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小店能不能吃到很好的新鮮食材?這個杭州大叔和他的朋友們一直都在做這件事

我有個朋友,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拿出手機加微信,他說“叫我阿力好了”。彼時我完全沒想到,從此這位阿力就成為我朋友圈里最有實力的美食“路邊社社長”,不但分享了好吃的店,還有烹飪方面的專業指導(比如看圖評菜),用時尚圈的說法就是“靈感來源”。
這些年來,阿力分享過的店主要包括:輪廓三臺灶、葛郞倌、茗尚小廚、孔記小吃、忘不了水餃等等。都挺厲害的吧?我們一起探討過的單品有千張包、自制米酒、煎餃、小龍蝦……而他之所以會被我稱為“路邊社社長”,是因為他認識很多業內人士,用時髦的話來說是“社牛”,我們杭州話來說就是“百搭”。
好幾次,我去飯店采訪,老板一臉很辛苦的樣子說“昨天夜里在同阿力吃老酒,吃翻的嘞”。餐飲老板們下班后一起吃飯喝酒,也會聊吃的嗎?阿力說“會”,并且吃還是很重要的話題,后來我們知道了,幾個關系好的老板經常在一起互通有無,就會共享食材資源,這樣帶來的好處是抱團進貨以爭取更實在的價格,使得客人們以街頭小店價格,吃到不輸大酒店的食材。
這些實在的小店在哪里?今天要說的幾家店,都在相對偏城北的地段——總體來說,杭州的城南集中著比較多的傳統杭幫菜江湖館子,所以城北的老杭州味道就相當可貴了。
民廚飯堂
地址:河東路109號
吶,這就是阿力自己的店了。開業之初,還是福緣居的郭老板帶我去的呢,那個時候我就覺得這家有可能變成周邊小姐妹們的食堂。
在我心里,河東路算是城北最有煙火氣的美食街區了,好像沒有之一,一家連著一家的面館,還有夜宵傳統。所以要想在這邊站穩腳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店里是當下私房菜的標配:明檔+小黑板。在常規菜單的基礎上,阿力也增加了一些季節性的菜,比如這個火腿筍干蒸豆瓣,都是家常食材,但看組合就知道很鮮漬。
炒螺螄對很多飯店老板來說都是“雷”,因為嗦螺螄難免會嗦到臭的,但凡有一顆是臭的,那一整盤(遇到難弄的就一桌菜)都“完了”。所以最近他們都進了一批品質不錯的螺螄,個頭大、肉質厚,吃的時候就覺得比普通螺螄更容易嗦出來,還Q彈Q彈的。
杭椒炒墨魚卷,看到這個刀工了嗎?墨魚卷也是阿力給我科普過的菜式,大概只有專業廚師才能一看圖片就知道,墨魚要卷得漂亮,前期處理起來比較費時,都是看不到的講究。阿力的這個炒墨魚卷,里面還放了筍干絲,杭州人啊,春夏季的菜,筍干就是最好的調味品,哪哪都可以放一點,提鮮又清爽。
作為一個廣為人知的帶魚控,基本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到一個飯店都會點一份帶魚。阿力的干炸帶魚,在保證食材的基礎上,又加了小青檸做調味,比傳統的醋更清新。
櫻桃甲魚是最近幾年深受甲魚愛好者追捧的品種,體型瘦小、生長緩慢,所以別看它小,其實也是老甲魚了。簡單的清蒸,吃的是本味。
最后推薦一下阿力做的兩面黃,我曾經寫過本來杭州已經不怎么吃得到了,仿佛一夜之間,有好幾家飯店又開始做兩面黃。一看,都是阿力的朋友啊。將面條的兩面都炸成金黃色,吃著是外邊脆而里邊軟,對廚師來說是考驗技藝,但我本人對這樣脆脆的面并沒有很喜歡,只是面上攤著的香干肉絲,充分顯示出大廚的技藝,畢竟這也是考驗杭州菜是否做得地道的一個經典。
天天見面(赟記大關店)
地址:大關路301號銘軒假日酒店
也是可以稱為寶藏餐廳的,看著應該是個面館,小黑板上寫著自家主打的面,他們強推的是“至尊片兒川”,看看這配料:鱔背、腰花、鮮蝦、豬肝!
