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的風口期,茶語網能做生活美學品類的黑馬嗎?|品牌區

鈦媒體 TMTPost.com
TMT |創新| 創業
關注這個不一樣的微信號:鈦媒體 ( ID:taimeiti )
2017年,茶語網希望,借由線下戰略的啟動,能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走近茶語、接觸茶的生活和美學。
憑借專業和掌控的優勢資源,茶語網上線不到一年就坐到了行業影響力業內頭部資源強勢平臺的地位。
“紅酒是法國的文化,它是世界性的,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卻沒有法國紅酒那樣的標準和文化體系的輸出。如果有一天,中國能有一個原生品牌走向全球,并且輸出文化,茶葉可能是最好的機會。”張陽這樣闡釋他和同伴們創立茶語網的初衷。
2014年11月正式上線的茶語網,是一家基于茶行業,以“傳播當代茶文化”為定位、致力于控制茶類頭部資源,集標準、內容創造、IP創造、中式生活美學電商為一體的聚合平臺。雖然上線不到一年,但茶語網已成為行業內影響力第一的內容電商。
多年前,張陽和投資人到法國出差,在一家米其林餐廳里,他們請法國朋友品嘗了帶去的中國紅茶,對方很喜歡,問張陽:“有這么好的茶,為什么我們都不知道?”
其實何止是外國人,即使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度,也是喝茶的人多、懂茶的人少。在張陽看來,中國茶文化的規則是小眾化的,日飲茶只要健康安全就好,但如果把喝茶當作交流工具和生活方式,似乎人人都懂點,但敢說懂茶的沒幾個。核心原因在于中國茶產區分散,上游有數不清的小茶農進行種植、加工,茶產品沒有強勢品牌出現,而茶本身也沒有系統化的、權威的評判標準可供消費者參考。
制定專業的茶評判標準、為消費者提供購買參考,是茶語網之所以能獲得市場認可的關鍵原因。但達成這些目標的過程并不容易。
從最早在微博上設立“中國茶葉榜”,到改名微信微博公眾號“茶語網”,再到完成網站chayu.com的PC端、wap、App全布局,張陽和他的團隊整整用了四年時間。
回顧整個過程,張陽認為組建內容團隊是最大的挑戰。
必須有一支專業的團隊,否則難以得到行業認同。找會寫文章的人不難,難的是找到既具備一定茶方面的專業知識、又懂茶的人。換句話說,寫專業茶文不難,把專業文章寫成大眾能看懂的文章才是本事。
直到2014年,茶語網才真正建成了一個70人的內容團隊,包括寫手、茶專家、茶產區通訊員等。他們生產的主題文章包括茶種介紹,茶人故事,茶器文化,行業調查等。其中關鍵的一項工作,是依據茶語網自創的一套茶葉品飲的評分系統來撰寫茶評。
提及這套評判標準,張陽有掩不住的自豪。茶語的茶評采用打分制,滿分10分。借鑒紅酒評分體系和互聯網加權邏輯,茶語網的評分體系分四個部分:專家評分占一部分加權;茶語茶評團隊評分的加權;KOL業內意見領袖喝過茶后給出評分加權;以及喝茶網友的投票加權。最終的茶評出了給出分數,還會從型、香、味等方面給出評判理由,而每寫一篇專業茶評,平均需要3.5人協作,用一到兩天時間完成。
在正式上線前,茶語網花3年時間,自費采購茶葉,每年評茶1000多款,成功推出了目前國內唯一一個成系統的消費者視角茶葉評分平臺。
“我很慶幸茶語網的總部在重慶,我們的人都太喜歡在這里生活,否則早就被其它競爭對手挖走了。”張陽笑著說。
組建內容團隊的同時,茶語網還把業內領袖、茶行業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師、優質商家等優勢資源抓在了手里。這些優勢資源不僅是茶語網專業性的背書,也帶來優質的內容和用戶。
以非遺傳承人、業內大師、名家、大藏家為核心,茶語網架構了茶人社區;又以專業易讀的內容為基礎,向受眾傳播茶知識、文化及購買參考意見。此外,茶語網還將推出聚集頂級茶葉收藏家的“茗星私享”平臺,提供市面上難以買到的收藏級茶品。
比起市場競爭者,專業內容和優勢外部資源外,能形成競爭壁壘的,是茶語網對后臺數據的把控。
