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1920年3月4日,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離滬回國記:并考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紀念朱邇典爵士的兩處地名之歷史沿革(修訂版)

時間:2023-02-16 14:09:44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Departure of H. B. M. Minister to China Sir John Jordan, Shanghai, March 4, 1920

(建議讀者使用電腦版微信打開本文,閱讀效果更佳)

朱邇典爵士是歷任英國駐華公使和大使中任期最久的,橫跨晚清和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初期,長達14年。筆者再次利用上海、北京、廣州等地多份中外文報刊雜志,并將上海中外各界迎接、歡宴和送別朱邇典爵士的細節以及出席要人姓名逐一譯出,向各位讀者全面而又詳細地回顧1920年3月朱邇典爵士離滬返英的前前后后,同時利用英文和華文版本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報》和《上海市政府公報》等政府機構文獻以及老上海時期英文、華文版本的市區地圖,將喬敦路(今淮海西路)和喬敦公園(今波陽公園)之百年名稱的變遷一一呈現給讀者。

本文內容分為以下五節:

(一)朱邇典爵士生平履歷(圖1-12,合計12幅圖例);

(二)朱邇典爵士離京赴滬(圖13-19,合計7幅圖例);

(三)朱邇典爵士離滬返英(圖20-65,合計46幅圖例);

(四)朱邇典爵士回英后續(圖66-76,合計11幅圖例);

(五)朱邇典爵士在華遺產:港滬兩地以朱邇典命名的路名、地名(以上海喬敦路和喬敦公園為例)以及喬敦路和喬敦公園的百年歷史變遷(今上海市淮海西路和波陽公園的歷史沿革)(圖77-130,合計54幅圖例)。

附錄:中國改革開放后出版的其它歷史人物詞典中關于朱邇典爵士的簡介(附圖1-5,合計5幅圖例)。

(一)朱邇典爵士生平履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青年時的朱邇典。

朱邇典生于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皇后學院文科碩士。1876年來華,為駐華使館翻譯生。1878年后,歷任駐營口、上海、廣州等領事館翻譯官及副領事。1883年調署駐瓊州領事,兼德、美領館事。1886年回歸北京使館,先后任會計官、漢文副使和漢務參贊。1896年調任駐朝鮮漢城總領事。1898年任駐朝鮮代辦,1901年升任辦理公使。1906年繼薩道義爵士為駐華全權公使,1909年一度兼理西班牙使館事。1920年夏退休回國。嗣任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英商麥加利銀行)董事。朱氏任駐華全權公使達十四年之久,返英后應倫敦 The China Society (中國協會) 之邀作過一次公開演講,對清朝末年的人和事多所評述,上海《The North-China Herald》(字林星期周刊,1920年12月25日號)曾全文轉載(參閱本文圖68-74)。在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期間,他是英國兩觀察員之一。翻譯有"Extracts from Diary of the Marquis Tseng"(1883年《曾侯日記摘錄》),寫有關于中國的文章,并曾編輯初版“List of the Higher Metropolitan and Provincial Authorities of China”(1890年《中國大城市和地方要員名錄》)。上海有喬敦路 (Jordan Avenue) 和喬敦公園 (Jordan Park),香港九龍有佐敦道 (Jordan Road),皆以其姓氏命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2:由香港 China Mail, Ltd. 德臣印字館出版的《Whos Who in the Far East(1906-7)》(第171頁)關于時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的簡介:二等勛爵士,英國駐北京公使,出生于1852年9月5日,1885年結婚,1876年以一等名譽翻譯生資格來華,1906年5月被任命為駐華公使。朱氏愛好為騎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3: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輯、1981年12月出版的《近代來華外國人名辭典》中關于朱邇典爵士的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4-6:維基百科中文版關于前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的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7:英國駐北京公使朱邇典爵士免冠肖像:

HIS EXCELLENCY SIR JOHN N. JORDAN, K.C.M.G.

(British Minister at Peking)

可見朱邇典爵士佩戴之 C.M.G. 項綬/頸綬(The Command of the 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 George, 圣米迦勒及圣喬治勛章,三等勛爵士勛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8: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身著外交官大禮服之免冠玉照。

可見朱邇典爵士之 C.M.G. 項綬/頸綬 (The Command of the 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 George, 圣米迦勒及圣喬治勛章,三等勛爵士勛章)以及左胸前的 K. C. M. G. 二等勛爵士之星芒章 (The Knight Command of the 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 George, 圣米迦勒及圣喬治爵級十字勛章,二等勛爵士勛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9:英國三等勛爵士 C.M.G. 項綬和二等勛爵士 K.C.M.G. 之星芒章。

(圖片來源:微博:愛玩玩具的熊/WindsorBear玩具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清末,北京,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親王右邊)。

(來源:華辰拍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1-12:1907年11月21日,大清國外務部收到大英欽差駐劄中華便宜行事全權大臣 (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的照會(華文)。可見英國駐華公使館紅色圖章內的英文:

“HIS

BRITANNIC

MAJESTYS

LEGATION

IN

CHINA”

(詳見圖12)

1911年11月13日,袁世凱從漢陽前線回到北京,與各國公使頻繁會談。經密商,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于11月26日電英國駐漢口總領事戈飛,要他向湖北軍政府轉達袁世凱停戰議和的意見。當天,袁下令漢口清軍猛攻漢陽。次日漢陽陷落。

