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發展模式格局正逐漸成型!餐飲業還有哪些新機遇?

近日,隨著食品大企業“中考”成績的披露,預制菜在餐飲供應鏈上的優勢盡顯。在預制菜東風風口下,預制菜產業規模仍在不斷加碼,在不斷摸索中,各家企業預制菜發展模式正在成型,預制菜這塊“蛋糕”正在被加速分食。
01
“盒馬模式”下的預制食材與預制菜!在剛剛過去的”818“盒馬日”上,盒馬CEO(首席執行官)侯毅稱,零售企業需要適應充滿挑戰的大變革時代,盒馬要不斷在競爭中學習、自我革新。“消費者不會在一個零售平臺買齊所有產品,不存在一站式購物,一定要有讓消費者印象深刻的爆款產品”侯毅說。
盒馬率“鮮”搶跑,品質、差異化突圍
盒馬算是比較早一批入局預制菜的企業。2017年,盒馬推出盒馬工坊正式布局預制菜,緊接著在2020年推出3R事業部,研發即烹、即食、即熱類型的預制菜。
今年4月盒馬官宣成立預制菜部門,將其提為一級部門,并圍繞好吃、新鮮、新奇、新場景全面升級其預制菜商品,全面加速新品開發,主打品質化和差異化的預制菜。
5月,盒馬的上海央廚也正式投產,同時在上海發起預制菜生態聯盟,攜手安井食品、千味央廚、泰森、國聯水產等食材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和高校優勢互補,共同解決預制菜行業當下面臨的不新鮮、不好吃、同質化的痛點,并助推產業良性發展。
預制食材的“盒馬模式”
針對菜品的同質化,盒馬力求在菜品風格、口味上不斷出新;一個最鮮明的例證是,消費者在過年期間最常吃的八寶飯,盒馬就創新推出了10余種口味,包括“網紅風格”的流心奶黃八寶飯,還有結合地方特色的臘汁肉八寶飯等。
比如今年盒馬“年夜飯”主打的菜品之一——八寶糯米紅膏蟹,這是中國臺灣、福建等地在過節期間的經典菜品,但在內地市場還沒有被做成預制菜的先例。
盒馬一方面深耕供應鏈,一方面探索菜品出新的路徑,不僅繼續深化“內功”,更是不斷滿足消費者日漸分化的需求。盒馬預制菜部門總經理陳惠芳表示,盒馬將以“好吃”為核心,通過新鮮、新奇、新場景三條實現路徑,全面加速新品開發,主打品質化和差異化的預制菜。
02雙匯發展“中考”:營收凈利潤“同頻”逆勢上漲 預制菜銷量增長80%
在新一輪生豬和肉制品下行周期下,全球最大的豬肉制品企業雙匯發展卻逆勢上漲。對比往年,公司再度在營收和凈利潤兩個指標上,均實現上漲。2023年上半年,雙匯發展肉制品業務營收達136.92億元,占比45%,同比增幅為3%;肉類產品總外銷量164萬噸,同比增長7.2%,創歷史新高。作為肉制品業務的全新賽道之一,公司預制菜業務開始顯露強勁勢頭。“上半年公司預制菜產品銷量3.6萬噸,同比實現80%左右的增長,符合公司預期。”公司方面如此表示。“公司加強了高端會員超市及休閑零食渠道開發,”上述公司負責人介紹,2023年上半年,雙匯發展預制菜產品銷量為3.6萬噸,同比實現80%左右增長。具體來看,雙匯發展按照“口味還原度更高,適應區域更廣”的原則,開發了成品菜肴、半成品預制菜、方便速食、團餐配餐等預制菜產品,并重點培育紅燒肉、梅菜扣肉、佛跳墻、四喜丸子、土豆牛肉、黃燜雞塊等大單品,推動公司產品進家庭、上餐桌。渠道開拓方面,雙匯發展結合自身的加工和渠道優勢,上述負責人表示,“一方面通過定制化產品加強B端業務開發,另一方面借助現有流通渠道網絡,聚焦主導產品和重點城市,加強C端業務開拓。故此,期內公司預制菜產品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如此調整后,雙匯發展肉制品噸均凈利持續上漲,2022年,公司的肉制品噸均利潤為3957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肉制品噸利略高于4000元,”上述負責人表示。03得利斯集團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預制菜業務持續發力8月17日晚間,得利斯集團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實現營收15.43億元,同比增長9.91%,其中,預制菜業務持續發力,收入規模和占比均較去年同期實現增長。今年上半年,B端客戶方面,得利斯大力推進與餐飲、零售行業頭部客戶的戰略合作,與山姆、海底撈、正新雞排、鍋圈食匯、小牛凱西、元初食品、和合谷、慶豐包子、廟東排骨、便利蜂、盒馬等保持穩定合作。截至目前,得利斯銷售范圍覆蓋全國各地,是國內少數擁有多層次客戶群體、合理市場網絡和完善冷鏈物流運輸體系的公司之一。今年內重點開發預制菜需求旺盛的 華北、華東、西南及華南等區域市場,與阿里巴巴、華潤ole、京東惠尋、庫迪咖啡、ZOO COFFEE 等客戶建立合作關系,并參與杭州亞運會餐食供應,通過與B端客戶合作積累行業資源與經驗,帶動C端大眾消費者品牌認知度。C端方面,得利斯堅持傳統商超、新零售等同步推廣,加快終端線下自營、經銷商加盟“好肉肉得利斯”“京醬世家”“賓得利快廚”門店布局;發力線上營銷渠道,通過電商平臺構建互聯網營銷矩陣,積極拓展直播業務,加大與第三方直播平臺及達人主播的運營合作,拓展新銷售渠道。04下半年,餐飲業有哪些新機遇?隨著餐飲業的發展,產業細分化儼然成了餐飲產業近年來的一大特征。除了細分化之外,近年餐飲產業中的“預制化”特征也較為明顯,為大單品、爆品有更多機會。一方面,預制菜在下游餐飲企業中的滲透程度逐漸提升,諸多餐企的預制菜使用率不斷提高。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上游供應鏈企業投身于深加工預制菜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預制菜賽道迅速擴容。比如,國聯水產此前曾專注于水產養殖、初加工等業務,近年則逐步將業務延伸至深加工預制菜賽道,并推出C端預制菜品牌“小霸龍”等。除此以外,恒興水產、正大食品等上游企業也在加速布局預制菜賽道。餐飲企業向上游延伸主要包括兩種途徑:一是通過合作共創和自建供應鏈,另一種是選擇入股供應鏈企業。而上游供應鏈企業與餐飲產業下游的聯動,主要包括以下兩種途徑:其一是通過深挖餐飲企業以及市場的需求推出相關產品;其二是布局下游C端業務。比如在上游食材供應領域,不少企業涉足預制菜業務,研發、生產相關的預制菜產品,整體業務從B端向C端延伸。如國聯水產與上游水產飼料企業粵海飼料達成戰略合作,將上游產業的海洋漁業養殖、對蝦工廠化養殖等業務及資產剝離給粵海飼料;而國聯水產則聚焦食品加工領域,加碼預制菜業務的發展,推出了“龍霸”“小霸龍”等預制菜品牌。餐飲行業當前的格局和未來的走向,與中國經濟體的特征息息相關。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的推進,餐飲業將繼續受益于擴大內需的政策導向,持續韌性生長。餐飲業也將在不斷的變革中孕育發展新機遇,在持續的創新中塑造新機會!來源:網絡歡迎掃碼關注我們
資料來源網絡,僅用于交流,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轉發,點贊,在看,安排一下?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