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筆記】八九雁來

八九雁來
文并攝影/聶占起
2023年2月23日,“數九”中八九的第一天。
女兒河臥波橋水域大部分冰面已經融化,十幾只天鵝排成一溜蹲在殘冰邊緣,它們把頭埋在背羽中休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岸邊拍鳥人卻熱情不減,他們也排成一溜,等著拍飛版天鵝。天鵝遷徙前,要不時練飛,為遙遠的遷徙熱身。天鵝連續幾年在臥波橋越冬,這些拍鳥人已經深諳其習性。
臥波橋下,四只雁慢悠悠游過來的時候,想起了小時候常聽到的“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天正在走來,雁群也該北遷了。而眼前的雁據說是人工繁育而來,盡管有野雁的血統,野性已經大打了折扣,因此,它們不會有北遷的沖動。
“八九”正當時,突然冒出看看大雁的想法。大凌河口的東方華地城濕地是大雁遷徙的一處重要停歇地,每年遷徙季都有成千上萬只雁停歇。其中,數量最多的是豆雁。灰雁、鴻雁、白額雁單獨成群,或混在豆雁群中。通常,它們在濕地停歇半個月左右,然后又咿咿呀呀列陣北飛。遷徙的大雁該到啦,我拉過正在觀鳥的杜浩老師說:“走,咱們到大凌河口,看看雁們是否準時赴約。”杜浩老師是位畫家,畫虎頗有些名氣。最近他喜歡上觀鳥,過去的這個冬天,常和我去小凌河口看灰鶴,說是準備畫灰鶴,展現家鄉的自然生態。后來我發現,每次去看灰鶴,他喜歡撿鶴羽。他說:有這些羽毛參照,畫出來鶴的羽色更逼真。
車從女兒河臥波橋出發,走女兒河濱河路、小凌河濱河路,在小凌河口上機場路、濱海公路。這也是我常走的一條觀鳥路線。到達東方華地城濕地,我們先是沿濕地周邊道路行駛,收割后的葦地、稻田一覽無余。遺憾的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目標鳥大雁,竟然沒有。我們來到人工島,這里有幾位拍鳥愛好者已經架好相機,順著鏡頭的方向,遠處幾只東方白鸛正在已經化開的水邊尋找食物。一些銀鷗蹲在冰上休息,融冰水面不時有銀鷗飛上飛下。早春時節,這里是鷗類、鴨類以及鸕鶿集聚地,而眼前的情景,似乎有些冷清。正在疑惑時,傳來了雁的鳴叫聲,天空中正有一群雁飛來,在濕地上方盤旋,然后飛向遠方。
雁群沒有降落。或許是還沒有向濕地放水,葦田、稻田呈干涸狀,濕地不濕;或許是現在雁群還在遷徙的路上,而我見雁心切。電話打給湖南的愛鳥志愿者周自然老師,詢問洞庭湖越冬候鳥遷徙情況。周老師告訴我:洞庭湖越冬的雁鴨類候鳥2月中旬至3月初進入遷徙高峰。周老師在2012年發起“跟著大雁去遷徙”公益護鳥活動,致力于候鳥遷徙全過程的研究和保護,以全程關注洞庭湖、鄱陽湖越冬的小天鵝、豆雁、白額雁等全球遷徙路線。這項公益活動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參與。
雁群在路上,先頭部隊已經在我們頭上飛過。
晚上和大連的谷國強老師聊起雁事。谷老師說:“數九歌”中“八九雁來”的準確性和地理位置有關,不同地理區域的物候(生物周期性現象與氣候變化的關系)有差異。歷史上,“數九”在我國北方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更為適用。
氣候、停歇地變化,鳥的遷徙時間、線路也會發生變化。暖春的年份,雁會早來。對一處停歇地而言,不同年份,大雁等候鳥到來的時間也并非固定不變,如果停歇地環境發生改變,不利于棲息、覓食,那么,候鳥會縮短停歇時間,提前飛往下一個停歇地。
“八九雁來”指的是人們在早春看到豆雁成群從南方往北方遷離的情景。這幾天也聽到幾位鳥友說見到大群雁從頭頂飛過,那么,錦州地區“八九雁來”是適用的。當然北方也會有“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不來”的地方。即使八九雁來適用的地區,也有雁該來未來的年份。
寫于2023年2月26日
文并攝影:聶占起
編輯:谷智紅 校對:馬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