袁世凱利用有利時機,一方面命漢陽的清軍在龜山上架起大炮隔江轟擊武昌,一方面與朱邇典、戈飛等策劃停戰議和。12月1日,第一次武漢地區停戰協議確定,從3日8時起至6日8時止,停戰3天。2日,江浙聯軍攻克南京,革命軍士氣高昂起來,北洋軍士氣頓挫。因此,武漢地區停戰3日尚未屆滿,袁世凱即和英公使朱邇典爵士磋商,于4日擬訂出了 續停戰條款四條 ,經戈飛轉致湖北軍政府。這時袁世凱又從北京直接致電湖北軍政府,提出雙方直接談判商討大局,建議第二次停戰期滿后再繼續停戰15天。

12月11日,唐紹儀一行抵達漢口,13日前往武昌與黎元洪晤談。當時江浙地區的立憲派和革命派均堅持談判應在上海進行,此意得到列強和袁世凱的認可。16日唐紹儀一行抵達上海。18日南北和談在上海公共租界議事廳正式開始。與會的除南北雙方代表外,還有英、美、俄、日、德、法等國駐滬總領事及上海外商代表。這次會議主要討論了停戰問題,確定在晉、陜、鄂、皖、魯、蘇和奉天七省一律停止軍事行動。

(二)朱邇典爵士離京赴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3:上海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Gazette》(英文滬報,1920年2月16日刊第5版)援引了路透電報公司北京2月12日電報道了北京英美協會在德明飯店舉辦餞行晚宴歡送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離京赴申再回國之新聞《Sir John Jordan Is Entertained by Anglo-American Association: More Than 200 Ladies And Gentlemen Attend Dinner At Wagons Lits Hotel》:“Over 200 ladies and gentlemen attended the farewell dinner given last night in the Hotel des Wagons Lits by the Anglo-American Association to the British Minister the Right Hon. Sir John N. Jorda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4:上海英文日報《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報,1920年2月25日刊第7版)刊登了英商中華社會將于3月3日為即將離滬返英的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舉行餞行晚宴并隨后于9時半假上海總會舉行招待會的新聞《SIR JOHN JORDAN: China Assocn. Reception》。

可見英商中華社會全體會員及其夫人和家庭成員都將受邀出席于3月3日夜在上海總會舉行的招待晚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5:上海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Gazette》(英文滬報,1920年2月28日刊頭版)援引了路透電報公司北京2月25日電刊登了北京中英協會于2月24日晚假外交部為即將離京卸任的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舉辦餞行晚宴的新聞《Anglo-Chinese Society Gives Farewell Banquet To Sir John Jordan: Premier Chin and Mr. Wang Ta-hsieh Speak at Big Function In Foreign Office-- Honor Guest Presented With Twenty-foot Painted Scroll As Parting Gift》。

可見國務總理靳云鵬出席晚宴并向朱邇典爵士贈送離別之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6:上海英文日報《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20年2月29日刊第5版)援引了路透電報公司北京2月28日電刊登了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將于明日離京赴申、法國駐華公使柏卜/蒲柏將繼任列強駐華使團領袖的新聞《SIR JOHN JORDAN WILL LEAVE FOR HERE TOMORROW: French Minister Boppe To Succeed Him As Doyen Of Diplomatic Corps》。

可見總稅務司安格聯和英商公會昨日(2月27日)下午在安格聯官邸為即將離京的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舉行歡送招待會并祝其一路順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7:上海英文日報《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報,1920年3月1日刊第9版)亦援引了路透電報公司北京2月28日電刊登了該新聞《SIR JOHN JORDANS DEPARTURE: French Minister the Doye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8:上海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1920年3月2日刊第6版)刊登了退休卸任回國的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將于今晚9時坐滬寧鐵路特別花車抵達上海北站的新聞《SIR JOHN JORDAN: To Arrive Here To-night》。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9:上海英文日報《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20年3月2日刊第8版)轉發了路透電報公司3月1日電刊登了徐世昌大總統的代表及其內閣成員今晨(3月1日晨)齊聚火車站為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送行的新聞《Peking In Tribute To Sir John Jordan》。

(三)朱邇典爵士離滬返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20:上海英文日報《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報,1920年3月3日刊第9版)刊登了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昨晚九時二十五分抵達上海北站并介紹了他在華43年之職業生涯的文章《THE RT. HON SIR JOHN JORDAN: Forty-three Years of China—A Retrospect and a Farewell》。

可見大英總領事(英國駐滬總領事)法磊斯爵士(二等勛爵士)、領事費理伯(大英帝國官佐勛章)、大英按察使蘇墨立志爵士、大英按察使司衙門副臬使湯納、大英商務參贊傅夏禮(三等勛爵士)、英國駐滬副領事兼公共租界會審公廨讞員卓乃斯、公共租界會審公廨副讞員包克本(Arthur Dickinson Blackburn)、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董庇亞士和匯豐銀行經理史提芬(A. G. Stephen)等滬上英國官僑界親往北站迎接。可見朱氏檢閱完北站的中國軍隊后隨即坐車,在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騎巡隊的帶領下,前往外灘大英總領事官邸(英國駐滬總領事官邸)下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21:上海英文日報《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報,1920年3月3日刊第9版)援引了路透電報公北京3月2日電刊登了新任英國駐華公使艾斯敦將于4月中旬抵達北京履新、隨后英國駐華公使館代辦藍普森先生將請假回國的新聞《The New Minister》。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22:上海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1920年3月3日刊第7版)刊登了本報關于朱邇典爵士的社評《OUR POPULAR MINISTER》。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23:上海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1920年3月3日刊第7版)刊登了退休卸任回國的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昨夜乘坐特別花車抵達上海北站的新聞《SIR JOHN JORDAN: Distinguished Gathering At The Railway Station; CHINESE ATTEND》。

