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介質”作用,拉動百業興盛——餐飲業何以領跑消費市場系列評(下)

華聲在線全媒體評論員周澤中
上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了下半年經濟工作。這其中,擴大國內需求被放在重要位置。促消費是擴內需的重要手段,餐飲行業作為百業“介質”,在增強市場消費信心、加強供應鏈建設以及倡導綠色消費等方面大有可為。
不同于其他消費種類,餐飲業是“吃”出來的大生意,必須嚴守食品安全底線。近段時間,某些加盟餐飲品牌和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頻現,為餐飲從業人員和監管部門提了個醒:務必落實落細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原材料要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確保衛生設施及條件齊全。消費者出門用餐,圖的是安全、可口,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發展就無從談起。
今年上半年,餐飲行業新店頻出,處于強勢復蘇階段。在這一過程中,部分商家打起了價格戰,“3元早餐”“5元咖啡”“味道不滿意直接退換”等概念層出不窮。進入下半年,行業投資勢必趨于理性,價格低廉固然能吸引消費者,但不利于行業長遠發展。為此,相關企業應及時調轉“船頭”,另辟蹊徑。比如在加強供應鏈建設上想辦法,降低人力、物流成本;在節能降耗上下功夫,以杜絕食物浪費、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作為新“賣點”,打出綠色低碳的“招牌”吸引年輕人前來就餐,滿足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
中秋與三五好友賞月,國慶攜家人出游領略大好河山,冬至吃餃子、羊肉,以期滋補御寒——每一個假期、傳統節氣都有約定俗成的消費習慣,蘊含著廣闊商機。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相連,餐飲商家可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找靈感,精心策劃活動,創制富有節日氛圍、節氣特點的美食,提升消費者參與感、體驗感。條件允許的商家,還可以還原老式月餅等古法餐飲技藝,在傳承文化的同時,打造獨特品牌效應。文旅部門也應提前捕捉假日、節氣消費熱點,引導餐飲商家吸引“八方來客”。
餐飲業領漲消費市場,具有需求剛性、社交屬性等特點。形成促進消費一攬子政策體系,將為餐飲業帶來利好,使其更好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介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