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飯點,打著各家平臺醒目招牌的送餐小哥騎著電動車風馳電掣,已經成為樂山街頭的一景。當快捷、方便的叫“外賣”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慣,“外賣”食品是否安全衛生也成了老百姓關心的問題。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樂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圍繞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持續加強網絡訂餐監管,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全面落實主體責任
對餓了么、美團、自建平臺等網絡餐飲服務第三平臺開展約談和法律法規宣傳,督促自查自糾,落實平臺主體責任。設置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推動平臺落實資質審查、信息公示、應急處置等管理制度,推廣“食安封簽”、“無接觸配送”制度;指導入網餐飲單位建立健全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從業人員培訓和健康管理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為外賣食品系上“安全帶”。截至目前,開展行政約談21次,投放“食安封簽”30萬枚。
全面加強“監檢”聯動力度
將外賣食品及其相關產品納入年度抽檢計劃,突出對校園周邊、城鄉接合部等小餐飲、夜市集中區域的整治力度,會同相關部門聯動推進線上監測與線下核查,重點打擊未開展實名登記、資質審查、無證從事餐飲服務、使用假冒偽劣食品、“三無”食品、過期變質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對不合規商戶堅決予以下線處理。
截至目前,線上核查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信息3094條,檢查線下實體店1939戶,抽檢外賣食品40批次、快檢245批次,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監督意見書》278份,敦促213家商戶重新上傳證照信息,責令149戶存在“網絡公示證照信息與實體店不符、環境衛生差、管理不到位”等問題的經營戶進行停業、整改,查處案件14件,罰款15萬余元。
全面提升網絡餐飲質量安全監管水平
推動網絡餐飲服務“明廚亮灶”。鼓勵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為入網餐飲單位安裝后廚視頻設備,幫助更多的商家主動“亮”出后廚,接受社會監督。全市主城區入網餐飲單位明廚亮灶完成率達97%以上。
推行大數據監測。運用網絡餐飲大數據監測平臺,加強與監管部門、第三方平臺數據共享,形成監管合力。累計監測發現違規問題425個,問題核查處置率、自建交易平臺備案率達100%。
推進社會共治。采取專題培訓、日常檢查、約談等方式,開展外賣食品安全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會同第三方平臺建立食品安全監督員工作站,落實舉報獎勵制度,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目前,共培訓20期732人,處理網絡訂餐違法線索5起。
下步,樂山市市場監管部門將按照“四個最嚴”要求,進一步加強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嚴密防控食品安全風險,并結合“鐵拳”行動,嚴懲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凈化網絡餐飲服務市場環境,保障人民群眾“指尖美味”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