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10大美食有哪些呢?

中國著名美食有哪些呢?中國十大美食,有火鍋、北京烤鴨、蘭州拉面、四川串串香、重慶酸辣粉、武漢熱干面、西安肉夾饃、長沙小龍蝦、廣東腸粉、小籠包、廣西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天津煎餅果子、山東煎餅、東北鍋包肉、福建佛跳墻、河南燴面、山西刀削面、南昌瓦罐湯、河北驢肉火燒
1.桂林米粉是桂林市的一道傳統小吃,屬于桂菜系;該菜品以早秈米和鹵水為原料。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螺螄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螺螄粉的味美還因為它有著獨特的湯料。湯料由螺螄、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種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2018年8月20日,“柳州螺螄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商標。2008年,柳州螺螄粉手工制作技藝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0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3.正宗的煎餅果子起源是天津,煎餅起源于山東青島。相傳是一位老人在失去自己的家園流落街頭的時候,由于饑餓難耐,于是就將自己撿到的兩塊“炸秦檜”和自己撿來的面粉,放在一起制作成了餅。但是這個餅吃上去雖然香,卻沒有什么味道,加上山東人愛吃大蔥蘸醬,于是又將大蔥和醬一起夾在了餅里面,這就是最初的山東煎餅果子。后來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還有口味的提升,現在的煎餅果子里面不再包大蔥,更多是放入一些大家喜歡吃的蔬菜還有肉,配上黃豆醬,就成為了好吃的煎餅果子了。
4.山東煎餅,傳統特色面食。源于泰安,這是齊魯晚報有文字記載最早的。現代煎餅制作方法的創制年代難以考證,但“煎餅”一詞的使用 山東煎餅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相傳孟姜女哭長城,所帶食物即煎餅。
5.東北鍋包肉,著名的東北菜,由一百多年前的一代鄭興文所創。當年,鄭興文把原來咸鮮口味的“焦燒肉塊”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這一改使哈爾濱成為鍋包肉的起源地。鄭興文稱它為“鍋爆肉”,經洋人衍化成了所說的“鍋包肉”。
6.佛跳墻,顧名思義就是和尚聞到了都會記得跳墻而出,始于清道光年間,原是福州市聚春園菜館鄭春發所烹制。鄭早年在清布政使周蓮府中當廚師。有一次,福州官錢局請周蓮到家中便宴,席間有一道菜是將雞、鴨、羊肘、火腿等原料加工后,放在紹興酒壇中,煨制而成的。周蓮食后贊不決口。回家后,便要鄭春發試做此菜,但口味不佳,周便帶鄭到官錢局求教。周回到衙門便精心研究,增加了山珍海味,結果香味更濃,風味更佳。
7.河南燴面,誕生于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的一種主食。燴面以優質高筋面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開,露出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藥,以把骨頭油熬出來為佳,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輔料以海帶絲、千張絲、粉條、香菜、鵪鶉蛋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辣椒碎等小碟,分為湯面和撈面兩種。
8.刀削面起源于12世紀的山西大同,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易于消化,與抻面、撥魚、刀撥面并稱為山西四大面食,更與北京的炸醬面、山東的伊府面、武漢的熱干面、四川的擔擔面一同被譽為我國著名的五大面食,真可謂“面食之王”。
據《晉食縱橫·名食掌故》記載:“刀削面最早出自山西,是流行于民間的一種水煮面食,為面食中的佼佼者。在山西,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特別是晉中平遙、介休、汾陽、孝義等地,家庭主婦、少女以及城市中不少"婦男"都會制作。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面中,最出名的莫過于大同刀削面,可謂是“面食王中王”。
9.瓦罐湯是江西南昌特色美食,最早的起源在北宋嘉佑年間,某一學子與友人相約去往郊外旅游,路上每到一處景點便就地煮些魚和肉,回去時仆人將他們吃剩下的魚肉密封進瓦罐,放入清泉水,埋到灰燼里面,第二天打開瓦罐的時候香氣撲鼻,這就是最早的瓦罐湯了。
10.驢肉火燒相傳是宋代時,漕幫大勝鹽幫之后做成的美食,他們將俘獲的毛驢宰殺燉煮,夾在火燒里吃由此誕生。還有種說法是明朝朱允炆大將李景隆在漕河鎮為了給軍士充饑創新的一種美食,河間驢肉火燒相傳是乾隆下江南經過河間,住在農家吃飯,農家將烹制的驢肉加到了火燒里,乾隆吃后大加贊賞,由此誕生。
一個喜歡美食介紹的博主,下期介紹什么呢?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