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冷鏈海鮮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冷鏈物流防疫科普必讀

10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發布消息稱,近日,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
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并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冷鏈行業防疫工作尤為重要。按照交通運輸部的要求,持續強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人物并防”,切實防止新冠病毒通過冷鏈物流渠道傳播。
那么,冷鏈行業如何防疫?各相關企業該如何開展防控工作呢?
強化部門協同聯動
積極配合衛生健康、海關等部門開展對國產和進口冷鏈食品采集相關樣本、冷鏈貨物運輸車輛及冷鏈物流從業人員的核酸檢測工作。配合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應急處置、環境消殺等工作,建立冷鏈物流供應鏈全鏈條、可追溯、一體化管理體系。密切配合海關部門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查驗工作,強化口岸通關查驗管理。
加強從業人員防護
直接接觸進口冷藏集裝箱或者冷藏貨物的物流一線工作人員,應全程佩戴口罩、防護手套等防護用品,至少應上下崗前各測量一次體溫。配合海關進行冷藏貨物新冠病毒檢疫的港口作業人員應相對固定,全程正確穿戴防護服護目鏡、口罩、防護手套等防護用品。
有條件的地方,可定期組織冷鏈物流一線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督促指導冷鏈物流企業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消毒用品和裝備。
進一步加強對港口作業人員以及司機、裝卸工、船員引航員等冷鏈物流一線工作人員的個人防護,防止感染風險。原則上,各港口碼頭、貨運場站的作業場所及工作區域入口需配備體溫檢測設備。
嚴格運輸裝備消毒
切實強化國際冷鏈集裝箱運輸管理,全力做好冷鏈貨物運輸船舶、車輛等運輸裝備消毒工作。從事冷鏈物流運輸的廂式車輛,在每次重新裝載貨物前均要對廂體內外部進行重新消毒。
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與衛生健康、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推動實施跨境冷鏈物流道路貨運司機在口岸點、作業點、居住點的閉環管理,鼓勵采用跨境甩掛運輸等新組織模式,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落實信息登記制度
登記信息保存期限原則上不少于3個月,要加強與商務、衛生健康、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冷鏈物流全程追溯管理。
對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要積極配合衛生健康、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做好涉事產品運輸環節相關接觸人員的排查和跟蹤監測,發現情況及時有效處置。
摸清區域內冷鏈物流企業的底數,建立本區域內冷鏈運輸企業和運輸車輛臺賬。督促冷鏈物流企業嚴格查驗進口冷鏈食品海關報關單據及檢驗檢疫證明,如實登記裝運貨物信息、車船信息、司乘人員(船員)信息、裝卸貨信息及收貨人信息等,不得承運無法提供進貨來源的進口冷鏈食品。
港口企業、貨運場站要如實登記進出港口場站的冷鏈物流道路貨運車輛信息及駕駛員信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