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串門”丨四代人守“味”的官渡小吃

“串門”,是親戚朋友間親密的拜訪。一個家,就像一道窗,透出的是主人的人生態度、生活方式、個性主張。云南省媒體融合重點實驗室“Explain”國際傳播視頻工作室打造的泰語微紀錄片《走 去“串門”》將做客不同云南人的家庭,瞧瞧泰籍海外傳播官們與主人們度過怎樣的一天。
在云南人的生活里,美好的一天從“甩一碗米線”開始。無論是煮米線、涼米線、鹵米線還是炒米線,云南人對米線都有一種特別的熱愛。在云南生活10年有余,已成為半個云南人的泰國博士陳慕筠也不例外。
泰籍海外傳播官陳慕筠身著官渡傳統服飾。
“走,今天我帶大家去‘甩’官渡小鍋米線!聽說這家的小鍋米線已經有100年的歷史,并且已傳承到了第四代。”近日,陳慕筠慕名探訪位于昆明官渡古鎮的洪閘官渡姐妹園。剛到飯點,這里已經人聲鼎沸,食客絡繹不絕。除了每位客人必點的小鍋米線之外,各式各樣地道的昆明小吃也琳瑯滿目。
陳慕筠和洪閘官渡姐妹園主理人正在品嘗官渡小吃。
陳博士一邊品嘗一邊好奇地向主理人打探制作小鍋米線的秘方。“我們家的配方都是從祖輩就傳下來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開了6家分店,單官渡古鎮這個店的米線一天就可以賣1000多碗。”聽到第四代主理人郭銳這么說,陳博士更是對四代人守“味”一碗米線的緣由產生了濃厚興趣。郭銳隨即邀請陳博士去他家串門。
陳慕筠到洪閘官渡姐妹園創始人家“串門”。
走進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樂融融的氣氛讓陳博士感到溫馨、自在。“從我們的爺爺奶奶開始,我們家就已經從事這一行了。最初肩挑背扛走街串巷,到后來開設門店探索經營,再到研發新品不斷嘗試,目前洪閘官渡姐妹園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官渡小吃店之一。郭銳的母親和小姨對家族艱辛的奮斗過程歷歷在目。
在意食客的評價,洞察小吃市場的變化,嫁接官渡古鎮的文化,1000碗背后是日積月累的守業、敬業、精業。
陳博士感嘆,舌尖上的“串門”超越了味蕾的感受,一碗小鍋米線的背后蘊藏著云南人的米線情、合家歡、精氣神,這也是云南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樣子。
云南網記者:胡麗仙 王歡
視頻:“Explain”國際傳播視頻工作室
編輯:李享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