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電商冷鏈配送”國家標準發布,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原標題:首個“電商冷鏈配送”國家標準發布,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020年10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用香精》(GB 30616-2020)等38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4項修改單的公告,其中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物聯冷鏈委等單位共同起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冷鏈物流衛生規范》(GB 31605-2020)強制性國家標準將于2021年3月11日正式實施。
“電商冷鏈配送”標準為什么會出現?
一、國家和政府對生鮮食品的高度重視
國務院近年來發布多項政策要求,鼓勵推動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特別是新冠疫情襲來,面對突發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冷鏈流通體系在保障民生方面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屬性和戰略安全屬性凸顯。
在后疫情時代,防范新冠病毒通過冷鏈流通傳播的風險,更加對整個冷鏈流通體系的標準化、數字化、可監管提出了要求,國家層面推動冷鏈物流體系升級發展的政策力度進一步增大。
各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冷鏈專項規劃,給冷鏈物流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冷鏈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巨大。
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需求
目前我國冷鏈物流配送尚處于起步階段,特別是針對于最后一公里的操作規范缺乏相應的技術指導,發生在最后一公里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屢見不鮮;
由于服務不規范、服務水平低下、最后一公里的冷鏈管理不到位等,導致消費者投訴的案例也非常多,行業內亟需制定冷鏈物流配送服務管理規范,以使冷鏈物流配送服務規范、快速、穩妥的發展。
三、生鮮電商企業自身也需要統一的冷鏈標準化規范
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3225億元,較2018年1950億元,同比增長65.38%,而在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居民減少了外出購物活動,平臺購物成為居民的主要渠道。
生鮮電商發展離不開冷鏈物流發展,就目前而言,我國冷鏈物流發展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部分地區冷藏設備耗能高、效率低,冷鏈物流標準不統一,全流程跟蹤監測不足等問題,必須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
“電商冷鏈配送”標準有哪些?
本文件中在配送服務過程中提出管理要求,包括信息管理、設施設備、人員要求、包裝及溫控材料要求等;
在作業流程及要求中,規定了配送站暫存的收貨和垛碼方面的相關規范要求,配送員配送前、交付以及交接的相關規范要求,配送商品的撤回機制要求。
最后給出了電子商務冷鏈配送服務提供方的內審內容以及改進方式。
文件中冷鏈物流配送服務提供方是指提供冷鏈配送服務的組織及相關個體,主要包括第三方冷鏈物流配送企業、電子商務運營企業內的冷鏈物流配送部門、從事冷鏈物流配送服務的個體工商戶或個人等。
“電商冷鏈配送”標準實施意義
生鮮電商被譽為電商行業的最后一片藍海,由于冷鏈食品易腐爛變質的自然屬性,以及電子商務的虛擬性,使得電商的整個供應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特別是冷鏈物流環節的時效性和食品安全性。
本標準的制定有助于對生鮮電商冷鏈物流配送服務的作業及管理予以規范,為"最后一公里"從技術層面和操作規范性層面上提供指導性標準,引導冷鏈物流配送企業構建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形成“有標可依,有標能依”的健康行業環境,提升行業服務質量水平。
另外,2020年借助新冠疫情下“宅經濟”的崛起,“無接觸配送”模式的大火,給生鮮電商行業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各生鮮電商平臺迎來了銷售額的井噴。標準化的運作是降本增效的有效方式。
據了解,浙江已將冷鏈物流空間布局規劃納入全省“十四五”發展規劃,并提出冷鏈物流“骨干基地-物流園區-分撥中心-配送網點”四級功能布局體系。到2022年底浙江全省至少掛牌成立11個冷鏈物流骨干基地,建設33個冷鏈物流園區,到2022年底帶動冷鏈物流產業投資1000億元左右。
同樣,在《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鼓勵發展社區自提柜、冷鏈儲藏柜等新型社區化配送模式,完善冷鏈倉儲建設等關鍵問題,給冷鏈物流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冷鏈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巨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