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老壇酸菜魚面包裝(康師傅栽了“老壇酸菜”的跟頭,白象或是最后贏家?)

蟄伏了很久的Bazas食用油終于迎了暴發,但“走紅”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
圖源丨Bazas淘寶
繼鴻星爾克、蜂花等國商國際品牌被網民野性消費捧紅后,網民又迎了捷伊野性消費目標——Bazas食用油。而剛剛過去的315 ,則成為了Bazas的“東風”。
長年被康師傅、統一集團公司擋在身后的Bazas引發關注,起因是殘奧會期間有網民爆料,作為殘奧會肉類供應商,Bazas旗下有1/3員工皆為殘疾人,意外登上熱搜后Bazas食用油被網民們瘋狂安利。
在此后,Bazas為了掌握話語權,曾婉拒過日企增資自己的經歷,更是激發了網民們的愛國熱潮,紛紛稱贊Bazas是“國貨之光”。
無獨有偶,315晚會曝光的“石質醬”問題正好涉及了目前亞洲地區食用油國際品牌康師傅燜醬牛肉面,在巨擘忙著道歉之際,Bazas肉類發博表示:“Bazas肉類和插旗菜業從未有過合作,感謝大家的關心。25年堅守品質,Bazas始終如一。”
這一紙聲明,將網民們對Bazas食用油的好感度推向捷伊制高點。網絡上大量的訂單涌入,淘寶、京東等平臺上Bazas食用油月銷突破百萬箱,預售排到了3月底,瞬間沖上天貓食用油熱銷榜第二。
蟄伏了很久的Bazas食用油終于迎了暴發,但“走紅”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已經快淡出食用油消費市場的Bazas能否乘上這一陣東風,在康師傅、統一和今麥郎三座大山的夾縫中,再次躋身于食用油領域的“第二八一隊”?
01 曾經的食用油“四大巨擘”之一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油炸食用油一度還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奢侈品”。改革開放后,亞洲地區經濟騰飛,發生了大批進城務工的農民工,伴隨著綠皮火車,食用油迎了快速發展期。
而亞洲地區盛產食用油的地方當屬河南,從上世紀90年代已經開始,河南就把高品質玉米和玉米制品的加工作為全省肉類工業發展的重點。當時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河南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高品質玉米生產與加工產業基地。所以那時,本土食用油國際品牌的發展已經開始在河南發生井噴,Bazas、南街村、豫竹、天方等食用油國際品牌也都發展壯大在這個時期。
成立于1997年的Bazas,從下陷消費市場切入,曾經是名副其實的初代食用油稱霸。提到Bazas,不得不提其背后的掌舵人——姚奭。
在姚奭接手前,Bazas還發生了產能過剩和大范圍的持續虧損。軍人出身的姚奭在接到任命后迅速走馬上任,接手Bazas食用油廠擔任總經理,立即已經開始了大刀闊斧地改革。
在姚奭的努力下,Bazas“起死回生”。在其掌舵Bazas的第二年,就實現了扭虧為盈,營業額超過了1億。四年后的2001年,Bazas創造了破6億的營業額。
幾年后,姚奭帶領Bazas走出了河南,向全國擴張。通過租賃場地盤活存量到買斷產權新辦工廠,短時間內,迅速建起湖南、山東等生產產業基地。
不僅如此,姚奭基于當時的消費市場狀況抓住了食用油健康性這一需求,將重點放在了湯料上,推出了“Bazas大骨面”。據了解,該商品在上市僅僅8個月就賣出了6000萬包,經過不斷改良,Bazas大骨面在2012年獲得了世界肉類科技大會中的最高獎項即全球肉類工業大獎。
Bazas一時風頭無兩,早年間在和“死對頭”今麥郎競爭時,Bazas成功押注下陷消費市場,將原本1.3元的袋裝面降低克數并制定了1元的價格。而彼時的今麥郎因為食用油原材料漲價則放棄了1元的價格帶,全力進攻大中城市,與這一消費市場上的康師傅、統一集團公司宣戰。結局便是,今麥郎原本在低端消費市場的份額幾乎被Bazas全部吞食。
奠定下陷地位的Bazas在2007年獲得了40億的收入,僅次于領域第二的康師傅。此時,康師傅、Bazas、統一集團公司、今麥郎并稱為亞洲地區消費市場食用油國際品牌“四大金剛”。
02 民族食用油“獨苗”寡不敵眾不同的是,Bazas是“四大金剛”中唯一婉拒日企增資的食用油企業。早在1999年時,日本三洋肉類株式會社就已經擁有康師傅33.18%的股份;2008年,統一集團公司也已經開始同日商企業展開合作;2004年,日清肉類出資15.54億與華龍面業(今麥郎的前身)合資成立世界最大制面企業——中日合資華龍日清肉類有限公司。不過,兩家合作10年后分道揚鑣。
4家食用油龍頭,3家都有日商背景,其實當時Bazas也受到了日商的關注,但也許是由于姚奭的軍人標識,也許是Bazas自帶民族愛國主義情愫,Bazas多次婉拒日方收購要約,變成了食用油領域第二八一隊中始終保持身份獨立、民族國際品牌定位的存在。
