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的第一書記——寶雞市陳倉區“第一書記聯盟”成立背景

西山并不特指寶雞市陳倉區某一個鄉鎮或村,它是夾雜在秦嶺山脈與隴山之間西部山區的縮寫,其中居住著7鎮13萬群眾,建檔立卡貧困戶8萬人,等于寶雞市4個貧困縣的貧困人口總和。
西山,過去就是扯寶雞后腿的那個“后進生”。
山西商人葛偉來的那年,恰好是寶雞市成立西山建委、推進“突破西山”戰略的那一年。葛偉是瞄準核桃園村的名字來的,十年間,他陸續砸進去300萬元研發核桃加工品,卻因為銷路不暢,連聲響也沒聽到。
2017年8月,陳倉區第一書記產業扶貧聯盟成立。第一書記杜彬鵬帶著葛偉在西山農特產品展銷會上一試水,就簽上了大單子,還帶動貧困戶一起致富。
和大多數大山里的貧困村類似,西山地區7個鎮的發展面臨的不僅是改變生產方式、建立產業,更重要的是如何改變舊有觀念。
第一書記們從一開始的“銷售員”,到黨支部作為引領,農戶生產的產品交給合作社,農戶對合作社負責,合作社對聯盟負責,聯盟和公司對接,貫通了產業鏈。
不到3年,陳倉區第一書記產業扶貧聯盟就累計幫扶3000余個農戶實現農副產品銷售收入近4000萬元。
一根指頭沒力,一個拳頭才有勁
“要不咱們聯合起來弄”,提出倡議的是時任拓石鎮鐵家嶺村第一書記郭毅,對面坐著坪頭鎮營頭村第一書記朱文超,他本是來“化緣”的。
2017年6月,已經駐村幫扶近一年的朱文超接到了一個大訂單,一家銀行要在自己的電商平臺上搞活動,需要10噸青皮核桃。朱文超聽說郭毅這里有,開著車就上村委會來。
那時,各村的第一書記都只掌握本村的產業情況,超過本村產能的訂單,就只能連打探帶摸索。最終朱文超只湊到了1.5噸的核桃,訂單黃了。
如果再把視野拉大一點,無論拓石還是坪頭,都屬于寶雞市的西部山區,這里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后,是全市集中連片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積最大、生存環境最差、貧困程度最深的重點“扶貧特區”。
到2017年,寶雞市“突破西山”戰略已經推行了12年,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群眾溫飽問題基本解決,西山開始在大山深處布局產業發展之路。
準備裝車的土雞蛋
雖然已經形成了鳳閣嶺的有機蘋果、拓石的有機雞蛋、新街的有機核桃產業等特色產業,但受制于地域,各家靠自己很難“突破西山”,對接上更大的市場。
幾名第一書記坐在一起一合計,一根指頭沒力,一個拳頭有力。不能再一村一村地單打獨斗了,必須突破各個第一書記“管片”的單一轄區,聯合起來資源共用,共同發展。
2017年8月,西山地區7個鎮的第一書記發起成立產業扶貧聯盟,圍繞種植、養殖、特色林產品等開展合作、擴大規模,聯手搞產業、抱團闖市場。
當時組成聯盟的8名第一書記里,有7名來自市級部門的幫扶干部,聯盟剛開始的市場主要是依靠這些單位的消費扶貧,或者幫忙聯系的銷路。
為了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聯盟委托當地一家企業注冊了“醉美西山”商標,用于產品包裝銷售。
溫水村有1000多公斤土蜂蜜嚴重滯銷,農戶們著急上火卻不知道該怎么辦。聯盟得知后,給這批土蜂蜜申請小作坊證,進行統一包裝,打上了“醉美西山”品牌,最后以每公斤高于市場價10元的價格銷售一空。
為了把資源優勢和種種養殖技術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聯盟專門制訂了“一村一品”產業發展規劃,先后協助合作社注冊了“德麗蜂果”“溫水寨”“黑鬧鬧”等農特產品商標,為8類農產品統一設計了農產品包裝禮盒。
