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發展趨勢及經營建議

美團研究院于損失較小或基本沒影響。
近年餐飲行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全球餐飲服務消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受歡迎,顧客用餐方式變化很快。根據JLL Foodservice Consulting 2019年報告顯示,預計未來五年,全球餐飲服務總支出將增長13%,創造3590億美元的增量價值。由于技術和移動發展推動的數字化體驗,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享用美食,零售和餐飲服務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服務將成為餐飲行業需要加強關注的部分。隨著送餐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用餐模式,外出用餐體驗已經可以簡單理解成一種場合服務,他們越來越注重獨特的餐廳體驗。盡管消費者仍在外出就餐,但這樣做的動機已經改變了。
我國餐飲行業互聯網化發展歷程:
中國餐飲行業從基礎薄弱逐步發展成為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惠及民生等各個方面都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產業,有望成為消費行業的主力軍。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57.8%,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連續六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新餐飲消費趨勢: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經濟發展迅速,經調查發現,以90后為主的大部分新生代群體更傾向于外出就餐,但是有一些顯著特點:大多數消費者外出就餐低于一小時且消費支出低于200元。
近年來,國內的餐飲消費主力為新中產人群,他們具有高消費,高頻率,重視服務體驗,傾向于在線排隊點餐的明顯特征。
(圖源:2018年中國新餐飲消費行為趨勢研究報告)
并且對于新中產,男性和女性存在不同的體驗傾向。據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更注重就餐效率和性價比,大多數希望免去排隊之苦,而女性更在意體驗,主要表現在便捷性和私密性。
(Ps:新中產:具有較高經濟資本,大多指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80后及90后。這類人群更加注重生活質量,精神追求,個人興趣培養,健康生活,智能科技和注重效率等方面。)
結合消費者需求對餐飲行業經營的建議:
1、 持續關注信息獲取渠道:近年來消費者想獲得的餐飲信息主要來源為在線生活服務平臺和親朋推薦。(口碑,價格,位置是主要影響因素)
2、 應盡可能減少顧客線下排隊時間并且注重服務響應效率。據調查發現,不到5%的消費者能接受1小時以上的等位,而超過50%的消費者當召喚服務3次以上會由于體驗變差而放棄就餐。
3、 結合自身情況,盡可能的將上菜時間保持在20分鐘以內。消費者外出就餐的平均上菜速度為10-20分鐘,近半數消費者表示不能接受上菜時間超過30分鐘。
4、 為顧客提供自主開發票模式:當前消費者最經常選擇的方式是將抬頭和稅號保存在手機中,讓收銀員開發票,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自主開票,掃描付款小票上的開票二維碼。
5、 吸引消費者方式多元化。擁有更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餐飲設施會使他們更頻繁地進店消費。可以通過吸引美食評論家,推出新產品,創建新的飲食概念或場景來實現。
6、 尋找還未被挖掘出的應用場景。例如”seat service”是一款可以在體育場座位預定食物的app,它展開了一個新的消費場景。
綜上,隨著餐飲行業互聯網化,市場規模迅速擴大,以新中產為主的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發生了較大改變。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用餐體驗,抓住消費群體的真實需求,是餐廳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數據來源:
2018年中國新餐飲消費行為趨勢研究報告
JLL-2019 Foodservice Trends
中商產業研究院
(責任編輯:邵曉慧 )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