可見大英總領事(英國駐滬總領事)法磊斯爵士(二等勛爵士)、領事費理伯(大英帝國官佐勛章)、大英按察使蘇墨立志爵士、大英按察使司衙門副臬使湯納、大英商務參贊傅夏禮(三等勛爵士)、英國駐滬副領事兼公共租界會審公廨讞員卓乃斯、公共租界會審公廨副讞員 Arthur Dickinson Blackburn (包克本)、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董庇亞士和匯豐銀行經理史提芬等滬上英國官僑界親往北站迎接。可見朱氏檢閱完北站的中國軍隊后隨即坐車,在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騎巡隊的帶領下,前往外灘大英總領事官邸(英國駐滬總領事官邸)下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24:上海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1920年3月3日刊第9版)刊登了卸任回國的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之免冠全身禮服照《SIR JOHN JORDAN, P.C., G.C.M.G.》及其履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25:上海華文日報《申報 THE SHUN PAO》(1920年3月3日刊第十版本埠新聞):《卸任英公使抵滬之迎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26:上海華文日報《新聞報 THE SIN WAN PAO》(1920年3月3日刊第九版本埠新聞):《英朱使昨晚到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27:上海華文日報《新聞報 THE SIN WAN PAO》(1920年3月3日刊第九版本埠新聞):《昨日抵滬之英朱使玉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28-29:上海華文日報《時報 THE EASTERN TIMES》(1920年3月3日刊第三張第五版本埠新聞):《英公使昨日抵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30-31:上海英文日報《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報,1920年3月4日刊第6版)刊登了本報對朱邇典爵士離滬返國的社評《FAREWELL TO SIR JOHN JORDA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32:上海英文日報《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報,1920年3月4日刊第7版)刊登了英商中華社會于昨晚9時半假外灘上海總會為即將離滬返英的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舉行告別招待會的新聞《SIR JOHN JORDAN IN SHANGHAI:

China Association Reception》。

可見昨晚9時半,卸任公使朱邇典爵士出現在總會南端的宴會廳前之陽臺,現場的工部局樂隊奏起英國國歌。有250位英商中華社會的會員及其太太和家屬合計280人出席了晚上在上海總會舉行的招待會。

招待會開始時,朱邇典爵士在上海總會大宴會廳南端的英皇喬治五世畫像下接受英商中華社會各位會員的握手和介紹。英商中華社會委員會及會員夫人站立在朱邇典爵士右側。

工部局樂隊在晚宴和招待會期間奏樂。隨后,禮查飯店樂隊在舞會時奏樂。

朱邇典爵士將于今晨(3月4日晨)9時前在上海外灘新關碼頭搭乘大英火輪船公司小輪郭實獵號前往搭乘該公司大輪開司米號返回英國。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將屆時派出特別巡捕作為儀仗隊在外灘碼頭處歡送朱邇典爵士離滬返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33:上海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1920年3月4日刊第7版)亦刊登了卸任回國的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昨夜出席英商中華社會假上海總會為其舉辦的歡送餞行晚宴、招待會和午宴之新聞《SIR JOHN JORDAN: Guest Of China Association Last Night At Shanghai Club; FAREWELL RECEPTIO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34:上海英文日報《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20年3月4日刊頭版)亦刊登了英商中華社會昨夜假上海總會為即將離滬返英的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舉行盛大餞行晚宴、招待會和舞會的新聞《People In Orient Express Regret At Departure From China Of Sir John Jordan: Farewell Supper, Reception And Dance Given At Shanghai Club To Commemorate Diplomatic Achievements Of British Minister》。

可見遠東西方僑民對朱邇典爵士離華返國表達了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35:上海華文日報《申報 THE SHUN PAO》(1920年3月4日刊第十版本埠新聞):《卸任英公使今日起程回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36:《申報 THE SHUN PAO》(1920年3月4日刊第十版本埠新聞):《卸任回國之英公使朱爾典氏肖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37-38:上海華文日報《新聞報 THE SIN WAN PAO》(1920年3月4日刊第九版本埠新聞):《英朱使行期與其略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39-40:上海華文日報《新聞報 THE SIN WAN PAO》(1920年3月4日刊第十版新評三):《歡送朱爾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41:上海華文日報《民國日報 The Republican Daily News》(1920年3月4日刊第十版本埠新聞):《朱爾典公使啓程回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42 :上海華文日報《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20年3月4日刊第九版):《朱爾典男爵之略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43:上海華文日報《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20年3月4日刊第九版時評二):《送朱爾典公使歸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44:上海華文日報《神州日報 The National Herald》(1920年3月4日刊第十一版上海要聞):《英使過滬續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45:廣州英文日報《The Canton Times》(廣州英文時報,1920年3月4日刊頭版)援引了路透電報公司上海3月2日電刊登了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于3月2日晚9時20分抵滬的新聞《Sir John Jordan At Shanghai》。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46:1920年3月4日晨8時許,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在上海外灘海關碼頭前最后一次校閱萬國商團甲乙隊、海關隊和蘇格蘭隊。左側可見自外灘33號大英總領事衙門先導朱邇典爵士車隊至外灘海關碼頭的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騎巡隊。

