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option id="0ccs2"><xmp id="0ccs2">
<tr id="0ccs2"></tr>
<sup id="0ccs2"></sup><acronym id="0ccs2"></acronym>
<rt id="0ccs2"></rt>
<acronym id="0ccs2"><small id="0ccs2"></small></acronym>
<samp id="0ccs2"><object id="0ccs2"></object></samp><acronym id="0ccs2"><center id="0ccs2"></center></acronym>
<sup id="0ccs2"></sup>

中國冷鏈物流網

頭條|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又見新政

時間:2023-01-11 04:07:56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5月23日《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對外公布

《方案》既聚焦“硬件”又突出“軟件”,提出加強道路、供水、能源、物流、信息化、綜合服務、農房、人居環境等農村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和鄉村治理。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5月23日,中辦、國辦印發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對外公布(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取得積極進展,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方案》既聚焦“硬件”又突出“軟件”,提出加強道路、供水、能源、物流、信息化、綜合服務、農房、人居環境等農村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和鄉村治理。

“鄉村建設的一個基本目標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水平、標準、檔次可以因地而異、高低有別,重點是保障基本功能,解決突出問題。”中央農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鄉村建設行動的重點任務概括起來就是“183”行動:“1”就是制定一個規劃,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8”就是實施八大工程,加強道路、供水、能源、物流、信息化、綜合服務、農房、農村人居環境等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3”就是健全三個體系,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和鄉村治理。

《方案》的八大工程中提出,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推進鮮活農產品低溫處理和產后減損。依托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產地冷藏保鮮,建設通風貯藏庫、機械冷庫、氣調貯藏庫、預冷及配套設施設備等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面向農產品優勢產區、重要集散地和主要銷區,完善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整合優化存量冷鏈物流資源。圍繞服務產地農產品集散和完善銷地冷鏈物流網絡,推進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建設,加強與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間的功能對接和業務聯通,打造高效銜接農產品產銷的冷鏈物流通道網絡。完善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完善農村商業體系,改造提升縣城連鎖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支持有條件的鄉鎮建設商貿中心,發展新型鄉村便利店,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引導利用村內現有設施,建設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發展專業化農產品寄遞服務。宣傳推廣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深化交通運輸與郵政快遞融合發展,提高農村物流配送效率。

點擊看《方案》原文

答記者問

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中央農辦負責人就

《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答記者問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圍繞《方案》制定印發和貫徹落實等問題,中央農辦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方案》出臺有什么背景和意義?

答: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如期完成,村莊基礎設施顯著改善,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農村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還不健全,往村覆蓋、往戶延伸還存在明顯薄弱環節,與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差距。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強調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2021年、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作出了具體部署。

制定出臺《方案》,對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進一步提升鄉村宜居宜業水平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是有助于推動確立鄉村建設的工作導向。《方案》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明確了鄉村建設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樣,指導鄉村建設行動扎實穩妥推進。

二是有助于推動健全鄉村建設的實施機制。《方案》將創新鄉村建設推進機制作為重點,進行專章部署,旨在充分調動農民參與鄉村建設和管護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防止脫離群眾想當然、拍腦袋決策,自上而下下任務、定指標。

三是有助于推動鄉村建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方案》對加強鄉村建設行動統籌協調、責任落實、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提出了明確要求,推動打通政策痛點堵點難點,形成推進鄉村建設的工作合力。

問:鄉村建設的總體要求是什么?

答: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必須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逐步使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一是在理念上堅持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廣泛依靠農民、教育引導農民、組織帶動農民搞建設,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組織保障等方面作用,不搞大包大攬、強迫命令,不代替農民選擇,嚴禁隨意撤并村莊搞大社區、違背農民意愿大拆大建。

二是在目標上堅持從實際出發,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同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相協調,結合農民群眾實際需要,分區分類明確目標任務,合理確定公共基礎設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不搞齊步走、“一刀切”。

三是在推進上堅持遵循城鄉發展建設規律,保持足夠的歷史耐心,合理安排村莊建設時序,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財力可持續和農民可承受的基礎之上,防止刮風搞運動,防止超越發展階段搞大融資、大拆建、大開發,牢牢守住防范化解債務風險底線。

四是在方式上堅持充分體現農村特點,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鄉土氣息的鄉村風貌,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防止機械照搬城鎮建設模式。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建設,實現鄉村建設與自然生態環境有機融合。健全建管用相結合的長效機制,確保鄉村建設項目長期穩定發揮效用。

問:鄉村建設的重點是什么?