從茶語網創立初期,就將數據底層布局作為重點之一,網站上線前相關的投資就已經有4000萬。建立自己的程序后臺,分析個體用戶需求和數據流向,茶語網可以更好地調整選題方向、茶品的SKU,根據用戶喜好、年齡等個性化信息改進App和wap端界面,并尋求更多的流量入口出入產品和內容。
“從一開始我們就希望做大數據的底層結構,不管是內容社群還是內容推動電商,如果連粉絲是誰都不知道,怎么能給別人更好的內容服務呢?”張陽說。
2015年初獲得了鳳凰資本數千萬元的A輪投資。同年10月17日,茶語網電商平臺上線。據張陽介紹,自電商平臺上線后,月營收一直在同比大幅增長。
綜合后臺數據,目前茶語網上最受歡迎茶品是巖茶、白茶、紅茶和普洱,最不好賣的是綠茶。原因在于綠茶非常地方化,市場上有1400到1700種小品牌,加上綠茶保鮮難度較大,一般都是當地人在產地購買。
盡管直到今年6月茶語網才開始在廣告宣傳方面有所投入,但前期的口碑相傳已經為其積攢的相當的人氣。截至2016年8月,茶語網用戶達到470萬人,其中會員七八十萬人,日活人數約為總用戶的15%到23%,至2016年年末,電商平臺月銷量已經過千萬。
茶語網試圖構建一個專業級的消費場景,以茶為媒,吸引并服務那些熱愛中式美學的用戶。也因此,茶語網的銷售邏輯是構建中式生活方式,和這個場景無關的不賣,也賣不動。
“現在的消費者,你懂什么,他找你買什么。不是你有名,你說什么他就買什么。”對此,張陽深信不疑。
(茶語網創始人張陽)
實際上,關于電商,我們不能忽略的是,2016年電商神話級教父馬云說:“如果給我一個籌碼,我一定賭實體店會贏。”
因為從馬云看來,商業核心優勢正在從“價格”變成“服務”,但是比拼起服務,“電商”又怎么可能是“實體店”的對手?
當馬云還在闡述實體店未來將如何逆襲線上電商之時,茶語網已經開始了把消費升級和東方生活美學從線上落到了線下:
2016年12月16日,由茶語網“茶語市集”精心打造的,首家線下體驗店“茶語茗室”,于重慶市南濱路東原1891(D區)精典書店,正式開幕。之所以有“茶語茗室”的誕生,目的并不是通過線下渠道拉動銷量,而是基于與國內茶界頂級茶企、頂級匠人、頂級名家的良好合作基礎,將國內數十位茶界非遺傳承人手制和名家監制的精品茶與優秀茶周邊產品通過線下渠道進行擴散,讓受眾能有更好、更便捷的實際體驗場所。簡單來說,就是把線上購物平臺搬到了線下,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增進與茶友間的體驗和互動。并以讀書會+茶會+生活美學培訓方式,及非遺、頂級匠人資源,完成核心重度消費者的聚集和線下渠道的拓展。
同時,茶語網也宣布,茶語網的線下體驗店戰略,正式全面啟動。而“茶語茗室”也歡迎各地的區域合作——只要想加入的人熱愛茶文化,并擁有良好的店面資源(機場、酒店、會所、寫字樓等)。這頭還在忙碌“茶語茗室”的規劃,那頭的合作計劃又在催促張陽該起程了。
忙碌的張陽正準備飛往上海,因為在12月30日,上海喜馬拉雅中心,茶語網將會與吳曉波、袁岳、曹啟泰一起傾情投入“預見2017?吳曉波頻道年終秀”。
這不僅僅是一場針對高凈值人群的跨年聚會,更是茶語網與吳曉波頻道啟動戰略合作的全新起點。也就是說,茶語網與吳曉波頻道將會在接下來的合作中,由吳曉波頻道作為鏈接新中產與新匠人的平臺,而茶語網則成為內容(產品)生產和創造的價值擔當。然后致力于為國內高凈值人群和受眾,提供無數個更為精致的匠人IP和東方生活美學IP的選擇可能。旨在將東方生活美學和健康茶生活方式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倡導一種優雅有格調、樂活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7年,茶語網希望,借由線下戰略的啟動,能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走近茶語、接觸茶的生活和美學。
*(利益相關聲明:本文為推廣所用)
微信推送太少,下個鈦媒體App更及時
了解這個新奇世界
更多專業信息與數據,業內首發鈦媒體Pro(專業版),點擊“閱讀原文”來訂購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