朱邇典爵士和身旁的時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董庇亞士在談話,身后可見時任萬國商團總司令朱滿少校。

最遠處可見外灘中國銀行大樓(原大德總會)之尖頂。

該照片背面標注英文:

"E. C. Pearce (Chairman of the Municipal Council, Shanghai) talking with Sir John Jordan on his departure / L. E. Ca[…]g & Major Trueman of Volunteers attending."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47:1920年3月4日晨9時,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在上海外灘海關碼頭處與親往送行的中外要人作登輪前的最后閑談。著名旅滬英僑愛司克夫婦亦在其中。

此照片背面標注英文:

Margaret Dixon saying goodbye to Sir John Jordan, Shanghai, holding Helen & Herbert by the hand (Herbert next to Sir John) / Mrs Ayscough to left.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48:上海英文日報《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報,1920年3月5日刊第7版)刊登了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昨晨9時在上海外灘新關碼頭乘坐大英火輪船公司駁船 Gutzlaff 郭實獵號前往大輪開司米號離滬返英的新聞《SIR JOHN JORDAN: Farewell to Shanghai》。

可見3月4日晨8時許,在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騎巡隊先導和護送下,朱邇典爵士乘坐的汽車離開大英總領事官邸,在工部局警務處預備隊之車隊護衛下抵達外灘海關碼頭處。萬國商團總司令朱滿少校帶領由甲隊(愛字隊)、乙隊(皮字隊)、蘇格蘭隊和海關隊組成的儀仗隊前往外灘海關碼頭處接受朱邇典爵士的檢閱。校閱畢,朱邇典爵士即下碼頭準備登輪。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處長巴雷特上尉帶領工部局警務處印捕隊伍站在海關碼頭棧橋兩邊。

可見大英總領事(英國駐滬總領事法磊斯爵士,二等勛爵士)、領事費理伯(大英帝國官佐勛章)、大英按察使蘇墨立志爵士、大英按察使司衙門副臬使湯納、大英商務參贊傅夏禮(三等勛爵士)、英商中華社會會長 P. W. Massey(麥西)、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董庇亞士、大英按察使司衙門御用大律師威金森、匯豐銀行經理史提芬、大英總領事衙門 A. H. George(周爾執)、怡和洋行高級董事 Alfred Brooke-Smith(史密斯)、F. Ayscough(愛司克)和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辦 N. O. Liddell(利德爾)等出席了送別禮。

最后可見當朱邇典爵士走入棧橋時,現場的萬國商團軍樂隊奏起英國國歌《天佑吾皇》(“God Save The King”),朱邇典爵士登輪遠去,岸上送別人士齊聲歡呼。

大英火輪船公司特備駁船 Gutzlaff (郭實獵)號原本預計八點開船離開外灘海關碼頭,昨晨足足推遲一個小時至9時才開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49:上海英文日報《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字林西報,1920年3月5日刊第12版)刊登了本埠美商照相館 Rembrandt Photo Co. 美新洋行于昨晨拍攝的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離滬返英的一系列照片之新聞:“FROM the Rembrandt Photo. Co we have received an admirable series of photographs taken at the departure of Sir John Jordan yesterday morning.”。

可見有昨晨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離開外灘大英總領事官邸時、朱邇典爵士抵達萬國商團儀仗隊前時、離開校閱地經過碼頭棧橋時、登上大英火輪船公司小輪時的照片。相片可見萬國商團四支分隊游行接受朱邇典爵士檢閱、大批送行人士與朱邇典爵士交流以及朱邇典爵士在小輪上的最后一瞥等情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50:上海華文日報《申報 THE SHUN PAO》(1920年3月5日刊第十版本埠新聞):《卸任英公使離滬之情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51:上海華文日報《新聞報 THE SIN WAN PAO》(1920年3月5日刊第九版本埠新聞):《朱爾典公使昨日離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52:上海華文日報《時報 THE EASTERN TIMES》(1920年3月5日刊第三張第五版本埠新聞):《中國協會歡宴英使誌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53:廣州英文日報《The Canton Times》(廣州英文時報,1920年3月6日刊第8版)援引了路透電報公司上海3月4日電刊登了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離滬回國的新聞《Sir John Jordan.: DEPARTURE FROM SHANGHAI》。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54:上海英文周刊新聞報《The North-China Herald》(字林星期週刊,1920年3月6日刊第601版)亦轉載了《字林西報》刊登了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于2月28日離京前往上海回國、法國駐華公使柏卜(蒲柏)接任列強駐華使團領袖使節的新聞《CHINESE POLITICS: SIR JOHN JORDANS DEPARTURE; French Minister the Doye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55:上海英文周刊新聞報《The North-China Herald》(字林星期週刊,1920年3月6日刊第601版)亦轉載了《字林西報》報道了3月1日北洋政府大批官員歡送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離京赴滬的新聞《Pekings Farewell to Sir John Jorda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56-60:上海英文周刊新聞報《The North-China Herald》(字林星期週刊,1920年3月6日刊第621版)。

