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放棄加盟改自營 趣店預制菜想換個方式繼續活著

線下趣店預制菜與2個月前相比已有云泥之別。9月6日,趣店集團一則公告發出宣布精簡趣店預制菜業務,同時將進行裁員、結束供應商合作以及清理庫存。隨即,北京商報記者拿到了更為核心的獨家細節:趣店預制菜會暫停加盟計劃,改用通過自營形式開線下店,并不會放棄預制菜業務。2個月前,長達19小時直播、兩位明星藝人站臺的過往,似乎成了趣店預制菜最為高光的時刻。此后趣店預制菜的風評一路下跌,各界不斷翻歷史進行聲討。
業內看來,負面纏身已經讓趣店預制菜倒在了第一步,外加沒有成功的單店案例就選擇開放加盟,難免有“割韭菜”嫌疑。不過,舍棄加盟做自營,注定會讓其投入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此外,重新樹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任難度系數較大。
暫停加盟要自營開店
趣店集團收縮預制菜業務有了新的進展。9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悉,趣店集團趣店預制菜業務將暫停此前發布的“支持十萬用戶創業”的加盟計劃,公司要自營開店。
9月6日,趣店集團在2022年二季度業績公告關于趣店預制菜一欄中提到,在評估了當前的市場狀況后,公司決定精簡趣店預制菜業務。隨著預制菜業務的精簡,公司預計將產生員工遣散費、業務合作伙伴的解雇費和庫存注銷,這可能會對其財務狀況和運營結果產生不利影響。
一位接近趣店集團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并非放棄預制菜業務,而是將轉線下渠道自己開店。”上述人士表示,門店的類型并非此前的零售超市模式,而是可以滿足堂食和零售場景的線下店,目前深圳地區正在試水兩家門店,門店由公司負責運營。
為了快速將預制菜做出名堂,趣店集團一度上線了各種計劃。趣店集團于今年4月發布的公告顯示,該公司在廈門啟動了一項關于食品的新戰略業務計劃。7月,一場長達19小時的直播,讓創始人羅敏與趣店預制菜“火出了圈”,網傳其營銷費用高達1億元。撒錢式直播后在趣店預制菜戰略發布會上透露了“創業伙伴戰略”的概念。
“黑歷史”致業務擱淺
因為預制菜,趣店集團在短短兩個月坐了一場過山車,也因此深陷口誅筆伐的輿論漩渦。從“校園貸鼻祖”“放加盟割韭菜”“收割寶媽”等詞匯頻頻在社交媒體上出現,到代言人解約劃清界限,出場即巔峰的趣店預制菜也正因為撒錢式營銷數次負面纏身。
雖然沒有直接回應能證明上述原因導致趣店集團精簡趣店預制菜業務、暫停加盟,但外界難免將現在的調整與過往的爭論進行聯系,或許正是因為這些監督和聲討迫使趣店集團對預制菜未來的發展方式做出調整。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趣店預制菜和羅敏逐漸劃清界限。曾經借著上市公司CEO光環的羅敏正減少在社交平臺上出現的次數,品牌在逐漸撕下這個高管親自帶貨的標簽。目前,抖音賬號“趣店羅老板”更名為“趣店預制菜”,由專門的主播帶貨。同時,該賬號內關于羅敏的視頻全已不見,趣店羅老板的微博也已清空。
另外,從本次趣店公告與加盟業務擱淺也能看出,預制菜不再是趣店的全部。公司公告也坦言:正在尋找更多新機會。
資深連鎖產業專家文志宏表示,“趣店此前發布的計劃過于理想化,但實現起來難度較大”。雖然現在預制菜市場火熱,但尚不成熟,也存在經營不佳的案例,難以支持趣店的計劃,這也是趣店預制菜暫停加盟計劃的根本原因。同時,此前的輿論和負面言論也使趣店看到加盟計劃并不容易執行,便調整了戰略,由公司開設直營門店。
自營將加重資金壓力
從目前來看,預制菜業務不再是趣店的全部,“精簡”或許是趣店最好的選擇。風波之后,雖然趣店預制菜選擇了以自營形式繼續發展,但難度系數也隨之上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預制菜仍處于發展初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問題也逐漸凸顯,這也是舌尖英雄、賈國龍預制菜等不少入局企業一直在不斷調整的原因。而對于趣店預制菜的線下門店模式,如何保證盈利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認為,當品牌未出現成熟單店模型時便推出加盟,加盟商恐難以實現盈利,此時就會被認為企業是在割加盟商的韭菜。
