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預制“南沙”樣本:發力水產品預制菜,修煉粵味出海秘籍|智造預制菜·觀城記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陳夢璇 南沙報道
食在廣州。作為全國知名的粵菜首府、美食之都,站在預制菜風口上,“老網紅”廣州如何煥發新活力,成為預制菜榜上的中堅頂流?
近日,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財經客戶端重磅推出“2023智造預制菜·新銳城市50強”。該榜單由南財“網紅城市”課題組、南財“預制菜經濟”課題組、21數據新聞實驗室聯合專家評委共同研制,以全國337座地級及以上城市為觀察樣本,從政策支持、產業基礎、科研實力等三大維度,聚焦各城市預制菜產業競爭力,并力求提煉出可復制可推廣的區域產業發展模式。結果顯示,佛山、濰坊、福州、廣州、重慶、青島、武漢、長沙、成都、珠海躋身全國前十。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廣州能夠殺入全國四強,強勢領跑,靠的不僅是政策支持、產業基礎、科研實力。
基于“產業生態、農業資源、交通區位、物流體系”等優勢,廣州以南沙為樣本,加快打造預制菜進出口貿易新高地,炒火預制菜產業這盤大菜,讓全球6000萬華人能夠隔空共饗地道粵味。在近日舉行的大灣區預制菜(南沙)出口基地首屆論壇上,廣州南沙雪印預制菜進出口公司和美國Kopt連鎖餐飲餐廳等12家公司代表簽訂了10億美元預制菜出口訂單,涉及海外買家超過20家。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菜籃子”基地,南沙預制菜產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2022年,廣州全市約有預制菜企業兩百余家,累計培育預制菜加工收入超億元的企業25家,預制菜加工收入近百億元,同比增長約11%,其中南沙的預制菜總產值達到近20億元。2023年南沙預制菜目標產值力爭達到25億元,爭取預制菜進出口貿易額占比實現逐年遞增。
以魚為媒炒火預制菜
廣州是著名的美食之都,餐飲業綜合實力一直位于全國前列。而南沙作為承載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生態環境優越,自然資源豐富,也孕育出眾多美食。
去年在電商平臺一度脫銷的“南沙酸湯魚”,可以說是南沙預制菜出圈的一個產品代表。攜手貴州秘制酸湯,南沙魚搭乘東西部消費協作與預制菜產業融合的新風口,升維出圈。
水產品類被稱為預制菜領域的天花板。而南沙在水產預制菜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酸湯魚”預制菜取材自南沙位于珠江入海口咸淡水交匯處的天然優質養殖區。這里是廣東重要的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基地,水產養殖面積、產值、優質品種產量、水產良種場、農業農村部健康養殖示范場、規模化養殖大戶等數據均居廣州各區之首。
一道酸辣鮮香的南沙優品“酸湯魚”詮釋了“羊城魚鮮”的精髓,作為南沙預制菜產業的拳頭產品,從南沙的塘頭游向百姓的餐桌,離不開育苗、養殖裝備、飼料、倉儲物流、交易等各個環節的全產業鏈保障。
大型企業和科研團隊的扎堆入駐,快速提升了南沙漁業養殖的科技力。去年5月,誠一集團旗下子公司廣州市誠一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入使用生產車間,現已出苗近6億尾。在現代漁業的“芯片”水產種苗領域,隨著“灣區種業燈塔行動計劃”實施,海大集團、恒興集團、溫氏集團等一系列水產科技研發優勢企業紛紛落地。由劉少軍院士專家工作站作為技術支撐的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打響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全面達產后預計年出苗400億尾。依托今年啟用的華農漁業研究院,南沙將進一步打造國際水產種業創新高地。
農產品“靠天吃飯”一直是行業的痛點,如何有效保障原料品質?大數據管理也是南沙水產品類預制菜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以誠一集團的智慧漁業管理平臺為例,該集團每天要向大灣區供應10萬斤魚。養殖人員只要點一點手機,就能進行喂食、增氧,檢查設備運行情況。通過智慧漁業管理系統,6800畝鯇魚養殖基地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和信息化養殖生產管理,年產鯇魚約1.5萬噸,產值超2億元。這些漁業數據信息與漁業產業資源、漁情監測、企業管理、產業園項目等信息集成到南沙漁業產業園內的大數據管理中心智慧大屏上,大幅提高養殖效率和銷售效益。
材料有了,菜怎么炒?由廣州市正安食品有限公司、廣州南沙明曦檢測服務有限公司等4家單位主導起草的《預制菜 酸湯魚生產工藝規范》團體標準已獲批發布,規范了預制菜酸湯魚的生產和管理,為提高預制菜酸湯魚產品質量,保障預制菜食品安全提供參考依據。
