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大A的光明進入倒計時……

原標題:大A的光明進入倒計時……
文/楊國英
全球動蕩的烏云不會消散,
東亞地緣的烏云不會消散,
但金融市場的烏云消散已經迎來倒計時。
今天不討論全球時局,重點討論金融市場的走勢。
注意,全球時局,尤其是針對中國的“威脅論”,永遠不會止步,除非中國衰弱了,畢竟過去幾百年的全球秩序一直是由西方主導的。
但是,如果過度深陷在這種倒華的聲浪之中,我們是注定無法安身立命的,注定無法去做投資的,因為,無論是不動產還是股權(股票)投資,其本質都是做多的游戲。
所以,在近期市場一片混沌之下,我嘗試去接下來的金融市場做一個邏輯推導。
這個邏輯推導是基于中期的預判。
因為,預判短期金融市場的走勢,這個毫無意義,短期關乎情緒,而討論太長期的金融市場走勢,這在全球中長期動蕩之下,又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事實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對這個中期金融市場的邏輯推導,我嘗試概括為“兩個確定”和“兩個不確定”。
先講與全球時局有關的“兩個確定”。
? 一是中美加速脫鉤、以及由此導致的全球化加速解構,這個是確定的。
? 二是在中美加速脫鉤、全球化加速解構之下,中國攜手全球主要新興經濟體重新建構全球化(從區域性起步),這個也是確定的。
這“兩個確定”結合起來,我們應該能夠得出判斷,之于當下全球時局的走勢,中期內的中國經濟和中國金融,注定會遭受負面影響。
但是,這一負面影響整體可控,至少要比美國可控,又或者說不至于徹底失控,畢竟,中國正在加速重新建構新的全球化(以攜手新興經濟體為突破口),這從今年以來的人民幣使用區域和使用場景的范圍擴大就可以感知到。
所以,客觀而言,當前的全球時局,對中國經濟和中國金融的影響,整體是中小幅偏空,而對金融市場而言,這種中小幅偏空事實已經兌現了,甚至有點過度兌現了。
再講具體維度的“兩個不確定”。
? 一是東亞發生戰爭的不確定。
? 二是美國貨幣政策的不確定。
為什么將“東亞發生戰爭的不確定”置于“美國貨幣政策的不確定”之前呢,這是因為,東亞是否發生戰爭,至少會成為美國貨幣政策的權重因子。
美國貨幣政策預期,表面上是與通脹預期鎖定的,通脹預期上升,加息預期則會上升,反之亦然。
但是,通脹預期歸根到底又與全球大宗商品和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預期有關,而這必然是受全球地緣政治的穩定與否有關,全球地緣政治穩定,會間接壓制美國通脹,反之,全球地緣政治不穩定,現在本就有俄烏戰爭了,再來一個東亞戰爭,那么美國通脹事實更會暴增,當然全球通脹也都會或多或少的上升。
再回到主題,之于中期之內(僅以兩年為期),東亞發生戰爭的概率到底大不大呢?
注意,這里的“東亞發生戰爭”,主要指兩個區域,一是朝鮮半島,二是臺海。
朝鮮半島一旦發生戰爭,對我們的經濟和金融肯定有沖擊,但這一沖擊整體可控,中國是不至于再次親下戰場,基于此,今天我們重點討論的其實是中期內臺海是否會發生戰爭?
不是沒有可能。
事實是有可能的。
因為,如拜登政府預判,如果再“放縱”我們發展五至十年,那么,美國現在還能卡中國脖子的高科技,到時候大都無法卡中國脖子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一是中國本身的經濟體量和產業需求,二是中國對全球主要新興經濟體的攜手,這兩者之于中長期會平滑中國高科技投入的曲線,并事實會加速中國針對美國卡脖子(比如半導體等)的突圍速度,畢竟,高科技產業與一切產業一樣,最終還是要講究投入產出比的。
反之,還以半導體為例,美國及其鐵桿盟友,在中國攜手全球主要新興經濟體之下,如果還持續封堵中國,那么,其投入和產出必然會迎來超級不經濟,繼而五至十年后,美國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會漸進喪失其全球競爭力。
注意,最近兩個月A股半導體設備的暴漲,市場預估的肯定不僅是國產替代,如果僅僅是國產替代估值不可能那么離譜,而是間接和局部預估到中國半導體設備未來走向全球主要新興經濟體。
是的,半導體設備我們目前還沒那么先進,但是發展很快速,未來價廉物美出口到新興經濟體還是有可能的,絕大多數新興經濟體對技術領先的需求其實沒有那么高。
所以,在高科技產業優勢存在終極挑戰之下,而且時間越拖對美國越不利之下,美國肯定希望在東亞挑起戰爭,針對中國在東亞挑起戰爭,通過戰爭徹底拖住中國經濟和中國高科技的加速突圍。
但是,冷靜下來,在中期之內(僅以兩年為期),美國大概率還下不了決定在東亞真正挑戰戰爭,因為,下決心在東亞、特別是在臺海挑起戰爭,美國至少要有親自下場的準備。
另外,在俄烏戰爭大概率還要拖延一年之久時,美國還不至于自大到同時與兩個軍事大國為敵,何況,挑戰東亞的臺海戰爭,美國是要準備親自下戰場的。
所以,個人認為,中期內東亞、尤其是臺海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有,但是可能性又不會太大,最多不超過30%。
既然中期內東亞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會太大,那么,中期內美國持續超強加息的可能性也就不會太大。
現在,全球金融市場預判美國在持續加息9輪之后,至多再加息一輪(25個基點),我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加25個基點,也就是說,接下來美聯儲至少再加息50個基點,而在此之外一直到后年上半年,美聯儲整體將會進入新一輪的降息周期,畢竟,美國現在的金融機構已經撐不住了。
所以,個人認為,接下來的兩三個月美聯儲加息再超過50個基點的可能性也不會超過30%,而這接下來的兩三個月之后的近兩年內,美聯儲整體進入降息周期的可能性則會超過70%。
而在美聯儲持續超強加息預期下調年內轉向降息預期上調之下,這無疑給央媽的寬松釋放了更大的空間,何況現在全球新興經濟體需要更多的人民幣。
所以,從概率論的角度看,中期內的“兩個不確定”,對金融市場、尤其是中國金融市場其實是利多的。
是的,全球烏云不會消散,
但是,中期內的中國金融卻很快會迎來光明。
所以,不必自憂,
重倉押國運的時刻已經明確到來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韓杰才、葉玉如、顏寧等院士齊聚 首屆“光明科學城論壇”4月27日開幕
下一篇:傳遞愛與光明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