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爭人、爭地、爭美食,到底是在爭什么?

4月12日,一份標題為“關于將東水門老街認定為‘重慶火鍋發源地’的批復”的文件在互聯網上流傳,這讓不少關注重慶火鍋的本土文化專家和網友們都表示不解:重慶火鍋發源地就這么“官宣”了?相關證據何在?有公開權威的考證過程嗎?19日上午,重慶市火鍋協會會長陳國華回應稱,之前的說法有誤,東水門老街屬于“重慶火鍋發源地的呈現地”。
近年來,以“麻、辣、燙、鮮”為特色的火鍋風靡全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被習慣性定義為“川渝火鍋”的火鍋品種。如前所述,一個“重慶火鍋”起源地都能引發廣泛的關注,更不用說對外地食客來說更易辨識的“川渝火鍋”,究竟姓“川”還是姓“渝”則是一個爭論多年的話題。不僅是火鍋這樣的美食,近年來,國內不少城市關于“名菜”“名人”“名地”之爭也屢見不鮮。
淮揚菜發源地之爭
據中國國家歷史雜志文章稱,2019年10月31日,第六個“世界城市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批準66座城市加入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其中揚州入選世界美食之都。雖然這讓淮揚菜更加享譽天下,同時也讓淮揚菜到底是起源于淮安還是揚州的爭論再起高潮。對淮揚菜系的爭論,主要來自揚州、淮安兩地的網民。
在揚州被選為“世界美食之都”后,一些淮安網民非常氣憤,稱淮揚菜發源地為淮安,淮揚菜,“淮”字在前,“揚”字在后。淮安菜系品種多達幾千道,揚州菜只有包子和蛋炒飯等面點類食品。說明淮安府的菜占據淮揚菜系的份量和影響力巨大,遠超過揚州菜。
▲大數據統計。圖片來源 中國國家歷史雜志
而支持淮揚菜發源揚州的網友則表示,揚州自吳王劉濞以來,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相繼開鑿的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富庶之地。清朝時期,揚州作為中部各省食鹽供應基地及清朝南北漕運之咽喉,富庶奢靡,鹽商皆在飲食享樂上一擲千金,當今淮揚菜不少都是明清時期各路富商私廚所研,其中著名的大煮干絲最早就是來源于揚州地方官員獻于乾隆的“九絲湯”。
諸葛亮古隆中之爭
據環球網2019年6月2日消息,5月31日,河南《南陽日報》頭版刊發了“建設全國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系列報道中的第三篇《怎樣建好臥龍崗》,此前的兩篇分別為《為什么復建臥龍崗》以及《復建一個什么樣的臥龍崗》。作為對比,近年來湖北襄陽也打起了“諸葛亮牌”,大力推進“諸葛亮故居”古隆中景區創建5A。
▲河南南陽臥龍崗景區諸葛亮雕塑。 圖片來源 CFP
“諸葛亮,臥龍崗,滿載著南陽歷史文化的悠長與厚重。”《南陽日報》系列報道提到,該市正在建設具有較強吸納集聚能力和重要影響力的大城市,迫切需要豐沛的歷史文化血脈來凝心鑄魂,“復建臥龍崗,建設臥龍崗武侯祠文化園,恰如一次尋根之行、一場圓夢之旅,指引著我們再次品味臥龍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探尋諸葛亮‘躬耕精神’的時代價值,重塑南陽人文化自信的載體與基石。”
▲湖北襄陽古隆中風景區。 圖片來源 CFP
而在南陽方面提出“恢復臥龍崗、創建5A級景區”的同時,近年來湖北襄陽也在推進古隆中景區創建5A。2018年5月8日,認證為襄陽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的微信公號“襄陽文化旅游”提到,古隆中的創5A工作可謂備受關注,在市旅游委的支持下,近年來,古隆中圍繞5A創建不斷強化旅游軟硬件設施設備,新建了全亞洲最大的草廬形態劇場,新建了湖北地區最大的游客中心,進一步完善景區內的觀光游覽系統,“可以說,通過創5A工作的深入開展,古隆中景區重新定位、全新規劃、加大投資、豐富項目、提升品位,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吳承恩故里之爭
據澎湃新聞3月19日消息,安徽樅陽突然宣布自己是《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故里,在各方反應之下,當地官方臨時改變宣傳策略。
3月9日上午,樅陽縣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二屆油菜花文化旅游節于3月19日舉辦。官媒報道特別提到,樅陽縣第二屆油菜花文化旅游節以“承恩故里 花海樅陽”為活動主題。
▲樅陽縣第二屆油菜花文化旅游節文字介紹。圖片來源 樅陽縣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樅陽在線”
根據學習強國網站援引《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7頁詞條介紹,吳承恩(約1500-1582)明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市)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少時有文名,屢試不第。嘉靖時舉為歲貢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遷居南京,賣文為生。三十九年,任長興縣丞,不久辭職歸。隆慶四年(1570)開始撰寫《西游記》。另著《花草新編》《禹鼎志》等,大多散佚。今存《射陽先生存稿》四卷、《續稿》一卷。
據了解,在挖掘名人資源方面,樅陽縣近年來頻頻打出“承恩故里”牌。比如,樅陽縣于2021年斥資近6000萬元,推出動畫《新西游歷險記》以打造“城市超級IP”。
瑯琊地名引“混戰”
2015年,隨著小說及同名電視劇《瑯琊榜》的走紅,瑯琊山和瑯琊閣的“真身”究竟在何處,引發了不少讀者和觀眾的興趣。
▲瑯琊山搭車《瑯琊榜》會峰閣改名“瑯琊閣”。圖片來源 人民網陜西頻道
據報道,安徽滁州瑯琊山風景名勝區內的“會峰閣”改名為“瑯琊閣”,此舉引發了《瑯琊榜》迷和網友的廣泛爭議,除此之外,江蘇南京、山東東南沿海等地,也紛紛加入搶“瑯琊”地名的混戰。
然而瑯琊山究竟在哪里,山東、江蘇等省的媒體和網友也紛紛展開“爭奪”。最出名的說法是在山東,當地網友稱,“瑯琊”原本就是山東地名,涵蓋今山東臨沂以及青島、諸城、日照一帶,以至于后來有瑯琊國、瑯琊郡,臨沂有瑯琊王路,青島有瑯琊鎮,都是源自古名。
江蘇南京也有媒體稱,有一份歷史資料名為《東晉都建康圖》,也就是東晉在南京建都時,建康(南京)周邊的政區地圖。今天的棲霞山(圖上標為“攝山”)東邊有一個“瑯邪縣”。“瑯邪”,正是“瑯琊”在古代的寫法,加上東晉定都于古代的建康,瑯琊司馬氏主要活動地點也都在這里,因此南京也認為小說中的“瑯琊”要么與山東有關,要么和南京有關。
▲瑯琊山。圖片來源 人民網陜西頻道
東方網評論稱,近些年,事關歷史名人、歷史遺跡等歸屬地之爭愈演愈烈。正面人物要爭,負面人物也要爭,甚至到了凡歷史名人故里、古跡的由來和歸屬都“必爭之”的地步。
許多人認為,只要給當地貼上“名人故里”標簽,就會獲得源源不斷的旅游收入,吸引投資,振興地方經濟。但振興旅游業,發展地方經濟,不僅靠吃祖宗的老本、啃文化之老,更要靠自身的魄力、智慧、創新。過度依賴歷史名人這一做法,弄不好反而導致經濟發展滯后,適得其反。
編輯:徐遠哲
責編:李洋 官毅
審核:馮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