圖57:亦轉載了《字林西報》刊登了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抵滬的新聞《SHANGHAI NEWS: THE RT. HON SIR JOHN JORDAN: A Retrospect and a Farewell》。

可見大英總領事(英國駐滬總領事)法磊斯爵士(二等勛爵士)、領事費理伯(大英帝國官佐勛章)、大英按察使蘇墨立志爵士、大英按察使司衙門副臬使湯納、大英商務參贊傅夏禮(三等勛爵士)、英國駐滬副領事兼公共租界會審公廨讞員卓乃斯、公共租界會審公廨副讞員 Arthur Dickinson Blackburn (包克本)、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董庇亞士和匯豐銀行經理史提芬等滬上英國官僑界親往北站迎接。可見朱氏檢閱完北站的中國軍隊后隨即坐車,在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騎巡隊的帶領下,前往外灘大英總領事官邸下榻。

圖58-59:還報道了3月3日晚英商中華社會假上海總會舉行餞行晚宴歡送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離滬返英的新聞《China Association Reception》。

可見9時半朱邇典爵士出現在總會南端的宴會廳前之陽臺,現場的工部局樂隊奏起英國國歌。有250位英商中華社會的會員及其太太和家屬合計280人出席了晚上在上海歷總會舉行的招待會。

招待會開始時,朱邇典爵士在上海總會大宴會廳南端的英皇喬治五世畫像下接受英商中華社會各位會員的握手和介紹。英商中華社會委員會及會員夫人站立在朱邇典爵士右側。

工部局樂隊在晚宴和招待會期間奏樂,隨后,禮查飯店樂隊在舞會時奏樂。

朱邇典爵士將于3月4日晨9時前在上海外灘新關碼頭搭乘大英火輪船公司小輪郭實獵號前往搭乘該公司大輪開司米號返回英國。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將屆時派出特別巡捕作為儀仗隊在外灘碼頭處歡送朱邇典爵士離滬返英。

圖60:刊登了3月4日晨9時,朱邇典爵士在外灘新關碼頭檢閱萬國商團儀仗隊并登上大英火輪船公司駁船 Gutzlaff(郭實獵)號前往乘坐大輪開司米號的新聞《The Final Farewell》。

可見3月4日晨8時許,在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騎巡隊先導和護下送,朱邇典爵士乘坐的汽車離開大英總領事官邸,在工部局警務處預備隊之車隊護衛下抵達外灘海關碼頭處。萬國商團總司令朱滿少校帶領由甲隊(愛字隊)、乙隊(皮字隊)、蘇格蘭隊和海關隊組成的儀仗隊前往外灘海關碼頭處接受朱邇典爵士的檢閱。校閱畢,朱邇典爵士即下碼頭準備登輪。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處長巴雷特上尉帶領工部局警務處印捕隊伍站在海關碼頭棧橋兩邊。

可見大英總領事(英國駐滬總領事法磊斯爵士,二等勛爵士)、領事費理伯(大英帝國官佐勛章)、大英按察使蘇墨立志爵士、大英按察使司衙門副臬使湯納、大英商務參贊傅夏禮(三等勛爵士)、英商中華社會會長 P. W. Massey (麥西)、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董庇亞士、大英按察使司衙門御用大律師威金森、匯豐銀行經理史提芬、大英總領事衙門 A. H. George(周爾執)、怡和洋行高級董事 Alfred Brooke-Smith(史密斯)、F. Ayscough(愛司克)和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辦 N. O. Liddell(利德爾)等出席了送別禮。

最后可見當朱邇典爵士走入棧橋時,現場的萬國商團軍樂隊奏起英國國歌《天佑吾皇》(“God Save The King”),朱邇典爵士登輪遠去,岸上送別人士齊聲歡呼。

大英火輪船公司特備駁船 Gutzlaff(郭實獵)號原本預計八點開船離開外灘海關碼頭,昨晨足足推遲一個小時至9時才開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61-62:上海英文周刊新聞報《The North-China Herald》(字林星期週刊,1920年3月6日刊第621-622版)轉載了《字林西報》回顧了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的職業生涯《Sir Johns Career》。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63-64:上海美商英文周刊新聞評論雜志《“Millards Review” of the Far East 密勒氏評論報》 (1920年3月6日刊第35版)之《Men and Events》亦報道了卸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離滬回國的兩則新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65:由北京中國雜志社編輯、發行的月刊雜志《新中國 THE NEW CHINA》(1920年5月15日出版,第二卷,第五號,週年紀念號):《徐總統為英使朱爾典餞別私宴後攝影》。

(四)朱邇典爵士回英后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66:上海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1920年6月15日刊第3版)刊登了倫敦中國協會于4月29日下午在肯辛頓為返回英國的前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舉行午宴招待會和舞會的新聞《LONDON CHINA SOCIETY: Afternoon Reception And Dance》。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67:上海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1920年7月20日刊第8版)刊登了退休回到英國的朱邇典爵士于5月26日在倫敦 Anglo- Chinese Friendship Society 作演講的新聞以及演說稿全文《SIR JOHN JORDANS WELCOME HOME: Notable Gathering Held At The Anglo-Chinese Friendship Bureau At London; SOME INTERESTING SPEECHES》。