伍岱麒建議,趣店預制菜此前出現較多負面消息,企業想要讓品牌有所發展,需要進行一定轉變。完善單店成功模型后,再進行推廣加盟則會更加合理,“相較于加盟模式,自營拓展速度慢,資金壓力會更大”。
中關村物聯網數字鄉村振興研修院執行院長、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表示,趣店的打法模式選擇和其過往市場營銷的背景息息關系。趣店預制菜更側重于采取資本助推的方式,追求快速獲得回報以及短期內形成市場規模,而非穩扎穩打的做法。但“吸睛”“博流量”營銷做法拼不過穩扎穩打做業務的企業,缺乏發展后勁。
與此同時,袁帥強調,預制菜品類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還需要一定的過程與時間,與其在短期內造勢,通過營銷和價格戰打下基礎,不如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和品牌口碑來占領市場,才是品牌長久的生存之道。(出處:北京商報 記者:郭繽璐,張天元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圖片來源:網絡
中關村物聯網數字鄉村振興研修院執行院長、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表示,我國預制菜市場增速較快,未來五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預制菜由于具有方 便、快捷、品類多樣等特點,使其在市場中的接受度與認可度不斷提高。加之疫情發生后宅經濟快速發展,我國預制菜步入發展快車道,市場規模保持雙位數增長。推動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增長的因素主要包括餐飲企業對預制菜需求提升,零售端受益于宅經濟、消費升級等因素催化,帶動預制菜需求增加。
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12-2020 年,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從 2754 家增加至 12983 家,年均復合增速達到 21.39%。從市場主體規模來看,截至 2022 年 1 月 27 日,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已達到 6.81 萬家。
多因素共同推動我國預制菜行業集中度提高:
(1)品牌影響力:由于預制菜的進入門檻較低,市場中預制菜的企業數量較多,競爭激烈。但由于多數企業規模偏小,覆蓋的區域與客戶范圍較小,使得其產品的推廣力度亦有限。因此行業內的企業逐步開始重視品牌建設,通過投放廣告、舉辦推廣活動、聘請代言人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品牌影響力的提高,可以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進而提高知名品牌企業的市場份額。
(2) 冷鏈技術:由于部分預制菜產品依賴冷鏈運輸,物流成本及產品新鮮度的要求限制了單個企業的產品配送半徑,我國預制菜企業呈現出地域性的特點。從目前預制菜企業的業務區域來看,一般一個企業通常只能覆蓋一定地區,尚未出現全國性的預制菜龍頭企業。近幾年,消費者對食品口味與營養的要求逐步提升,加之各類團購、生鮮電商市場快速 崛起,我國冷鏈物流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根據中物聯冷鏈委數據顯示,2014-2020 年 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從 1500 億元增加至 4850 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為 21.60%。隨著冷 鏈技術的發展,一些擁有冷鏈技術優勢的預制菜企業配送范圍將有所擴大,產品配送效率將得到提升,進而推動行業市場集中度的提高。