聯盟信息共享、品牌共有、市場共進、銷路共用發展,還通過直播帶貨,給干部群眾提供了突破困境的抓手。
通洞村有種植柴胡的傳統,種植面積1493畝,占全村60%的土地。每年夏季,柴胡開花時風景宜人,但一直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柴胡豐收
剛開始,第一書記楊溶濤只是在抖音里發了一個介紹通洞村柴胡的視頻,沒想到竟引來很多網友的關注。
在第一書記產業聯盟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與助農直播平臺牽線搭橋,楊溶濤開通了個人的直播間“通洞村小店”,直播推介村上的農特產品。
去西山農特產品展銷會和楊凌農高會參會時,楊溶濤也繼續堅持直播,最多時有6000人圍觀,成了聯盟里的“網紅第一書記”。
通洞村的柴胡產業規模已經趨于飽和,村里想利用梁上的觀景臺,向農旅結合發展,拓寬農民的收入渠道。楊溶濤也準備多開幾場直播,引流網友們來山里游玩。
聯盟也有“成長期”
群眾把我告了。
提起這事,朱文超還有點憋屈。合并前的營頭村人少村小,人均土地不到一畝,不是河道地就是山坡地。朱文超從別的地方引進了珍珠雞養殖,養大的珍珠雞一只能賣到220元。
一戶致富帶頭人接了單,帶著4個貧困戶,試點養了500只,由朱文超全程協助,幫著聯系場地、飼料。
可眼看著雞要出欄了,卻沒有銷售渠道,雞多吃一天米,就得賠一天錢。群眾找到了朱文超,要他負責。“我通過朋友圈賣、公眾號賣、企業團購,但都需要個過程,一戶貧困戶就到鎮上把我告了。”最終這450只雞賣了7萬元,利潤4萬元。
這件事讓朱文超開始反思,聯盟成立后,憑借獨有的優勢,幫助當地農戶賣出了不少農特產品,但這種第一書記從頭管到腳的保姆式扶貧能不能持續下去。
發展的過程中,經過撤村合并,聯盟的成員從剛開始的8個擴大到西山57個貧困村第一書記。
人多了,也面臨了新問題,市級部門派駐的第一書記換人了,新人對前任的工作不了解、不接茬,這種靠人脈關系的銷售模式行不通了,工作延續性無法持續。
更麻煩的是,產業要發展,必須有對接市場的主體。
一開始聯盟考慮到既然鎮、村都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就以合作社為主體來搞經營。但是合作社負責人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有限,第一書記有想法有規劃,但卻不能參與其中。
怎么樣把這個連接農戶和市場的關鍵節點固化在當地,聯盟嘗試過各種辦法,結果去各級部門一問,如果要成立協會,聯盟成員必須有一個要辭去公職,這顯然是行不通的。
聯盟不斷發展成長的過程,寶雞市陳倉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裴振強看在眼里,組織部門給出了建議——成立黨支部。
“要實現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離不開人。即使第一書記變動了,但是聯盟的支部在,就可以通過程序補充上來,就變成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一支隊伍。”裴振強說。
分散在各村的第一書記在聯盟黨支部參加組織生活,把松散的一支隊伍,通過黨組織凝聚起來,大伙各展所長,為群眾服務。
2020年夏天,聯盟幫助馬家灣村對接了西安翻譯學院的大單子,但是對方提出,由于農特產品都是供給師生的,需要對資質進行考核,“我們的產品再好,但是沒有資質,就影響進市場,或者上電商平臺。”馬家灣村第一書記王毅很苦惱。
由寶雞市市場監管局派駐楊家川村第一書記李瑋知道后,幫助馬家灣村聯系了食品檢測中心,不但減免了檢測費用,僅僅一周時間就出具了檢測報告。
