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顧客更加信任冷鏈食品、選擇冷鏈食品?

近年來,跨境電商這塊大蛋糕的迅猛膨大,也讓很多生鮮電商意圖分得一塊蛋糕,然而在嘗過之后,他們發現,這塊“冷蛋糕”雖然好吃,卻不容易吃到嘴里。生鮮電商包括跨境生鮮電商,近十年來的失敗連連就是證明,燒了天價數字的錢,最后卻落得個生鮮電商“先烈”的“光榮稱號”,實在是有點悲壯。
不過,事情都有兩面性,生鮮跨境電商這件事總是要做下去的,君不見,如今一些生鮮跨境電商和與之合作的冷鏈物流企業,屢敗屢戰不屈不撓的仍在堅持做,就說明這塊行業大蛋糕還是有吃頭兒的,關鍵是看你怎么吃到嘴里。
1杜絕假貨
網上購物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是產品質量問題,跨境食品電商如何才能保證消費者購買的是海外正品而不是假貨?這不僅是消費者關注的首要問題,也是生鮮跨境電商和冷鏈物流行業必須正視的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唯一的辦法只能是采取跨境冷鏈食品溯源機制。這一溯源機制的源頭不可能是在國內,而必須從國外的產地端就開始建立并一直延續到國內的銷售端,這是一條非常漫長的遠征之路,不僅遠,且難;所謂難,就是對這條全程供應鏈的溯源中間不能有任何環節的中斷。
過去,人們總認為,消費端溯源似乎只是國內消費者和客戶的事,如對進口生鮮食品,在國內任何一個銷售地點的貨架上,都可以對其掃碼,這樣就能清楚的看到進口食品的全程供應鏈鏈路,包括進口食品的詳細介紹,從而有效杜絕假貨的發生。
但更重要的溯源手段,還是要依托政府監管部門的精準溯源和管控。特別是新冠疫情的出現,更是大大促進了這項工作的進展。
2降本增效
對于跨境冷鏈食品電商來說,所面臨的另一大難題,就是將冷鏈食品從境外的倉庫或港口運送到國內的客戶手中和消費者餐桌。
時間就是成本,長時間的倉儲運輸,無疑會導致跨境電商的運營成本增高。而對于消費者來說,現階段跨國冷鏈產品的全鏈條物流體系尚未形成,會導致物流運送耗時較長,需要長時間的等待才能收到產品。
跨國電商冷鏈物流的這一短板,也是冷鏈產品與國際貿易最大的短板。如何提高跨境冷鏈食品物流運送的時間效率,已成為關系到冷鏈食品國際貿易未來發展的關鍵。
為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為了跨境冷鏈食品電商的長遠發展,有必要在全球與我國有冷鏈食品國際貿易的國家和地區的港口、碼頭,建設冷鏈物流前置倉,通過最大限度地縮短境外產地端與國內消費端之間的地理距離,進而減少進口食品的物流環節,從而構成較為完善的全球倉儲運輸一體化體系,在提高冷鏈物流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
3先嘗后買
冷鏈產品線下實體店以購買便利、店面可感觸、產品可視等方面的競爭優勢,構成了用戶全方位購物體驗,對電商也形成了一定的沖擊,線上線下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但也存在著互補關系。
尤其是現在,電子商務在開展跨境電商的同時,實體店也在緊鑼密鼓的開進口食品超市,不管是標超、大賣場,還是便利店均有進口食品銷售專區。這倒不新鮮,新鮮的是國內一些大型批發消費終端如北京盛華宏林批發市場,已開展了進口冷鏈食品農產品先嘗后買的經營模式,為此還在市場內專門開設了一座小型酒樓,不僅市場內的非冷鏈進口食品可以先嘗后買,而且,對于顧客選好的冷鏈食品農產品,還可以在酒樓現場加工,待顧客品嘗后,再決定是否購買。
這一做法的最大受益者,看起來好像是進口食品農產品的批發銷售大戶,在這里親自品嘗一下,不好吃不進貨,以后批發給零售商們,也更有了底氣;其實不然,最大的受益者乃是批發市場本身,由于適應了國人喜歡先嘗后買的習性,加之疫情后的農批市場普遍開始實行批零兼售,所以,進一步促進了進口食品農產品的大進大出。
實體商業的這些做法,值得生鮮食品跨境電商借鑒。隨著跨境生鮮食品電商逐漸步入穩定的流量期,反哺線下商業模式,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已成為新趨勢,完全應該也完全有能力在客戶體驗方面步子邁得再大點,譬如開設線下冷鏈食品體驗店,讓消費先品嘗后網購。總之,生鮮電商依托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支撐,在全國范圍內布局線下體驗店,通過線上賦能線下、線下引流線上,實現雙線貫通,滿足不同顧客對進口冷鏈食品需求場景的全覆蓋,可以有效地解決用戶對進口冷鏈食品的信任問題。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