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 這個開了200家店的披薩品牌,選擇放棄加盟

總第 3625 期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編者按:
「七十二餐」是一檔由餐飲老板內參獨家出品的高端行業訪談節目。
對話比格比薩創始人 - 趙志強,是「七十二餐」繼麻六記、大龍燚、江邊城外 …… 后推出的 2023 年又一重磅訪談內容。我們試圖以對話為鑰匙,探尋喊出 " 未來十年要做到中國披薩 No.1" 口號的比格比薩背后的故事。
從 100 家店 70 個加盟商
到 200 家店 40 個加盟商
在正式錄制開始前,內參團隊來到比格比薩總部辦公樓踩點。
在問及比格目前規模時,比格比薩創始人 - 趙志強提到:" 現在的比格已經有 200 多家門店,下一步計劃在年底開出 40 家,明年新增 100 家。"
趙志強回憶道:"10 年前,比格剛到達 100 家門店時,有 70% 都是加盟商。現在的比格已經有 200 家門店,其中 40 家是加盟的范疇,剩余的 160 多家都是直營。"
聽完此話,在場一行人生出了一個很大的疑問,站在比格的立場上來看,加盟無疑是能夠快速拓店的一個絕佳時機。哪怕是揮起鐮刀割韭菜,也能快速的讓品牌勢能再進一層樓。
換句話講,韭菜這么多,為什么不割?
當訪談正式開始時,趙志強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比格不是不做加盟,而是現階段的比格不做。
我們做加盟做得早,品牌創立不到一年的時間時,就開放了加盟。當時資金不足,又沒錢又想開店,只能借力加盟模式,放兩三家加盟店,開一家直營店,如此循環,先把比格這個企業做起來,利用規模優勢進行采購。但隨著門店數量越來越多,加盟商的數量也水漲船高,管理難題隨之而來。"
2010 年,趙志強開始逐漸意識到一個問題,不是所有的加盟商都能跟上總部的步伐。
在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后,荷包逐漸豐盈的加盟商開始有了自己的算盤,這時的比格很難再去約束和管理部分加盟商,而加盟商也不再愿意為了品牌建設二次投入。
意識到這點的趙志強開始有意控制加盟門店的占比。
" 我知道我現階段該干什么事,目前比格就奔著 500 家直營店的目標去努力,用直營去打天下,只有保證直營店的占比,才能保證品控一致,才會有強大的品牌勢能。之后再談加盟,當有了強大的管理基礎做保障,再放加盟的市盈率一定會比現在強很多。這一切都是連鎖反應。"
也是有了這樣的自信,比格開始減少加盟商數量,將門店把握在自己手里,從一開始 70% 的加盟占比降至現如今的 20%。
內參君不禁開始好奇,能有這樣的耐性和堅持,比格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品牌?創始人趙志強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 如果做漢堡的話,可能我已經失敗了 "
同樣作為西式快餐的大單品,漢堡比披薩競爭更激烈,也更容易跑出大品牌。在過去的二十年時間,肯德基、麥當勞等一眾品牌的迅速擴張也不斷的驗證這一點。
今天的趙志強在看漢堡品類的增速時,沒覺得后悔。他說:" 如果我做漢堡的話,可能已經失敗了 "。
對他而言,做披薩是個正確的選擇。更嚴謹地說,改做披薩是個正確的選擇。
趙志強最初也是漢堡派的創業者。1999 年,他在老家開了一家自己的漢堡店,開始了第一段餐飲創業歷程。當時他主要賣漢堡,但也陸陸續續加品類,上了披薩等其他西式小吃快餐。這家店逐漸發展成一個以漢堡為主打的西式快餐店。
2001 年,積累了一些創業經驗、快要到而立之年的趙志強想要走出老家、找找機會。恰逢北京申奧成功,于是他和妻子來到首都。在北京考察了一圈后,趙志強深深折服于肯德基、麥當勞的發展,他意識到:"(漢堡)這個方面我們沒有太多機會了 "。
雖然有被沖擊到,但趙志強不至于迷茫,因為他又被另一個品類的 " 王者 " 必勝客沖擊到。
當時的必勝客雖然店不多,但店店生意火爆,周一到周五天天排隊。必勝客賣的可不是什么平價產品,一張披薩百八十塊錢,在那個年代,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價格。