1920年10月,朱典爵士對晚清和民初時期北京政壇的回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68-74:上海英文周刊新聞報《The North-China Herald》(字林星期周刊,1920年12月25日刊第885-891版)刊登了朱邇典爵士于10月下旬在倫敦東方文字學校(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演講全文《SIR JOHN JORDAN LOOKS BACK: Some Recollections of China--The Wonderful Empress--Some Fine Statesmen--And Yuan Shih-kai》。

朱邇典爵士在演說中客觀地回憶了他認得的慈禧太后以及光緒皇帝悲慘的命運、百日維新、李鴻章和他稱為“朋友”的袁世凱之故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75-76:晚年的朱邇典男爵。

(五)朱邇典爵士在華遺產:港滬兩地以朱邇典命名的路名、地名(以上海喬敦路和喬敦公園為例)以及喬敦路和喬敦公園的百年歷史變遷(今上海市淮海西路和波陽公園的歷史沿革)

(一)香港佐敦道 JORDAN ROAD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77:香港佐敦道于1887年建成時原名第六街,1909年3月區內街道名稱重整時改為現時名稱,同年5月再將加士居道南一并列入佐敦道。根據《南清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于1909年5月31日刊登的一篇讀者來函,與區內其他以英國外交官命名的街道一樣,佐敦道是以時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即佐敦爵士)來命名的。

(二)香港地鐵觀塘線佐敦(站)JORDAN (STATIO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78:香港地鐵觀塘線佐敦站之月臺。

(三)上海喬敦路 JORDAN AVENUE

朱邇典爵士離滬回國后不久,公共租界工部局將一條西區越界辟筑之馬路以原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姓氏命名為 Jordan Avenue 喬敦路,后該路與法租界霞飛路西首相連接。喬敦路的辟筑至今恰有一百年之歷史。

① 喬敦路時代(1920年代初~1935年10月31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79:1923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務處測繪并編制的上海英文地圖《PLAN OF SHANGHAI》。

紅色箭頭指向處依稀可見西區越界筑路在工部局虹橋公墓北端清晰可見:JORDAN AVENUE 。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80:1928年4月21日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務處批準、字林報館出版的上海英文地圖《PLAN OF SHANGHAI》。

紅色箭頭指向處清晰可見滬西越界筑路段的 JORDAN AVENUE,東段尚未完全與法租界霞飛路連接起來,而其南側可見工部局虹橋公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81:1933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務處監制、字林報館出版的上海英文地圖《MAP OF SHANGHAI》。

紅線處上方即可見:JORDAN AVENUE ,可見國立交通大學即在喬敦路東南側。北側不遠處可見:COLUMBIA CIRCLE (普益模范村)。喬敦路南側可見工部局虹橋公墓以及東亞同文書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82:1935年由英國陸軍部編制的上海英文地圖《Plan of Shanghai》。

深藍色線和箭頭指向處可見英文:JORDAN AVENUE ,南側的國立交通大學清晰可見。北側不遠處可見復旦中學,再遠處可見:COLUMBIA COUNTRY CLUB (美國鄉下總會)。

② 陸家路 (ROCKHILL AVENUE) 時代(1935年11月1日~1943年10月7日)

初次改名之緣起

由于 Jordan 的英文發音接近 Gordon,當時上海很多人力車夫常把客人目的地搞混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會于1935年9月18日開會議決(在《工部局董事會會議錄》中并未記錄)自本年(1935年)11月1日起將西區越界筑路地段的 JORDAN AVENUE 喬敦路之英華雙文路名皆作變更為 ROCKHILL AVENUE 陸家路。工部局在新聞稿中稱:最近受到不少關于因喬敦路和戈登路英文發音近似導致不便之處頻發的來函投訴。工部局稱經常有發往喬敦路的郵件、商店的包裹和前往喬敦路的人力車乘客常常被錯送至更為知名的戈登路,引起兩條馬路上的住客惱羞成怒。

同時,本埠英僑亦有意見表示今后應該用其它方法繼續紀念前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工部局考慮了多個備選路名,最后擇定 Rockhill Avenue 陸家路,以紀念前任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先生(1905-1909年在任)。其理由是喬敦路毗連區域至普益模范村是上海最大的美國僑民居住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83:上海英文日報《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字林西報》(1935年9月19日刊第10版)即刊登了工部局董事會關于議決變更喬敦路英華雙文路名之新聞稿《JORDAN AVENUE TO BE RENAMED:"Rockhill Avenue" Adopted by Council》。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84:上海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1935年9月19日刊第4版)亦刊登了工部局董事會關于議決變更喬敦路英華雙文路名之新聞稿《JORDAN AVENUE WILL HAVE NEW NAME: Rockhill Avenue To Be Used To Avoid Confusio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85:上海英文日報《The China Press 大陸報》(1935年9月19日刊第9版)亦刊登了工部局董事會關于議決變更喬敦路英華雙文路名之新聞稿《Council Renames Jordan Avenue Rockhill Avenue》。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86:上海華文日報《申報 THE SHUN PAO》(1935年9月19日刊第十二版):《滬西橋敦路:不日改名爲陸家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87:上海華文日報《時報 THE EASTERN TIMES》(1935年9月19日刊第三版):《滬西橋敦路改名陸家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88:上海美商英文晚報《The Shanghai Evening Post and Mercury 大美晚報》(1935年9月19日刊第2版)亦刊登了工部局董事會關于議決變更喬敦路英華雙文路名之新聞稿《Jordan Ave. Renamed Rockhill Because Of Name Confusio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89-90: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報《MUNICIPAL GAZETTE》(1935年9月27日出版,第1565期,封面/第389頁)刊登了工部局關于變更喬敦路英華雙文路名之新聞稿《JORDAN AVENUE RENAMED》以及刊登公共租界工部局第4631號通告。

