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市場監管局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執法檢查

紅網時刻新聞4月21日訊(通訊員 駱欣宇)4月以來,郴州市市場監管局發起進口冷鏈食品“鐵拳”整治專項執法行動,打好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主動仗。截至4月21日,共出動執法人員236人次,對市城區重點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全覆蓋執法檢查205家次,責令簽署提醒告誡書56份,發現并責令改正問題104個,采取臨時封存禁售措施3家,查辦案件7起。有力規范了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秩序,有效震懾了違法行為。
突擊檢查。
此次專項行動分3個層次部署力量,“面”上,由各縣市區市場監管局及其市場監管所加強屬地監管;“線”上,由市市場監管局15個督導組鋪開日常督導;“點”上,由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集中調度8個機動執法組,對市城區56家重點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及部分進口水果批發市場、大型進口水果銷售門店進行多輪次全覆蓋執法檢查。
召開行動部署會,進行了業務培訓,制定了執法檢查要點表,建立了每日調度機制。
各執法組堅決執行命令,每日對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戶的食品經營條件、食品索證索票制度和從業人員的管理情況進行現場檢查,重點核查采購經營儲存進口冷鏈食品是否有“五證”(進口貨物海關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集中監管倉出倉證明)和“湘冷鏈”追溯碼等相關證明資料。
對檢查過程中發現“五證一碼”不齊全的,執法人員對其實行臨時封存禁售措施,依法依規處理;對進銷貨臺賬記錄不規范,進貨查驗記錄不到位的,執法人員現場給予警告處罰;對分區不規范、環境不整潔等一般性問題,當場責令改正并舉一反三排查整改;對涉及其他部門職責的,及時通報相關部門;對涉嫌犯罪的案件線索,及時通報公安機關。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保持“鐵拳”整治高壓態勢,持續加大案件查辦力度,持續加強冷鏈食品全環節監管,持續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持續督促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防控主體責任,全方位、全身心筑牢冷鏈食品安全底線,為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告誡:
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必須做到以下十條:
1.進口冷鏈食品、進口水果生產經營者須具有與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場所,嚴格進口冷鏈食品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管理。
2.經營場所環境干凈整潔,與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
3.落實通風、消毒等措施。
4.采購經營儲存的進口冷鏈食品、進口水果須有“五證”(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業經消毒證明、集中監管倉出倉證明)和“湘冷鏈”追溯碼。
5.冷鏈食品須落實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6.進口冷鏈食品、進口水果實行專區銷售,并在顯著位置注明“進口冷鏈食品”等字樣。
7.食品經營者建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嚴格落實體溫檢測、健康上崗、健康異常報告等措施。
8.在崗從事接觸直接冷鏈食品工作的從業人員個人防護措施落實到位。
9.落實重點人群核酸檢測“應檢盡檢”,冷鏈食品、貯存及生產銷售環境、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落實到位。
10.申領“湖南場所碼”,并引導進店人員掃“場所碼”。
各進口冷鏈食品、進口水果生產經營者應開展自查自糾,自覺整改規范行為,嚴格遵守各項規定。對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據《食品安全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嚴肅查處,并通過媒體公開曝光典型案例。
進口冷鏈食品沒有核酸檢測合格報告、沒有消毒合格證明、沒有集中監管倉出倉證明、沒有“湘冷鏈”追溯碼的,禁止生產、加工和上市銷售,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等規定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進口冷鏈食品、進口水果生產經營者執行掃碼、測溫、監督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不力的,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歡迎社會各界加強監督,發現進口冷鏈食品、進口水果生產經營違法行為,請及時撥打12315熱線電話投訴舉報。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