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冷鏈“松綁”,如何破局快跑 ?寧波開了新年首場專題會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視覺中國 圖
轉折點,出現在1月8日。
這一天,幾乎所有的新聞平臺,都在不約而同推送一則消息:即日起,海關總署取消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和非冷鏈物品口岸環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監測檢測等措施。
在經歷了漫長的行業寒冬后,進口冷鏈終于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松綁”日!
寧波進口冷鏈企業座談會現場。
3天后,寧波召開今年全市第一場專題會——進口冷鏈企業座談會。
這場年度開放“首會”,8家進口冷鏈企業,與商務、港口、海關、口岸、金融、市場監管、以及金融監管7家主管部門面對面,共同圍繞進口冷鏈發展、逐一“會診”業務開展存在的堵點難點,
市領導強調,“當前,進口冷鏈處于快速發展的風口期,也是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希望相關部門梳理各項政策服務落地,幫助企業先人一步搶抓機遇,堅定信心,加快布局進口賽道,加大進口產業創新力度,力爭為首季外貿開門紅做出貢獻。”
毋庸諱言,“松綁”之后,寧波決策層期待著進口冷鏈行業一手牽起外貿進口,一手引爆內需市場,同時做好招商引貿,聯動消費與投資兩駕馬車,實現跑步式發展。
這番表態,說到了進口冷鏈的“痛處”,也給出了進一步“松綁”的明確方向。
誠然,行業堵點的清障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項流程的簡化與每一個事權的下放都需要認真研究。但在經濟發展面臨三重壓力的當下,破局無疑需要快馬加鞭。
尤其要注意的是,“松綁”不能理解為只把“繩子”松一松,“韁繩”依然還捆綁在“千里馬”身上——“松綁”的第一層含義是“解綁”,是為進口冷鏈行業正名,把此前加諸一切不應有的束縛全部卸掉,讓相應的政策服務應出盡出、應兌盡兌、應享盡享。
反過來,“解綁”,也并不等于“放養”。目前進口冷鏈行業形態還是八仙過海,僅以到會的8家企業來看,有從事加工貿易的,有深耕冷鏈物流的,有自帶銷售渠道的,也有自營進口食品品牌的,不一而足。不同出身的進口冷鏈企業,資源稟賦與能力結構各異,但都在尋找經濟可行性和戰略必要性之間的平衡。
顯然,這就需要政府做好系統規劃。要從當下謀未來,緊跟發展趨勢,明確寧波進口冷鏈重點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徑,形成系統的產業規劃和政策體系。
解決了“解綁”問題,寧波還需要考慮的,是招商。
要緊貼需求,因時應勢,既要盯緊“大優強”,又不能光盯“大優強”,要從產業特性、成長性等角度綜合考量。要善于開展“產業鏈招商”“生態招商”,在招商過程中形成好生態。實現進口冷鏈業務回流。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招引市外、國外優質外貿主體。
在管理上做“減法”,在激勵上做“加法”乃至“乘法”。這就涉及到持續的金融賦能。
進口冷鏈,是個“燒錢”的行業。換言之,就是重資產,重運營。前期要買地、建倉、買車等投入,之后需要營銷、下單、執行,等待市場反應,最后才是資產回報期。金融機構要最大化發揮金融樞紐作用,從金融產品、信貸支持、費率優惠等多個方面推出相應舉措,緩解外貿企業進口冷鏈業務資金問題。
最后,加大中東歐商品進口。把企業的發展與城市發展目標“合二為一”。2021年,中方提出要從中東歐國家進口1700億美元商品。“首選之地”寧波自加壓力,勇擔國家使命,提出到2025年,寧波要進口100億美元商品。如今,行至中程,相關部門更要圍繞中東歐進口的全鏈條重點攻關,加快推動源頭采購組織化,培育擴大進口商品品類,優化各類平臺服務,推進內銷渠道建設,助力進口額不斷提升。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下一篇:山東首家網上生鮮館落戶威海文登1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