工部局第4631號通告可見將自1935年11月1日起,JORDAN AVENUE 喬敦路變更為 ROCKHILL AVENUE 陸家路。

~此布告由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辦處代理總辦費利溥于1935年9月26日發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91: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文處譯述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報》(1935年10月2日出版,第六期,第四十一冊 ,第572頁):

《○雜錄:▲雜載》:《●喬敦路改名陸家路》:

“本局董事會議決。自本年十一月一日起。將喬敦路改名陸家路。緣本局曾履接外界來函。謂因喬敦路與戈登路英文讀音之類似。殊多不便。郵件與商店包裹支令送往喬敦路。以及派往該路之人。往往誤達較為熟知之戈登路。以致兩路住戶。常感麻煩。認為有將喬敦路改名之必要。同時本局以為。喬敦路之名。原係紀念前英國駐華公使 Sir John Jordan。此後仍須用他種方法。以紀念之。至究竟宜改何名。曾經提出數種。以備考量。旋經議決。將喬敦路改名陸家路。以紀念前美國駐華公使 Mr. W. W. Rockhill。其理由為喬敦路至哥侖比亞路一帶。以美籍僑民為最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92-93: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文處譯述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報》(1935年10月16日出版,第六期,第四十三冊 ,封面/第581頁):

《○布告》:《●第四六三一號(為更改路名事)》:

“為布告事。照得自本年十一月一日起。喬敦路改名陸家路。合特布告周知。此布。

西歷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代理總辦 費利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94:上海華文日報《新聞報本埠附刊》(1935年10月17日刊第六版):《喬敦路改名原由▲改爲陸家路》 (小記者 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95:1939年出版的《滬西越界築路圖 WESTERN DISTRICT EXTENSION》。

紅色箭頭指向處可見陸家路東迄法租界邊界的海格路與霞飛路交界處,西至凱旋路和虹橋路的交匯處。

③ 廬山路時代(1943年10月8日~1945年11月30日)

再度更名

民國32年(1943年)10月8日,偽上海特別市政府改名陸家路為廬山路。抗戰勝利后的民國34年(1945年)12月1日,上海市政府以前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將特別市政府第八區泰山路(原法租界霞飛路)再度更名林森中路,與林森中路相連接的廬山路(原陸家路)自然被再度改名為林森西路。1950年5月28日,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淮海戰役之勝利,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改今名:淮海西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96:由上海新東亞月報社出版的綜合類月刊雜志《新東亞》(1943年10月10日出版,第一卷,第八期,第29頁):《大上海一八兩區新改路名錄》。

畫紅框處可見第一區(原公共租界)的“陸家路”被改名為“廬山路”。

④ 林森西路時代(1945年12月1日~1950年5月27日)

三度更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97-98:《上海市政府公報》(1945年12月3日出版,第一卷,第一期):《本府佈告:上海市政府 佈告》。可見自本年(1945年)12月1日起,更改路名。同時將被更改路名之舊名、現名和新路名一并列出。

圖97藍色框內清晰可見1935年后“陸家路~廬山路~林森西路”之歷史變遷。

圖98布告最末之署名可見:市長錢大鈞 副市長吳紹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99:1948年上海市航拍圖(天地圖)。紅色箭頭指向處分別別為林森西路的東北首和西南首兩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0:1949年出版的《上海市行號路圖錄》(下冊,第402頁)可見林森西路(原陸家路)東段沿路兩側之各家行號、機構之分布。南側清晰可見交通大學。

⑤ 淮海西路時代(1950年5月28日~至今)

最終定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1:上海中文日報《亦報》(1950年5月28日刊頭版):《十六條馬路今起改新路名:三處公園名稱重訂》。

藍色框內清晰可見:林森西路(舊陸家路)改名為淮海西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2:上海市淮海西路路牌之近照。該路為徐匯、長寧兩區界路,東起華山路,西至凱旋路,長1510米,寬21.0~27.2米,車行道寬14.0~19.0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3:今日之上海市淮海西路衛星地圖。

(來源:百度地圖)

(四)上海喬敦公園 JORDAN PARK

因1935年11月1日起,滬西喬敦路被更名為陸家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為繼續紀念功績彪炳的前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于1936年決定將滬東之鄱陽公園改名為喬敦公園(JORDAN PARK),以資彌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4:上海英文日報《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字林西報》(1936年6月6日刊第6版)刊登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昨日批準將東區鄱陽公園改名為喬敦公園的建議以彌補喬敦路去年被更名之新聞稿內容:“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has approved a recommendation that the site hitherto known as Poyang Park be named Jordan Park.”。