一想就是要分步驟才做得出來的復雜面,攝影大哥第一時間躥向廚房,說里頭正熱火朝天。
我們很快吃上了至尊片兒川,可以將其稱為蝦爆鱔、腰花面、豬肝面與片兒川的結合體,當真是極盡豪華。面湯濃郁,那叫一個咸香鮮啊,且神奇的是,這幾種杭州人都很熟悉的澆頭擱一起,也沒有違和感,面條也有一定的咬勁,蠻好吃的,一碗吃遍的意思。
店里還有炒菜,晚市就以炒菜為主了,生意極好,是那種熱鬧的社區店形式,看著大部分都是熟客,有時廚師還會出來跟老客人一起坐著聊幾句。去得遲了就遭到無情的拒絕:“真的沒位子了。”
有兩個炒菜非常受歡迎,我看了眼,配料幾乎一樣,只主菜不一樣。雪菜時筍牛肉絲和雪菜時筍墨魚絲,成年人不做選擇,這兩個我都要吃。然后必須吼一嗓子:“服務員,來一品鍋米飯!”
再來看八寶醬丁,我想起第一次在阿力的店里吃飯,大家也對八寶醬丁贊不絕口——好吃的醬丁總是相似的,難吃的醬丁才各有各的不足。
又見大個頭螺螄,這次吃的是上湯,螺螄里吸足湯汁,帶著幾分辣意,嗦起來很過癮。
不怎么起眼的雜魚拼盤,臺州式的家燒,里面用到的海鮮聽說是老板自己到舟山去進貨的。硬殼蝦鮮美,蟶子飽滿,鯧魚和帶魚活絡,出乎意料的優秀。
潘記粵爐·圍打邊爐·粵菜·生腌熟醉
地址:吉如路86號2-2室、86號3室
還記得Loft 49嗎?曾經非常出名的創意園區,當年一批設計師們聚集在老舊的藍孔雀化纖廠房,不但造就了一批藝術類的工作室,也孕育了幾個熱門餐廳。Loft 49的成功,帶動了后來杭州舊廠區改造成園區的熱潮。
經過幾年的改造,全新的Loft 49亮相,不再是老廠區了,好像除了那塊牌子,都是新的。只是藝術方面的DNA還在,家居店、買手店、咖啡館,看上去都很洋氣。
潘記粵爐,從店名來看想表達的很多,其實我覺得還是以粵菜為主的,生腌、熟醉、打邊爐。
他們的講究在于生腌的湯汁是根據不同食材分別調制的,鑒于這個品類近兩年一直很流行,就有不少店是一汁腌百物的,吃啥都是一個味道,但這邊不是,廚師很努力地讓每一種食材都發揮出不同的風格。
我最喜歡這個帶膏的小管,用橙子賦予它獨特的清香。
又見小甲魚,金湯版的,猜猜里面放了什么?蝦滑,先過一下油,表面略硬,內里柔軟,蝦滑愛好者完全沒有抵抗力啊。
大概因為吃太多片兒川鍋底了,這次就吃了潮汕牛肉骨湯的鍋底,別看店小,牛肉丸也是自制的,多汁而筋道。
啫啫煲有好幾個品種,就像開盲盒,我們一口氣試吃了啫啫魚頭、啫啫黃鱔、啫啫小管,三種完全不同的口感,從細嫩的魚肉到精神的鱔魚再到QQ的小管,看著像是類似的配方,但也會有不同的配料變化,就吃出了不一樣的感覺,真是大滿足。
最后以毛豆炒油渣收尾,想起當初我在民廚吃的是杭椒炒油渣。嘿嘿,炒油渣果然是杭州大叔們最愛的下酒菜沒錯了。
橙柿互動記者 于清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