西山的土雞蛋賣進了高校,僅2020年就賣了12萬枚,價值24萬元。
公共品牌背書西山農產品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西山的農產品積壓比較嚴重。聯盟開始固定在每周五舉辦扶貧農產品展銷會,每個鎮帶著兩三個合作社到虢鎮或是寶雞市,集中銷售農特產品。
村民往冷庫擺放羅馬生菜
這些合作社都是聯盟確定的產業發展效益明顯,帶動脫貧作用巨大、支持聯盟各項工作的合作社。聯盟以鎮為單位進行集中掛牌,簽訂掛牌協議,掛牌單位將作為產品推介、消費扶貧、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集中采購的備選直供基地。
當各鎮的產品匯聚在一起,新的問題產生了,品牌同質化越來越明顯。
某次在政府大院的展銷會上,西山來了7家合作社銷售土蜂蜜,但顏色、濃稠度等品相相差很大,沒有一家合作社能拿出標準證明自家的產品最好,最合規。
為土蜂蜜制定統一的標準,顯然超出了第一書記的職權范圍,聯盟繼續努力向成熟的商業模式靠攏。曾經因為沒有法人,委托企業申請商標“醉美西山”,也因為考慮到在產業繼續壯大之后,一旦對方停止授權,有可能產生商標糾紛而停用。
陳倉區委、區政府選定有意向的綠豐源合作社,為助推西山地區產業發展,成立公司“秦鄉人家”。
“秦鄉人家”的法人代表楊帆,從祖父那一輩開始就是搞農副產品銷售的,他舉了個例子,赤沙鎮種植花椒的面積大,價高時每斤能賣90到120元,原先主要依靠外地客商收回去,套個牌子按照他們的本地貨賣,西山群眾很難掙上錢。
去外地參觀時,他發現,區域公共品牌可以為整個產地的農產品代言,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也可以規范農產品的生產,形成良性循環。
2020年9月21日,“虢之果品,西山五美”區域公共品牌發布,農特產品統一設計包裝,并印有第一書記產業聯盟徽章做背書。
公司收購的產品可以貼“秦鄉人家”的品牌,聯盟其他合作社收回來的初級農產品,也可以使用“西山五美”的區域公共品牌,市場售價比原來散裝的價格更高一點。
西山本地的農產品規模不大,但是產量大,“周圍岐山、眉縣都有蘋果,我們西山的蘋果優勢不明顯,供過于求,價格就上不去。”陳倉區農業局干部李娜說。
通過陳倉區區域公共品牌和統一的包裝設計,李娜結合自己多年的電商經驗,把農產品網貨化,目標投向外地銷售。
一盒9顆裝的西山蘋果禮盒,在本地能賣30元,但是網絡銷售就能賣到49.9元。
2020年以來,各地的社區團購越來越熱。李娜聯系了廣州一家企業,在它的社區團購平臺里上了西山核桃、農家雞蛋,西山木耳這三款產品,爭取訂單只是一方面,重點是把西山的農產品突破陜西,對接上全國的銷售渠道。
2019年,“秦鄉人家”瞄上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研發的新品種蘋果苗。鳳閣嶺鎮有種植蘋果的傳統,公司通過改良本地土壤試種了100畝,2022年達到旺盛期,9枚蘋果的禮盒能賣到169元。“要讓市場都知道,西山也有好蘋果。”楊帆說。
葛偉的盛源合作社重新熱鬧起來之后,2020年,合作社開足馬力生產,不僅加速了新街鎮9個村的核桃收購,增加10多個扶貧崗位,還帶動部分村民做起赴新疆販運核桃的生意。
前幾天,李娜又跑到盛源來,著急讓葛偉留夠電商平臺上的貨,核桃和棗夾核桃各要4000箱。老葛確認再三:“真的能要那么多,我還有其他兩家公司也等著要呢。”
記者問他今年銷量咋樣?老葛一笑,“那可是突飛猛進的一年。”
(當代陜西 徐旻禾 左 京)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