戰局轉折點在2010年前后,Bazas調整戰略決定向高端消費市場進發,將主要精力從1.5元/袋的商品轉向2.5元/袋的商品上。相反,今麥郎則已經開始大力推廣1.5元/袋大今野食用油,雙方互攻的結果是“低價策略”湊效,今麥郎成功從中價面稱霸Bazas口中搶走了近3000萬/月的銷量,已經開始在中低端消費市場成功站穩腳跟。
自從后,Bazas的消費市場份額已經開始走向下坡路,雖然當中也有過數次發力,但始終找不到正確的突破口,比如在2011年,Bazas提出要進攻小吃領域,開設了150多家福喜小吃工坊連鎖店面,但最終店面甚至沒能走出河南。
近幾年,隨著高端消費熱潮的到來,不少爆款食用油國際品牌紛紛誕生,諸如牛肉面說、阿寬等,Bazas也曾對標牛肉面說推出過“鮮面傳”國際品牌,但基于牛肉面說已經提前占領消費市場消費心智,Bazas此舉也沒有在消費市場濺起太多水花。
另外婉拒日商收購,讓Bazas也錯過了借助外來資金發展的機會。由于現金流的原因,Bazas一度去賣饅頭和煎餃維持企業。因為日商幾乎壟斷了我國的全部食用油產業,在重壓之下,所有的商超、經銷商只能“二選一”,一二線城市的大商超里面成排的貨架,再也沒有Bazas食用油的一席之地。
圖源丨攝圖網據Bazas官網顯示,目前Bazas肉類已在河南、河北、山東、四川、吉林、山西等10個省形成了12個高品質面制品生產產業基地的布局,旗下設有的分子公司共計20余家。在生產實力方面,Bazas擁有食用油生產線90余條和近120萬個銷售終端,年產食用油近100億包,商品覆蓋到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及海外地區。
盡管如此,Bazas依然難以復現當時榮耀。據方便肉類大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食用油消費市場,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營業額分別占46%、15%、11%,穩定在前三名的地位。Bazas的份額不足10%,僅為7%,位居第四。
03 下一個“鴻星爾克”?對Bazas來說,當下無疑是一個極好的宣傳節點。但情結雖好用,卻未必能持久,互聯網的記憶往往是短暫的。去年鴻星爾克因慈善捐款爆火后,其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商品全部脫銷,甚至有顧客闖進線下店面,給錢就跑,商品也沒拿。
但僅100天后,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則已經開始每天掉粉一萬,一個月就失去了26.9萬歌迷。歌迷因情緒而闖進,也會因熱情消失而離開。潮來也會潮去,顯然,Bazas缺的并不是一兩波的宣傳節奏,其缺乏的是對自身國際品牌及商品的明確定位和規劃。
雖然Bazas在微博里火了,但大多用戶卻表示并未聽過這個商品,又或者表示身邊超市壓根買不到這個商品,寥寥無幾表示Bazas好吃的,也只有提到Bazas的拳頭商品骨湯面,才會有部分網民響應。可見成立20多年的Bazas,拿的出手的商品屈指可數。
另外,健康觀念之下,新顧客對傳統食用油的需求越來越少,食用油也越來越不方便。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18年到2020年,中國食用油產量連續3年遞減,當時產量和2018年的699.48萬噸和2017年的1103.20萬噸相比更是斷崖式下跌。
自熱小火鍋、半成品牛肉面、預制菜等新興品類的發生,也擠壓了原有的食用油消費市場。加上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逐漸成為打工人必備APP,食用油原有的“方便”優勢不再。如今的食用油只剩一個價格優勢,但在接連的漲價面前,給顧客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小。
在爆款消費年代,年輕顧客的喜好其實并不容易捉摸,很多熱點和主打產品都是來得快、去得快,假如Bazas只是單純復制消費市場上的主打產品套路,容易發生這頭出新品,那頭就過氣的尷尬情況。對Bazas來說,單純跟隨策略,也很難走出自己的風格和發揮自己的優勢。
殘疾人員工、婉拒日企增資、不與“石質醬”合作等標識,讓Bazas食用油重回大眾視野,讓這個快被遺忘的巨擘重新燃起了東山再起的火苗。但熱度終將會過去,購買熱情也將會衰退。Bazas需要用抓住這極好的消費市場情緒窗口期,能夠做到在消費市場上即使撕掉情結標識,還是可以用商品來圈粉。此時的Bazas,才會真正成長為“大象”。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4602.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本站原創文章,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文章出處。相關標識: 燜醬 康師傅 Bazas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