(3)食品質量:目前全國范圍內的預制菜生產商以同類型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居多,并且多數依然停留在作坊式的生產加工模式,只供應少量客戶,產品結構相對單一,且標準化程度較低,食品安全及品質難以保證。目前,部分企業已開始采購自動化設備實現規模化生產,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食品的質量。在此背景下,行業集中度有望向食品質量有保障的優質企業靠攏。
預制菜的發展受供需雙方影響:1)需求端,快速、便捷、高效備餐需求同時在家庭端與餐飲端快速增長; 2)供給端,冷鏈物流的基礎實力逐漸提升,為預制菜發展奠定基礎。冷鏈基礎奠定基礎,BC 端需求迅速催化,對于預制菜的未來發展趨勢來看,目前中國預制菜行業多以B端市場為主,近年來在互聯網多元化營銷的助力下,預制菜產品將在C端市場快速發展。目前,預制菜的消費市場主要集中于一二線城市,主要原因是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忙于工作,無暇做飯,同時又注重格外關注飲食健康,外賣和外出就餐不能滿足他們的就餐需求。
預制菜行業進入門檻較低,但具備規模難度較大,行業高度分散。預制菜行業進入門檻 相對不高,存在眾多中小企業以及作坊式加工商,整體行業競爭格局十分分散, 未出現具備一定規模的大單品,以及全國性龍頭企業。新入場的品牌通常只有能 力做到 1-2 個系列產品,從 B 端流通市場或者 C 端線上切入,難以全系列、全渠道發展。從行業目前存在的難點來看,可以分為五個方面:
1)上游供應鏈管理難度。預制菜原材料品種復雜多樣,占生產成本比重大,短 期原材料成本的變動對利潤影響較大。
2)倉儲物流及冷鏈運輸能力。預制菜客戶零散且訂購產品各異,保質期短,配 送環節有時間限制,對菜品新鮮度要求高。盡管現在有許多專業冷鏈物流企業可 以提供第三方配送,但物流環節仍以傳統保溫方式運輸“冰袋+泡沫箱”,冷鏈倉 儲體系的構建也需要大量的投入,這也制約了預制菜企業的配送距離。
3)菜品需還原度高、SKU 多,考驗研發創新能力以及規模化生產能力。預制菜 的選擇除了符合下游客戶以及消費者需求以外,配方細拆后再加以工業化生產的 難度較大,許多復雜、個性化口味的預制菜無法實現工業化生產,尤其是口味清 淡的菜品。市場上多以重口味預制菜為主。同時繁雜的 SKU 考驗自動化生產水 平,過高的人工化程度難以具備規模效應。
4)眾口難調,大單品打造難度。我國各地區居民飲食習慣及口味差異較大,西 式快餐更容易實現全國化,而中餐菜式品類具有明細的地方特色,這也是普遍預 制菜企業帶有較明顯的地域性特征的原因,給爆品打造增加了難度,也限制了預 制菜企業全國化的發展。
5)渠道復雜,渠道服務能力為核心。預制菜的下游渠道復雜,不同渠道訴求差 別較大,B 端連鎖餐飲、酒店開發門檻較高,考驗定制化產品研發能力、渠道快 速響應能力、成本以及產品品質同樣納入考核。B 端流通市場客戶零散、需求各 異、采購頻次高、單次采購量少,對經銷商以及銷售人員的服務、推廣能力有較高要求,C 端則研發創新能力需要緊跟市場迭代打造爆品,不斷營銷投入增強品 牌影響力。
雖然預制菜市場發展迅速,但行業依然面臨一些痛點制約行業發展,比如產品口味、供應鏈以及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等。預制菜的配送基本通過冷鏈進行,冷鏈設施建設決定了產品的配送范圍及質量穩定。物流配上方面,預制半成品菜產品依賴冷鏈運輸,物流成本及產品新鮮度要求限制了單個企業產品配送半徑。目前半成品菜企業通常只能覆蓋一定地區,尚未出現全國性的半成品菜龍頭企業。另外,由于我國不同地區飲食習慣差異較大,多數預制菜商品很難在其他區域銷售。
趣店的打法模式選擇和其過往的背景和市場營銷所謂的“成功經驗”脫離不開息息關系,趣店的預制菜賽道模式側重資本推動,而非實業踏實穩扎穩打干出來,資本的推動往往會選擇“巧勁兒”,資本的助推,追求快速回報,一個快字,快速的市場規模,快速的群體量,快速的布局上市。在預制菜的營銷打法上,我個人所持的觀點是“吸睛”“博流量”營銷做法不如穩扎穩打,預制菜要成為如當下的外賣或者熟制食品的普遍就餐模式,市場的認可度還需要過程和時間。我認為,與其在營銷和價格戰上下功夫,打造短時間內“吸睛”“造勢”,真不如通過提升菜品品質打造可信賴的品牌來占領市場,后者才是長久之道。
圖:新農人袁帥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