酸湯魚的成功是南沙預制菜產業布局逐漸完整的縮影,在政策加持下,預制菜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加快在南沙聚集。
布局預制菜十年來,南沙已匯聚了真功夫、九毛九、恒興、綠城餐飲、尚好菜、包道、中大餐飲等18家預制菜企業。包括南沙現代農業集團、正安食品、誠一集團、南沙漁業產業園在內的30多家預制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均加入了2023年6月成立的南沙區預制菜產業協會,標志著南沙預制菜產業發展將實現從“各自發展、分散突破”向“抱團發展、集群攻堅”轉變,走向規范化、標準化、產業化方向。
南沙現代農業集團作為牽頭實施南沙預制菜產業布局的主體,正在發力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推動水產預制菜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南沙現代農業集團副總經理陳沖介紹,集團在2021投資2.9億元建設的南沙漁業產業園水產分揀加工中心項目,即將于今年底竣工試運營。“今年我們將陸續向市場推出水產預制菜系列產品。”陳沖表示,南沙現代農業集團將不斷加大對以金鯧魚、黑魚、南美白對蝦等海洋牧場網箱養殖產品為原材料進行加工的“南漁匯”預制菜品牌的培育力度。
冷鏈倉儲為出海鋪路
今年一季度,廣東省出口預制菜達39億元。伴隨全球貿易的復蘇,組團出門尋找全球客商已經成為大批預制菜企業發展的新方向。
2022年3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明確廣州南沙預制菜進出口貿易區的發展戰略定位。作為預制菜進出口貿易區的承擔載體,總投入5000萬元的南沙區預制菜產業園以“一帶兩核三心”的布局建設省級預制菜產業園,建成后預計年產值超35億元。
壯大預制菜企業規模,提升產業集聚效應,預制菜產業園的建設進一步促進了上下游企業銜接和市場合作。
去年,廣東雪印集團先后在南沙設立了預制菜總部和全國首家專注預制菜進出口貿易的公司。廣州雪印預制菜進出口公司在今年6月1日推動第一柜揚州包子預制菜順利抵達美國完成通關,獲得美國FDA發行放行通知。
從中國裝柜報關至FDA僅花費28天,創下中國預制菜產品出國美國的最快時間記錄背后,離不開南沙在冷鏈、倉儲、通關上的疊加優勢支持。
位于南沙的全國最大的臨港冷鏈倉庫群已建成23萬噸倉儲庫容。依托廣州南沙國際冷鏈項目,結合海陸空多式聯運,南沙正打造以南沙國際物流中心為“冷鏈母港”的全鏈條冷鏈物流格局,在“港口+園區”的冷鏈貨物集散模式下,進口整體通關時效提升超25%,冷鏈物流1小時可分撥大灣區城市群。
“南沙綜合保稅區作為國內產品‘賣全球’的前置倉,進口產品‘買全球’中轉倉,增加了預制菜產品進出口貿易的掌控權和議價權。”南沙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鐘惠彪表示。
依托上述基礎,《關于支持南沙區預制菜產業園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打造以“生產+加工+研發+倉儲+物流+營銷+貿易”為模式的預制菜產業發展的全產業鏈體系,通過服務港澳市場,對接海外市場,加強與港澳工商協會的交流,探索預制菜生產前置港區直接聯通港澳、海外的產銷模式,最大限度增加原材料附加值。
“如今,預制菜出海大潮將至,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推動預制菜走向海外。”廣東雪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勇生表示,廣東雪印集團集團依托南沙預制菜產業園,肩擔“鏈主”重任,以建設大灣區預制菜(南沙)出口基地及展銷中心為載體,打造全球預制菜產業貿易投資中心,將帶動百家預制菜上下游企業和千個預制菜品牌走向世界。
除了借助進出口貿易平臺“抱團出海”,預制菜企業也在積極拓展自身出口能力。
“目前,尚好菜已獲得出口資質,正大力引入港澳廚師經驗,推出更多經典粵菜預制菜產品,積極對接香港市場。”廣州尚好菜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雷英表示,尚好菜扎根南沙7年,深耕大灣區市場多年,營銷網絡遍布全國各地,下一步將充分利用南沙綜合保稅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政策優勢,在保稅區內租建廠房生產預制菜產品,形成以南沙為核心,香港為龍頭,輻射東南亞的海外銷售市場布局。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未來,廣州將進一步籌劃制定完善預制菜產業扶持政策,指導南沙區完善預制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資金使用方案,印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創新預制菜數字化發展工作方案》,積極籌建廣州南沙自貿區預制菜產業協會,引導粵菜預制菜產業發展。
統 籌:張楠 喻淑琴
本期撰寫:陳夢璇
數據分析:張楠 謝珍 王澤坤
本期編輯:張楠
圖片設計:鄭嘉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