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待美菜,鏈農之類的餐飲B2B供應鏈平臺?

對于美菜、鏈農而言,他們的用戶是廚師,客戶是老板,美菜鏈農的模式很受小餐飲歡迎,因為確確實實為他們解決了痛點,節約了客觀的成本,但是現階段他們無法從小餐飲身上獲得利潤平衡分揀、物流成本。對于中大餐飲,美菜、鏈農雖然能為他們解決部分問題,但是解決問題的同時,依然會存在原有的價格不穩定、質量等問題,前期宣傳太過神化,導致用戶期望過高,一出問題,用戶期望就又回到原點。在老板看來,通過互聯網手段為他們的節約的成本并不明顯,現實工作中,老板們并不親力親為,很多看似很痛的問題,老板們并不以為然。
美菜鏈農提供的服務,并不能直觀為客戶帶來直接收入,畢竟,絕大多數老板更關心當天的銷售額。舉個例子:老板若是今天賺了1萬元,那么讓他多出500元成本,他也是情愿的,如果老板現在每天虧1萬元,就算美菜鏈農每天為他們節約500元成本,并不能改變他們虧損的狀態。生意好的老板都跟說,一定要保證菜品質量,其實言外之意也就是,價格貴點我們是可以接受的。生意不好的老板,就算你價格已經很便宜,而且菜品質量跟送給生意好的餐館一樣,他們依然會覺得價格貴。因為原材料價格便宜,并不能改變他們生意不好的現狀。
才開始的時候,美菜,鏈農官網上都掛著一些用戶痛點的標語:傳統供應商不誠信,隨便漲價;私下在送貨單上做手腳,訛老板錢……等等,其實都是意淫出來的用戶痛點,這些對極個別餐飲而言確實存在,但是互聯網的目的是什么?為了解決小用戶需求,是毫無意義的。意淫出來的需求看似美麗,卻是自欺欺人
對餐飲用戶而言,美菜、鏈農最終帶給他們的是下單流程上的便利,提前了解信息的便利,但是,這些都不是餐飲用戶關注的核心點,他們最關心的是成本,產品品質。而這兩項根據美菜、鏈農現狀是無法通過互聯網手段解決的。明顯地為餐飲用戶節約成本只可能是兩種情況,一是進行大規模補貼,實行低價策略,以快速獲得餐飲客戶資源。二是掌握線下大量單品基地生鮮資源,能以較低成本獲取這些資源。美菜、鏈農最開始的模式是想通過掌握大量餐飲客戶資源,形成量的優勢,層層向供應鏈源頭整合,但是,生鮮行業的短保質期,無法標準化,低毛利,品類繁多四大特點就注定很難有一家企業能掌握第二種情況的資源。舉個例子:大蔥是調味必需品,拿四川來說,一年下來,分不同的季節,大蔥的主要供應來自于全國多個省份,如果要保證大蔥在川內穩定(價格和品質)供應,那么就要掌握大蔥不同季節所有產地資源。其他單品也如此。
鏈農已經開始轉型做平臺服務商,生鮮極度非標準化,業態多樣化,很難用京東模式去駕馭。自營的初衷是想提高用戶體驗,形成口碑,快速獲取市場資源。縱觀整個生鮮供應鏈——基地——一級批發——二級批發——傳統食材供應商——(農貿市場零售商)——餐飲客戶——其核心在于二級批發和傳統食材供應商,他們處于食材流通中轉,上下游關系鏈接的核心位置,也是痛點最明顯,最急需解決的群體。切入點選擇在為二級批發商和傳統食材供應商服務似乎更為妥當。
——————————————————————————————————————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下一篇:第三屆消博會引進特色餐飲供應商 每日可滿足大約4萬人次用餐需求7歲女孩因一張笑臉走紅,父母拒絕了百萬的簽約,兩年后現狀!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