答:鄉村建設的一個基本目標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水平、標準、檔次可以因地而異、高低有別,重點是保障基本功能,解決突出問題。《方案》圍繞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出12項重點任務,概括起來就是“183”行動。

“1”就是制定一個規劃,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縣域規劃建設一盤棋,明確村莊布局分類,合理劃定各類空間管控邊界,優化布局鄉村生活空間。積極有序推進村莊規劃編制,發揮村莊規劃指導約束作用,確保各項建設依規有序開展。

“8”就是實施八大工程,加強農村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方面,重點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以縣域為單元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農村公路骨干網絡,推動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供水方面,重點強化農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加強防汛抗旱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能源方面,重點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按照先立后破、農民可承受、發展可持續的要求,穩妥有序推進北方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物流方面,重點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信息化方面,重點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村生產生活深度融合,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進鄉村管理服務數字化。綜合服務方面,重點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加強村級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推進“一站式”便民服務。農房方面,重點實施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逐步建立健全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深入開展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傳統民居保護與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方面,重點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統籌農村改廁和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

“3”就是健全三個體系,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和鄉村治理。推進服務和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提高農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實施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行動,適應農村經濟社會形態和人口結構的變化,發揮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支撐作用,促進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資源在縣域內統籌配置和銜接互補,推動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由注重機構行政區域覆蓋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務覆蓋轉變。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完善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推動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鄉村文化設施建設,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廣積分制、數字化等典型做法。

網 評

鄉村建設行動把藍圖變成施工圖

鄉村是中國的根。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建設繁華的城市,也要建設繁榮的農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2021年、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有非常具體的安排。此次印發實施方案,既聚焦硬件又突出軟件,明確了鄉村建設行動的路線圖,讓鄉村建設行動目標更具體、方向更清晰、任務更明確。

鄉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鄉村建設行動是為了農民。當前,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拓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毋庸置疑的是,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還不健全,往村覆蓋、往戶延伸還存在明顯薄弱環節,與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差距。要落實好、完成好實施方案中提出的12項重點任務,確保到2025年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把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的藍圖變成施工圖,就要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更多地體現“堅持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的理念。

把藍圖變成施工圖,必須讓硬件建設更硬。鄉村建設不僅包括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包括鄉村治理機制培育、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社會公共服務和鄉村文化建設等。但硬件建設上不去,軟件建設的再好,也是沙灘上蓋房子,根基不穩。要從加強道路、供水、能源、物流、信息化、綜合服務、農房、人居環境等農村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入手,立足鄉村現有基礎,因村制宜、因需制宜,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和鄉村治理,切實解決好群眾宜居宜業的痛點難點問題,杜絕鄉村建設和民需民情“兩張皮”現象。

把藍圖變成施工圖,必須讓軟件建設更強。鄉村是農民的家園故里與精神港灣。在加強物質條件建設的同時,更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思想道德建設、文化體育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繁榮發展鄉村優秀文化,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足,守住鄉土的根脈。要通過政策引領、環境育人、教育賦能、文化鑄魂等手段培訓新型職業農民,使其成為引領鄉村新風尚,帶領鄉村發展的有生力量,讓鄉村處處呈現“豐年人樂業,垅上踏歌行”的美麗景象。

把藍圖變成施工圖,必須讓行動落實更實。鄉村建設,最忌急功近利、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最需久久為功、馳而不息。“嚴禁隨意撤并村莊搞大社區、違背農民意愿搞大拆大建”“不搞齊步走、‘一刀切’,避免在‘空心村’無效投入、造成浪費”“防止超越發展階段搞大融資、大拆建、大開發,牢牢守住防范化解債務風險底線”……這是鄉村建設的具體要求,也是不能逾越的底線。守住底線,鄉村建設行動才能有章法、有規矩。各地各部門要以此為鏡,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積小勝為大成,真正把這件事關億萬農民福祉的大事辦好、實事辦實。

來源:新華社 光明日報 金羊網

現代物流報綜合整理

END

《現代物流報》看點別錯過!點擊版面看詳情

不一樣的“618”,不一樣的京東

責編:西西

監制:聽雨

權威行業全媒體

010-83775637

13611229329

聲 明

現代物流報微信公眾平臺所發布的文章,除本報記者原創外,亦含有各大媒體、互聯網平臺推薦作品。如圖文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妥善處理!歡迎廣大朋友及作者直接投稿給我們!

電話:010-83775637 4000565698

投稿郵箱:xdwlbbjb@163.com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上一篇:盤前情報丨冷鏈物流行業再迎政策利好,今年煤炭產量連續4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下一篇:冷鏈產品市場需求增長,加上政策指引,我國冷鏈物流行業未來可期

相關推薦
  • 華鼎供應鏈以冷鏈服務為基礎 推動冷鏈物流
  • 冷鏈物流概念股龍頭-冷鏈物流概念股有哪些
  • 冷鏈行業迎來發展熱潮,喜曰喜助推冷鏈物流運
  • 溯源管理嚴格落實讓冷鏈成放心鏈
  • 數字賦能智向未來,領創全冷鏈的“澳柯瑪思路
  • 攜手提升城市保供能力 冷鏈物流行業共尋“
返回頂部
?
天天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