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梅林遇見“梅”好,早春二月邀您下揚州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又到一年賞梅時,暗香盈袖覓芳蹤。“探梅”“畫梅”“唱梅”“舞梅”......10日上午,遇見“梅”好——2023揚州瘦西湖首屆“梅花藝術節”開啟。
展現“梅”文化
瘦西湖首次以梅為主角打造節慶活動
梅花歷來被視為不畏嚴寒,強于抗爭和堅貞高潔的象征,備受文人墨客的青睞。揚州自古人文薈萃,園亭中自然也多植梅花。揚州植梅的重要特點是鄰水。
瘦西湖風景區管理處主任金川介紹,揚州自古便是賞梅勝地,素有“雪晴花發,香艷襲人”之美。近幾年,瘦西湖大力改造升級湖上梅林,將其打造成為新興“網紅打卡地”,面積近300畝,種植了百余個品種近萬株的梅花。今年新增了60多個品種的梅花,其中黃香梅、跳枝梅等屬于揚州較為少見的品種。花開時節,宮粉、綠萼、玉蝶、朱砂、江梅、烏羽玉梅等云蒸霞蔚,競相爭艷,成為新晉江蘇三大賞梅勝地之一,為游客提供了一個可游、可品、可體驗的文化休閑場所。進入盛花期后,這里將再現瘦西湖清二十四景“平岡艷雪”的壯觀景象。“曲水尋梅,搖舟探梅”,是湖上梅林特有的賞梅方式,在萬株梅花間一葉輕舟感受春意,在湖畔時光中探梅尋幽,邂逅美好。
據介紹,本次梅花藝術節是瘦西湖風景區首次以梅花為主角打造的新春伊始具有影響力及品牌效應的旅游節慶。梅花是春天的使者,藝術節以“春風十里,遇見‘梅’好”為主題,結合湖上梅林、洛春堂、靜香書屋等賞梅景點的特色,充分展現揚州瘦西湖的“梅”文化,突出本土化、特色化,將花文化與非遺相結合,為揚州旅游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活力,給游客帶來了不一樣的游玩體驗。
與此同時,藝術節還通過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平臺現場直播梅花藝術節盛況,即時生動展現湖上梅林的秀麗風光與人文歷史,圍繞“探梅”“畫梅”“唱梅”“舞梅”等主題,開展梅花書畫收藏展、梅花盆景展、非遺體驗、戲曲演藝、漢服打卡等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
以梅為“媒”
為揚州四季旺游增添新的元素和活力
在上午的開幕式上,湖上梅林洛春堂前水域最為寬闊的一段,伴隨著揚州彈詞《聲聲慢》,輕舟琵琶,穿行而過;與梅亭的古典梅花舞、劍舞、歌曲《梅花引》、梅影橋的水袖舞,互為呼應,天人合一,宛若仙境,描繪出一幅獨有的江南風景畫。在洛春堂內設有梅花盆景展,藝術中心舉辦有梅花書畫收藏展。靜香書屋打造了梅花主題非遺古風市集:有畫家身著古裝現場畫梅,人們在此可以聆聽戲曲“武家坡”,同時還能體驗雕版印刷、刺繡、繩結、鉤針等眾多揚州非遺技藝。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瘦西湖梅花藝術節以梅為“媒”,提升人氣,宣傳揚州花卉、非遺文化;以梅為“鏈”,打好頭陣,拉動景區四季旺游。瘦西湖以文旅融合的視野深度挖掘景區歷史文化,依托湖上梅林資源優勢,聚點成面,打造更加豐富的活動體驗,突出花與旅游、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結合多媒體互動平臺,打造瘦西湖文旅新品牌,推動景區資源一體化融合更好更快發展。
“梅花是春天的使者,此次梅花藝術節突出本土化、特色化,將花文化與非遺相結合,為揚州旅游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活力,給游客帶來了不一樣的游玩體驗。”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青海表示,作為春節后揚州旅游的開篇之筆,瘦西湖梅花藝術節的舉辦,既為旅游復蘇、高質量發展打好了頭陣,讓更多游客走進揚州,提升了揚州旅游知名度,增加了市場競爭力,也能夠有效填補早春時節的旅游產品空白,助力打破揚州旅游淡旺季差異,力爭實現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全域旅游發展目標。希望瘦西湖能以首屆梅花藝術節的舉辦為一個好的契機,不斷打磨活動質量,提升口碑影響,把梅花藝術節打造成為一項具有廣泛影響力和吸引力的品牌活動,成為早春旅游不可或缺、必須打卡的網紅活動。
揚州發布記者 居小春 吳濤 文 劉江瑞 孟德龍 圖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