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水產:預制菜產能利用率已超100% 產能將擴充460%

近日,預制菜龍頭國聯水產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中被投資者問及“公司爆款預制菜,在各大網售平臺經常出現斷貨現象。是原材料供應不上?還是成品產能不足導致?”的問題時表示,公司預制菜生產工廠的產能利用率較高,產品供應穩定。
結合國海證券研報數據,國聯水產現有預制菜產能1.5萬噸,產能目前處于瓶頸期。隨著去年11月底10億定增募資的完成,預制菜的產能擴張也將全面提速。根據公司對外披露數據,國聯水產2025年的預制菜營收目標為25億,年增復合增長率(CAGR)為31.31%。
政策面上,“風口”預制菜再添猛火!在2月13日,《中 共 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并首次將預制菜寫入其中。這是產業走向更加規范化、標準化健康發展的重要信號。在此背景下,國聯水產有望迎來市場紅利和政策紅利的雙重加持,成長空間全面打開。
預制菜產能擴張大提速
據國海證券研報數據,國聯水產2019至2021年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5.11%、103.59%和107%,產銷率分別為97.1%、89.47%和106.16%,與之相應的預制菜營收分別為6.34億元、7.29億元、8.41億元。
隨著公司預制菜的供需兩旺、產能的日益緊張。而去年底公司10億再融資的完成,為國聯水產擴充產能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根據規劃,定增項目完成后預計可新增6.9萬噸產能,較當前的1.5萬噸將增加460%。其中,國美水產中央廚房項目,預計可新增2.4萬噸產能,預計實現年均收入約7.6億元,年均歸母凈利潤6247.80萬元。國聯(益陽)水產品深加工擴建項目,預計新增4.5萬噸產能,預計項目可實現年均收入18億元,年均歸母凈利潤約 1.15億元。
擴產能背景下渠道運營將聚焦餐飲大客戶
目前國聯水產在中國和美國等兩大主流市場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營銷網絡覆蓋 流通、餐飲、商超、電商新零售等全部渠道。
在2023年的渠道運營上,公司指出將重點提升大型餐飲客戶、工業客戶等餐飲重客業務市場占有率,促進大客戶渠道銷售,強化大客戶業務配送水平。
toB高開高走:聚焦寬度與深度
當前,在連鎖化和規模化的大勢所趨下,餐飲業對預制菜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以推進品牌的標準化建設和運營的降本提效。《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顯示,目前國內預制菜滲透率只有10%-15%,預計在2030年將增到至15%-20%,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0億元。
此次國聯水產提出重點突破餐飲大客戶,也與餐飲行業滲透趨勢得到進一步印證。
據今年初公司披露,國聯水產與全球頭部的知名餐飲企業長期合作,客戶覆蓋多家全球餐飲前100名的優質企業。公司向餐飲企業提供魚類、對蝦類、小龍蝦類、牛蛙類等深、初加工產品和預制菜產品。
在面向大客戶的具體經營層面,公司主要聯合研發和生產,努力提升菜品定制、工業化推廣及配送等綜合服務能力。比如,公司西式快餐業務加大與合作客戶研發力度,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定制化服務。公司目前的重點合作對象包括半天妖、賽百味、漢堡王、達美樂等。
有分析指出,無論是從發展現狀還是需求來看,B端預制菜都比C端要更加明朗。但另一方面,就目前各大品牌布局的態勢來看,B端和C端的界限正在被模糊化。比如以B端市場為主的國聯水產開始逐步加大C端業務……B端廠家向終端市場發力,觸達消費者提升品牌話語權;C端廠家的觸角向供應鏈服務延伸,加強渠道建設能力,B端和C端廠家“雙向流動”的態勢也將會影響預制菜產業未來的格局。
toC穩扎穩打:強化品牌與滲透率穩步提升
業內公認的預制菜產業分布,B端和C端為“八二開”,B端仍是預制菜產業的基本盤。但不可否認的是,關于預制菜“風口”的故事里,C端才是主角。
在面向C端的消費群體中,國聯水產高度重視品牌建設,重點打造小霸龍品牌。2023年公司的品牌建設將進一步加強,同時強調品牌規劃與營銷、研發的協同。
在商超渠道方面,公司產品鋪市超3,000家門店。其中,全國商超標準店建設達1,000家以上,國聯形象店、預制菜形象店達300家以上。公司與盒馬鮮生、永輝超市、沃爾瑪等重點商超企業達成預制菜合作。
在電商渠道方面,公司戰略聚焦于天貓旗艦店、京東自營及旗艦店、拼多多旗艦店、抖音旗艦店等官方旗艦店運營。
分析人士指出,對標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C端預制菜在中國確實擁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但C端預制菜,核心動力不是疫情催化和資本加持,而是用戶認知的提升和需求的增長。渠道建設、認知教育等客觀因素決定了C端預制菜的“準出”門檻較高。在這方面國聯水產有著堅實的護城河,保障公司C端預制菜業務的快速可持續發展。
領跑萬億市場,得供應鏈者得天下
“得供應鏈者得天下”。 無論是預制菜市場端的“安全度、新鮮度、速度”,還是企業端的“產品、服務兩手抓”,均將焦點指向了“供應鏈”。
國聯水產在供應鏈的打造方面,重點聚焦在原材料成本的把控與自建智能化工廠方面。
目前,國聯水產在規模效應下,已具備強大議價能力,公司原材料控制力強,可以實現規模化生產,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可以做到最優。公司深耕水產行業20余載,在中國、南美洲、東南亞和中東等世界對蝦及綜合水產品的主要原料產地構建了比較完善的采購體系,實現全球化與規模化采購,對穩定供應有充分保障。
同時,自建智能化工廠品控水平高。公司早在19年即建立了智能化工廠。該工廠擁有“食品智造、自動化和信息化三大亮點,品控水平高,將實現由水產加工到‘中央廚房’的轉型升級。
從種種表現來看,在國聯水產大幅擴充產能的背后,C端和B端預制菜均有著巨大的想象空間。C端預制菜的滲透率正逐年提升,進入家庭生活場景;B端預制菜的增長趨勢也清晰可見,因為餐飲業對半成品、熟制食材的需求還在持續擴大。而來自政策方面的支持,則為預制菜產業的發展再加砝碼,提速,國聯水產的成長性與業績彈性全面凸顯。
本文源自:南早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