趙志強認為,披薩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單品,他做披薩有優勢。
趙志強認為披薩有潛力:
1、很多顧客喜歡,有市場;
2、披薩品牌少,競爭對手少;
3、定價比漢堡更高,但成本只需要一二十塊錢,毛利能到 80%,有利潤空間。
趙志強認為自己做披薩有優勢:
1、我做過披薩,有技術,不算門外漢;
2、我有餐飲從業經驗,我可以找到一個區別于必勝客的定位。
他決定來有很多披薩愛好者的北京,開一家和必勝客不一樣的披薩店。
" 必勝客價格高、定位家庭、做零賣,那我就價格低,定位學生、做自助。" 隨后,趙志強創建了比格比薩,定位為 " 高性價比自助披薩 ",首店開在北京高校云集的海淀學府路。
從定位來看,比格比薩和必勝客不同,卻和那家漢堡店的有一定相似度。
比格比薩很受學生群體的喜愛。很快,趙志強在學府路周邊復制出了四家門店,比格比薩完成從 0 到 1,再到 5 的進階。俘獲海淀學子芳心的比格比薩,開始將目光投向西城、東城的學生們。
為什么是學生?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學生群體的接受能力強,彼時的披薩在中國消費者中還沒有完全打開市場,借由學生之手,可以培養消費者;其次,學生的傳播能力強,有助于打開知名度。
所以,比格的前 5 家店,都沒有離開學府區。
趙志強認為,五家店對于一個品牌來講是一個轉折點。品牌門店數達不到 5 家,還不能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過于分散;當數量超過 5 家還不能重視時,在管理上可能會出現一些漏洞。
在 5 家店之后,比格比薩抓住時機,迅速的跑了起來。在 2012 年前后達到了百店目標,現在已經有了 200+ 門店。
敢于 " 放棄 " 顧客
時間來到 2010 年,當時一家海鮮燒烤自助店,開到了比格北京上地門店對面。這家海鮮自助開出,也讓比格上地店客流大幅衰減,沒有了生意。
" 那家店里什么都有,SKU 能達到 400 多個,各式魚蝦蟹肉甜品小吃非常豐富 ……" 趙志強回憶道:" 當時就有比格的消費者跟我反映,比格產品太少了,希望我們可以豐富一下。"
其實,這種反饋不是第一次聽到,在比格成立的 20 多年里," 豐富產品線 " 這個聲音一直在趙志強耳邊縈繞。
但趙志強在這件事上,十分堅定:" 如果顧客僅僅是因為哪家肉多、哪家便宜,就選擇哪家的話,這批人也不是比格想服務的客戶,要敢于‘放棄’這批人。"
" 我從比格創立之初就一直在做取舍,要知道做加法容易,做減法難。相較于一般 200-300 個 SKU 的自助餐,比格目前的 SKU 只有 130 種,我們每 4 個月還會再次上新,對銷量不好的菜品進行輪換。
這樣一來,選擇比格的消費者一定是因為產品,而并非模式。"
對于比格之后的發展,趙志強提到:" 聚焦,聚焦,再聚焦。" 聚焦到披薩上,聚焦到客群上,聚焦到信息化管理技術,都是現階段的比格要做的事情。
最后臨別時,秦朝問道:" 您覺得比格還需要用多長時間,可以做到中國披薩第一?"
趙志強答:" 再給比格十年。"
小結
對話比格比薩 - 趙志強,是 < 內參 × 七十二餐 >2023 年開年第二季訪談內容,接下來,小放牛、西少爺、四季民福等頭部品牌創始人將陸續登場。
「七十二餐」這是一檔由餐飲老板內參獨家出品的高端行業訪談節目,我們尋求大時代下,餐飲行業中具有標桿作用的人和品牌,與 72 位具有標桿案例意義的人物、品牌,通過洞察人、品牌、產業之間的微妙關系,展現具有真實、專業觀點的行業切片,為大時代中的餐飲行業提供深度且落地的思考和樣本梳理。
2023 年,大浪淘沙下,進步的車輪滾滾向前,而餐飲也表現出極強的進化力量。經歷過去幾年的動蕩,餐飲人憑借堅韌的意志力,在不確定的時代尋找 " 確定性 "。現在,我們將以高端訪談的形式,由資深觀察者對話餐飲品牌大腕,為餐企同行提供破局的全新思路。
明天會如何,誰也不知道。面對未知前路,方向在哪里?標桿在何處?「七十二餐」這場線上思維盛宴,等你一起來隔空舉杯,共同守望明天!
查看原文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創新線上線下培訓,濟寧全力打造“儒廚大課堂”餐飲服務培訓品牌為何不能近親繁殖?來自基因的詛咒,這是大自然的最后一道防線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