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話二十四節氣丨寒露上茶,眷戀一口白牡丹

來源:紅網
歲時序,草木生。人立天地間,與自然相融相生。歲歲時時,泡一杯時令茶,應著四季更迭五行流轉,還傳承著傳統文化的生活方式。6月6日起,紅網湘茶頻道推出“茶話二十四節氣”系列報道,帶您了解節氣里有關茶的文化習俗。
一款白茶,迎接寒露。
朔風剪斷了秋草,冷露打濕了月色,橘紅菊黃。昨日氣溫已降下來,寒氣深了一層。回長沙便感知到了秋天,雖然周遭都是滿眼的綠,但行人已添上了衣服。
白露之后過了秋分進入十月便是寒露季節,是白茶樹生長緩慢期,天氣轉涼,夜間水汽在茶樹上凝結成露,此時采摘的“寒露茶”有一種獨特的甘醇清香味。
即是寒露,便已是深秋。走在上班的路上,面對微寒的風,想起昨夜泡茶,那幾杯白牡丹入喉,后背微汗,那種非常美妙的花香蜜香,那種茶湯入口后的旋即回甘,是存放半年后,白茶中的內含物質漸入佳境,湯水的醇厚感直線上升,花香馥郁十足,茶湯里恬靜的人情,風土的密碼,在茶中悄然還原。
白茶大師的指尖功力
“開青—攤晾—萎凋—并篩—萎凋—干燥,一變一化,盡在掌握之中。老手藝讓湯清,氣香、葉活,離不開制茶師的手上功夫。”福鼎白茶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福鼎白茶林氏制茶世家第13代傳人林飛應是業界白茶大師,他認為白茶實屬天氣轉涼的佳飲。
林飛應認為采茶是做好茶的核心工序之一。
“在其粗獷的內里卻是細膩綿柔的甜,兼之花果香,所以對于福建當地茶農來說,寒露時節的茶青,不比清明前后的茶價值低。”
他的得意之作——白牡丹,以陳香蜜香馥郁滌蕩人心,遇水則幻化出無窮滋味讓茶客喜愛不已。更有人形容,這款白茶像金庸筆下的小龍女清麗淡然,水甜柔、綿長,當下豪飲一碗,沁人心脾。
當茶遇上沸水。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樹葉經過茶人的指尖轉變成茶。六大茶類中白茶的制法看似簡單,實際上十分考驗制茶人的功力。在白茶大師林飛應四十多年制茶生涯中,不僅繼承白茶傳統的制茶技藝,更是在此基礎上研發出有著“茶中軟黃金”美譽的金花白茶。
采摘后,不揉不炒,傳統制作工藝唯萎凋與干燥兩項。但看似簡單的工藝,實際操作不易掌握,一招一式馬虎不得,加工時機更是極其關鍵。林飛應常說看茶做茶,白茶沒有挽回的余地,每一道工序的進行全憑豐富的經驗把控,絲毫不敢怠慢。
因其獨特的工藝制法,造就了白茶外形天然素雅,湯色杏黃明亮,滋味清甜鮮爽。新制的白茶,如未經世事的少年,多了些燥熱,少了些沉靜,需要時間的打磨。數日、數月、數年,靜置、冷落、孤獨的等待、分解、轉化,內質悄然重生。
寒露起 方憶老白茶
寒露是制作白茶的最后節氣,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而露水是“寒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已轉涼。
春水秋香,在白茶上也極為適用,主要還是因為茶樹經過一個夏天酷熱的洗禮,到了寒露季節,晝夜溫差使得茶樹的內質更加的甜,花果香清晰,所以寒露茶深得老茶客們的喜愛。
一餅白茶,讓茶客收藏細細品味。
喝白茶也有講究,一口好的白茶能讓你感受到湯水濃郁醇厚,香氣芬芳撲鼻。老白茶具有更顯著的保健功效,茶性由涼轉平漸溫,其含有豐富的黃酮類物質,它們具有降低血管堵塞,保護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而且黃酮類物質的含量,還會隨著存儲年份的增長逐漸增加。
“再者,白茶可長期保存,收藏價值彰顯。去年,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公告,修改后的新《白茶標準》正式施行,對含水量提出標準,使白茶可長期保存有了法律依據,為新一輪老白茶收藏投資高潮。”林飛應介紹到。(記者 宋沛珊)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