年以上,整個福鼎想要找這樣樹齡的荒野茶很難。說句實在的,能拋荒10年以上的茶園就已非常難得。
現今的荒野白茶真假難辨
荒野茶的生長環境十分苛刻,山高水遠、人跡罕至又被荒棄多年,與林木共生,與萬物共存,幾乎處于原生態環境,所以最大的特點應該是“又荒又野”!
荒野白茶是白茶品質的塔尖,福鼎白茶興起也不過10來年,近年來市場上荒野白茶一茶難求,有些走七巧的茶商就開始把自家茶園的部分茶樹砍倒,讓其重新發芽,開始拋荒,不過滿打滿算也就是3、5年的時間,所以品質和真正的30-50年樹齡的荒野茶相比不及其千分之一,但是披上荒野的外衣,價格就能上漲不少。
那為什么荒野茶這么貴呢?因為少!
早年間,福鼎白茶喝的人非常少,知道白茶的人也不多,白茶還尚屬小眾。那時白茶不值錢,閩浙一帶家家都有茶園,但人家龍井名聲響,賺得缽滿盆盈,福鼎的茶農們收入卻不多,所以對茶園也不是很在乎。于是無心經營,離家遠、山勢高的部分茶園就被常年拋荒,時間一長就成了荒野茶園。
荒野茶園無人施肥打理,長得慢,葉片大又稀疏,芽頭也就那么零星的幾個,產量少得可憐;再加上無人修剪,有的都長到一人高,甚至要抓著茶樹枝丫摘芽頭,費時費力。
物以稀為貴
荒野茶園少有連片的規模,一般荒山野嶺十棵八棵地長著,有的茶農愛惜荒野茶樹,一年只在春季采,只采一芽一葉,每年產出個三五斤,這個產量根本不足以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再者說,每年的采茶季,茶園茶都采不過來,讓人翻山越嶺地去采荒野茶有點不現實,所以在時間緊俏的春茶季,茶農們更愿意采摘臺地茶。
產量低、采摘難度大,成了荒野茶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除了荒野茶產量少,它的純正品質,也是眾多茶友追捧的原因。荒野茶,無人工干預,純天然無添加,算真正的有機茶了!
天地有神韻,寄與愛茶人,我也有幸喝過不少荒野佳茗,足矣。
那荒野白茶與茶園白茶有什么不同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外觀上:荒野茶外觀粗獷,茶園茶中規中矩
荒野白茶品種特征明顯,干茶緊實,纖細優美,芽頭細小,葉片窄細,梗細長,無論是芽頭,還是葉片的背面都布滿了細細密密的白毫。
荒野茶因生長環境與周期較為特殊,采摘多為銀針與牡丹,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就是:根部帶著特別的“節”,“節”端粗大,也叫馬蹄結。
香氣上:荒野茶香氣野性十足,茶園茶略顯單薄
荒野白茶回甘中竹香縈繞,齒頰留香,滿喉是山野叢林的味道。數泡后,杯底香冷透后,有絲絲的蘭花韻,聞之令人心情愉悅花香在舌,毫香在喉。
荒野白茶“茶氣”足,茶香氣十足,又有明顯的野味,沁人心脾。與普通白茶相比,荒山白茶的原料更高一層次,內含物(氨基酸、茶多酚、芳香物質等)更豐富,荒野氣息高揚而濃郁,有的茶人稱之為“茶氣”足,荒野銀針有濃郁外放的野毫香,荒野牡丹有醇正馥郁的花香,這是一般的茶園茶不能望之項背的。
口感上:荒野白茶口感較爽朗,茶園茶偏沉悶
荒野白茶茶湯杏白清透,緩緩涓涓,喉韻內斂,滋味甘甜生津而悠長,湯感層次性強,更富于變化。相比荒野白茶,茶園茶的滋味就遜了一籌,但這里肯定是相對而言,茶園茶也有頂級的佳品。
荒野白茶有如此口感,和它的生長環境有很大關系,樹齡老的白茶樹,經過幾十年的生長,根系發達,深入地下,茶樹能在更深層的地底里吸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有利于茶葉體內物質的積累。
在這千萬個日夜當中,白茶樹一刻也沒有停歇,努力積累自身的物質。這些荒野白茶,含碳化合物總體含量高,鮮葉里糖分及茶多酚含量高,使得茶湯喝起來湯稠黏滑、味甜質厚。
再者,荒野白茶更耐泡!當年的荒野白茶沖泡十沖依有味道,而陳年荒野白茶,則至少能沖泡十五次。這就像一個被武林至尊從小培養的武學奇才,中統的門派弟子怎么比!
陸羽在《茶經·一之源》載:“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早在1200多年前茶圣就認為:茶葉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為好,在園圃栽種的較次。現如今市場打著荒野旗號的茶數不勝數, 魚目混珠更是讓茶友購茶難上加難,所以還是找靠譜的制茶師買為好。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原創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其他平臺轉發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