喬敦公園坐落于滬東(公共租界東區),由鄱陽路、貴陽路、騰越路和海州路合圍。該地皮之七成將用于建造公園,并已由工部局購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5:上海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Times 泰晤士報》(1936年6月6日刊第4版)亦刊登了該新聞稿的內容《"Jordan Park" Latest Addition To City》。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6:上海華文日報《申報 THE SHUN PAO》(1936年6月6日刊第十六版本市新聞):《滬東鄱陽公園改名喬敦公園》 。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7:上海華文日報《時事新報 THE CHINA TIMES》(1936年6月6日刊第九版本市新聞):《滬東鄱陽公園改名喬敦公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8:上海華文日報《大公報 Ta-Kung-Pao (L’Impartial)》(1936年6月6日刊第十四版本市新聞):《滬東鄱陽公園改名喬敦公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9:上海美商英文晚報《The Shanghai Evening Post and Mercury 大美晚報》(1936年6月6日刊第2版)亦刊登了該新聞稿的內容《Poyang Park Becomes Jordan Park》。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10: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報《The Municipal Gazette》(1936年6月12日出版,第29期 第1607冊 ,第236頁)亦刊登了公共租界工部局關于將鄱陽公園改名為喬敦公園的報告《JORDAN PARK.》。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11-112: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文處譯述的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報》(1936年6月17日出版,第7期,第25冊 ,第259頁):《報告》:《▲公園報告》 :《●朱邇典公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13-114:上海英文日報《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字林西報》(1936年7月24日刊第4版)刊登了工部局更改路名的文章《SETTLEMENT ROAD NAMES》。

文中提到了去年因避免讀音混淆而更改喬敦路名的往事。公共租界工部局早先表示過為紀念已故前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的功績,將會以其它方式再度來命名工部局之工程,比如工部局公園?

朱邇典爵士是最為杰出的英國駐華公使之一,他在任公使長達十四年,無人出其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15:上海英文周刊新聞報《THE NORTH-CHINA HERALD 字林星期週刊》(1936年7月29日刊第180版)亦轉載了字林西報刊登了該文章《SETTLEMENT ROAD NAMES》。

但是在文末則與前面的字林西報有所改動,提到了公共租界工部局現在正式將鄱陽路公園改名為喬敦公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16: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報《The Municipal Gazette》(1936年9月18日出版,第29期,第1622冊 ,第315頁)刊登了工部局現已商定由第6400號冊地南邊重新注冊為英冊地14120號,劃出面積1畝八厘五毫歸工部局所有,作為擴充喬敦公園之用,收購給償費用為法幣13657元3角4分之報告《MUNICIPAL PROPERTIES.: Jordan Park.》。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17-118: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文處譯述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報》(1936年9月23日出版,第7期,第40冊 ,第398頁):《○報告》:《▲工務報告》:《●工部局地產》:《△擴充朱邇典公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19-120: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報《The Municipal Gazette》(1937年1月1日出版,第30期,第1639冊 ,封面/第1頁)刊登了關于工部局征收海州路地皮作為擴充喬敦公園(1.332畝)和放寬海州路(0.05畝)之用,征地給償國幣18242元的報告《MUNICIPAL PROPERTIES.: Jordan Park and Haichow Road.》。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21-122: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文處譯述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報》(1937年1月6日出版,第8期,第1冊 ,第2頁):《○報告》:《▲工務報告》:《●工部局地產》:“朱邇典公園及海州路:冊地六四○二號……”。

1944年6月3日,偽上海特別市政府工務局將喬敦公園基地改為鄱陽苗圃。

1946年初,上海市政府將鄱陽苗圃和平涼苗圃合并為第五苗圃。

1948年,在建造上海市第二勞工醫院(今楊浦區中心醫院)時,苗圃的部分土地被調撥給醫院,苗圃此時的面積為13.5畝(9000平方米)。

1951年,市人民政府決定將第五苗圃(鄱陽苗圃部分)改建為公園。建園工程由市工務局園場管理處造園科張秀媚負責總體規劃及綠化設計,虹口公園管理區組織施工。

1952年5月,波陽公園對外開放,不收門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23-129:上海市楊浦區波陽路200號的波陽公園(原工部局喬敦公園)之近照。

(部分照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定海橋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30:今日之上海市楊浦區波陽公園的衛星地圖。

(來源:百度地圖)

附錄:中國改革開放后出版的其它歷史人物詞典中關于朱邇典爵士的簡介

(請讀者自行判別其中字里行間之立場和意識形態之語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附圖1:1983年出版的《簡明歷史辭典》(第235頁)有關于前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的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附圖2:1988年出版的《大學歷史詞典》(第388頁)有關于前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的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附圖3:1989年出版的《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第772頁)關于前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的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附圖4:1992年出版的《中國歷史大辭典·清史卷(下)》(第259頁)關于前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的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附圖5:1993年出版的《中國近現代史名人辭典》(第733頁)有關于前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的簡介。

(完)

THE END

本公眾號相關文章:

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與辛亥革命和袁世凱關系之系列論文

》、

英國駐華公使薩道義爵士與上海

》、

1937年10月4-5日,英國駐華大使許閣森爵士傷愈離滬赴南洋調養紀

》。

本文字數:14千字(一萬四千字)

2019年10月1日 作于上海

2020年11月25日 首度修改

2022年5月20-22日 再度修改

客觀·中立·公正

Objective, Neutral & Impartial

若有任何疑問、咨詢或建議等,歡迎添加筆者微信號(下方圖片左下角掃二維碼)繼續溝通:

For more infomation, please kindly scan the authors QR Code within the picture below: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曲江市場監管局對轄區網紅奶茶店開展“陽光查餐廳”突擊直播檢查

下一篇:例格女裝官網(加盟代理例格女裝費用怎么樣)

相關推薦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