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發展前景大,那么誰會成為冷鏈物流的巨頭?

冷鏈物流“蛋糕”飄香
社會各項消費升級的浪潮下,生鮮的消費需求也在逐漸增長,推動了中國冷鏈物流市場的快速發展。冷鏈運輸明顯處于高速增長的市場,將會成為新一代的“蛋糕”,市場繁榮的同時,冷鏈基礎設施也在進一步完善。
2018年中國冷庫市場預計新增庫容488萬噸,同比增長10.3%。并且從新增區域來看,武漢、杭州、福州、濟南、重慶、大連等二三線城市增幅明顯。
雖然,冷鏈物流市場的“蛋糕”很香,卻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冷鏈行業的錢,并不好賺。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百家爭鳴,卻無巨頭
目前中國冷鏈物流市場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在2017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總收入為259.83億元,僅約占全國冷鏈物流的27.52%,市場“水大魚小”,尚無超級巨頭出現。
百強企業極低的市場占有量,也體現在了行業利潤率上。當前冷鏈物流行業的平均凈利潤僅在3%左右,且仍在不斷壓縮。在各項成本逐年上升的大環境下,從業者們要如何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中國冷鏈物流流通率仍與發達國家存在的巨大差距。冷鏈物流70%的客戶需求并沒有人提供服務,這些人只能買面包車自己解決。而相比之下,國內物流企業更多是為爭奪30%的合同客戶,打造服務標準。
冷鏈流通率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便可發生本質改變。這種差距是全方面的,既有像基礎設施落后、區域資源不均衡、用人成本高等來自行業共性的原因,也有鏈路效率低以及管理理念落后等企業自身頑疾。
冷鏈物流問題多,如何發展?
冷鏈行業發展顯然需要“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條適合本土化環境的道路,運作效率提升以及信息化建設,是行業普遍的共識。但這條路要怎么走,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方向。
成本問題:
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鏈路逐漸優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但長鏈變短鏈的環節中,還有許多問題。首當其沖的是成本問題,冷鏈的設備要求不低,如何在實現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擴大盈利空間?這是一個關鍵。
冷鏈物流屬于典型的重資產業態,倉儲、專線物流以城市配送體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上下游全流程,以及在倉儲、設備、人員操作的高度數字化建設工程門檻之高,足以直接將大多數冷鏈企業拒之門外。
信息技術問題:
自動化程度低,以及人工作業的現狀仍將長期存在。弊端顯而易見,商品往往只在倉儲環節以及部分流通環節實現商品完全可視化,但在干線及城市配送節點里,仍有大面積的信息“盲區”。正因為此,風險管控以及鏈路價值最大化,持續考驗著企業的運營能力。
目標客戶問題:
目標客戶的矛盾點,服務大客戶意味著服務商的模式和功能,需要高度定制化、個性化。但缺少靈活性,一旦訂單出現波動,營收壓力會急劇提升。服務小客戶,又會遇到無法配置相應資源的尷尬情況。
冷鏈市場的問題導致了成本居高不下,訂單分散且非標,并隨著行業的發展,末端生鮮零售場景日益趨于多樣化和碎片化。低標準的冷鏈物流企業,實際成本遠超用戶可承受能力。
生鮮零售商和冷鏈物流的銜接
而生鮮零售商的問題與冷鏈物流行業相似,并沒有借此成長出一棵“參天大樹”,市場集中度很低。
冷鏈物流行業和生鮮零售商至少可以達成一個共識,互聯網元素的運用,可以打通更多商業鏈路,使其得到更多優化空間,實現降本增效。
現在是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冷鏈物流和生鮮零售商都需要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得到更多優化的空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值得思考的是,這需要一個成熟的、完善的互聯網信息平臺,沙師弟為了搭建全國物流行業從業者的溝通“橋梁”,自主研發了三款軟件“貨車導航(司機端)、運力管家(貨主端)、同城配送(最后一公里)”免費提供給全國的物流人使用,沙師弟和全國的物流企業合作伙伴,聯手整合全國的物流資源,為物流行業車貨匹配和流通提供了便利。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